下午一点多是什么时辰以及中午一点是啥时辰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9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天灵灵地灵灵,看见本文你最灵,你会不会相信还有另外一个你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一起来学习下午一点多是什么时辰,以及中午一点是啥时辰对应的知识点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下午一点多是什么时辰?
- 2、下午1点是什么时辰?
- 3、下午1点半是什么时辰
下午一点多是什么时辰?
是末时,具体时辰划分如下:
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3、【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4、【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等:指太阳刚刚露脸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5、【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6、【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时至11时)。
7、【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8、【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9、【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10、【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11、【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等:此时太阳已落山,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12、【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安歇睡眠。(21时至23时)。
下午1点是什么时辰?
下午一点是末时,又名日昳。未时是13时至15时,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午后时间,正是人们小息纳凉休闲时刻。因为这个时间段也是人一天中,最为舒适的时间。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十二个时辰的由来。
地支是指木星轨道被分成的十二个部分。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十二年,所以,中国古代用木星来纪年,故而,而称为“岁星”。后来又将这十二个部分命名,这就是“地支”。地支循环使用,一周期为12个。经常与天千配合使用,60个为一周期。可用于记录年、月、日、时辰。所谓“生辰八字”即出生时刻年月日和时辰的干支,共8个字,因以得名。
十二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下午1点半是什么时辰
下午1点半是未时,13:00~14:59之间都是未时。
子时:00-02点;
丑时:02-04点;
寅时:04-06点;(“银”的读音)
卯时:06-08点;(“猫”的读音三声)
辰时:08-10点;
巳时:10-12点;(“四”的读音)
午时:12-14点;
未时:14-16点;
申时:16-18点;(“伸”的读音)
酉时:18-20点;(“有”的读音)
戌时:20-22点;(“需”的读音)
亥时:22-24点。(“害”的读音)
扩展资料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给一天内的气象配了代表词。如早晨因太阳出来而植物启动了生长,所以这时辰别名为"木"。到了中午太阳最旺盛,空气中、土地里灼热,所以时辰别名为"火、金"和"火、土"。下午5-7点最干燥,果实糖份最充足,这时辰别名为"金"。到了深夜12点,环境一切冷静,这时辰别名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