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以及知道
今天给各位分享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知道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2024
知的结构和部首
知是左右结构,“知”字的部首是:矢。
知[ zhī ] [ zhì ]
基本解释:
知[zhī]
1. 晓得,明了 :~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 :通~。~照。
3. 学识,学问 :~识,求~。无~。
4. 主管 :~县(旧时的县长)。~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知[zhì]
古同“智”,智慧。
知的笔画顺序如下:
知组词
1、相知
[xiāng zhī]
彼此相交而互相了解,感情深厚:~有素。
2、知道
[zhī dào]
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懂得:他~的事情很多。虽然他没明说,我也~他的意思。
3、知识
[zhī shi]
人们通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活动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4、知心
[zhī xīn]
彼此相互了解、情谊深切的:~朋友。~话。
5、知足
[zhī zú]
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常乐。~无求。
知可以组什么词
知有两个读音,拼音分别是zhī和zhì,分别组词有:
一、知zhī
1、知名
[zhī míng]
著名;有名(多用于人):海内~。~人士。~作家。
2、知道
[zhī dào]
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懂得:他~的事情很多。虽然他没明说,我也~他的意思。
3、知足
[zhī zú]
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常乐。~无求。
二、知zhì
1、挈瓶之知
[qiè píng zhī zhì]
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
2、材高知深
[cái gāo zhì shēn]
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3、孰为汝多知乎
[shú wéi rǔ duō zhì hū]
这句话选自于《两小儿辩日》,意思是: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知:zhì。通假字,原为智。
知的拼音是什么
拼音是:zhī
知部首:矢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8画,五笔:TDKG,仓颉:OKR,郑码:MAJ
四角:86800,结构:左右,电码:4249,区位:5410,统一码:77E5
笔顺:ノ一一ノ丶丨フ一
释义:
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使知道:通知。知照。
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知我[zhī wǒ]
通俗的意思即了解我。
2、函知[hán zhī]
函告。
3、知寺[zhī sì]
寺院中职事僧的一种职称。
4、素知[sù zhī]
一向了解。
5、所知[suǒ zhī]
已掌握的知识。
知的拼音怎么写?
“知”的拼音为zhī或zhì,声母为zh,韵母为i。
“知”最早见于甲骨文。知的本义是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后引申为经验,常识,真理;又引申为聪明的,有战略的,觉悟的;由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引申为了解,懂得,通晓,明白,能体会;又由了解,懂得,通晓,明白,能体会引申为管理,主持。
“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
扩展资料:
“知”的相关组词:
1、知识:
读音:zhī shí
表达意思: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知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但知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于实用性,以能否让人类创造新物质,得到力量和权力等等为考量。
2、知道:
读音:zhī dào
表达意思:指晓得道,谓对大道与万物有所了解、认识,并且能说出来。
3、知足:
读音:zhī zú
表达意思:指知道满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
4、感知:
读音:gǎn zhī
表达意思:感觉和知觉;指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的整个表面特性的直接反映,即知觉。
知的拼音怎么写
知的拼音[zhī]。
部首:矢;笔画:8。
基本释义:
[ zhī ]智慧。通「智」。【组词】:知能、知者乐水。
[ zhì ]智慧。通「智」。知能、知者乐水。
组词:
知识、知心、知了、知己、相知、无知、知足、知名、未知、一知半解、须知、不知所措、知己知彼、明知故犯、知难而退、一叶知秋、知趣、见微知著、不得而知、恬不知耻、真知灼见、众所周知、谂知、感知、殊不知、亲知、知青、略知皮毛、知遇、高知、不知去向、迷途知反、知客、获知、稔知、知友、不知死活、推知、故知、告知。
造句:
1、知人知面难知心。
2、知,就是知人在知。
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4、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知。
5、我知我无知。
6、我若离去?后会可有期?我若归去,那暖和可是判若两人的灼灼其华?很想变成一朵宁静的云,今夜,在凉如水的月里,闲走山长水阔,看一程山水,然后等繁星垂落,缓缓退去。离别是永远的折子戏,我已习惯了割舍。凡是最美的,且留枝头。转身,明日,明日等于天涯。
7、知水知河不知深,知林知鸟不知心。
8、圣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有知之为有知,在其知无知之所以无知。
11、《荀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不知不觉。知;知道,觉;觉察。
14、知之为知之,不知问百度!
15、他知天知地,却不知我心。
知怎么读
知怎么读
[zhī]
解释:1.知识;学问。 2.知道。 3.使知道。 4.〈文〉知己。 5.主管。
组词:
无知
未知
相知
知了
[zhì]
解释:古同“智”,智慧。
部首:矢
笔画:8
五笔:tdkg
繁体:知
知
zhī ㄓˉ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使知道:通~。~照。
学识,学问:~识,求~。无~。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彼此了解:相~。~音。~近。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知
zhì ㄓˋ
同“智”,智慧。
知 zhī
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 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know]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彻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汝亦知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