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及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解释

花心大萝卜泥 2025-09-27 16:01:13 47阅读 0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解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2024

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天时地利人和指古时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地利人和什么意思

天时地利人和的意思是指古时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示例】咸渊想了一会,道:‘行兵须要天时、地利、人和。为今之计,地利、人和倒用不着了,是要讲天时了。’(清)刘璋《斩鬼传》第八回。

【引申】成功之路中,天时地利人和为三要素,它涵盖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时是成功之路的伯乐、机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环境、条件;人和是成功之路的综合实力(成功的关键)。

天时地利人和成功的例子:

1、官渡之战:曹操占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天时,以正义之师的名义攻打袁绍,袁绍手下纷纷反叛投靠曹操,曹操一举灭掉比自己强大的袁绍。

2、赤壁之战:孙吴联军借助长江天堑,以及北方兵不习水战等地理条件,一把火烧掉了曹操83万大军。

3、七擒孟获:蜀汉建国,西南诸民族皆归顺,唯独孟获不肯归顺,民心尽失,诸葛亮挥师南征,七擒七纵,最后孟获归顺蜀汉,永不反叛。

天时地利人和分别是什么意思?

有两种理解:

1、《荀子·王霸篇》:“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1)让农民质朴地尽力耕作,不要太疲于奔命,则不会错过农时,也不会失去肥沃的土壤。所有做事的人都这样专心的尽职尽责,那么所有的事情都不会荒废。

2)荀子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 “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

2、《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1)意思是作战中,有利的时令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形不如得人心。

2)孟子所指的“天时”是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利”是指有利的地理环境和地形条件,“人和”指的是人心的向背。

拓展资料:

1、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2、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荀子

 百度百科-孟子

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及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解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