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五以及农历十五叫什么

夜空中最亮的星 2023-06-10 16:56:17 916阅读 3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0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启强网和大家一起阅读农历十五,以及农历十五叫什么对应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如果有用记得收藏哦。

本文目录一览:

农历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马上就要到了,那么你知道这一天是什么节日吗,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农历正月十五这个节日,欢迎大家阅读。

农历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

农历的正月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也是“上元节”,或称“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有吃元宵(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习俗。

元宵节的传说

元宵节历史能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漫长的岁月使得元宵节有了许多传说——“花灯说”“平吕说”“元宵姑娘说”等都让这个传统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的色彩。

燃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只好团结起来去打它们。一天,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四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天帝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

就这样,人们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此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会悬挂灯笼、燃放烟火来纪念这个节日。

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种说法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及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他们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他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除掉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史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汉武帝年间的大臣东方朔,性格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东方朔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

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

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元宵就比平常更加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占卜后所得,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

一时之间,长安城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东方朔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

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万岁再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那天,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还要在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把这天叫做元宵节。

每月的农历十五日叫望,初一、十六和每月最后一天叫什么?

农历每月初一叫做朔,最后一日叫做晦。农历十五或十六叫做望,望的后一天叫做既望。

农历的第一个月,按照习惯称为正月。农历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称为冬月和腊月,但冬月已经很少用了。表示气候寒冷的成语“寒冬腊月”就是从此得来,字面意思即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

农历的一个月的前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初日,如正月的第二天称为正月初二日;第十一天至第二十天以及第三十天直接用天数,如正月的第十五天(元宵节)即称为正月十五日;第二十一天至第二十九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廿日,亦有些通胜将之说成念日,如正月的第二十二天称为正月廿二日或正月念二日。农历的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别称。

由于它和农业生产紧密的联系,所以从二月到九月差不多都用植物来表示,下面是农历十二个月的别称:

正月:端月、元月、隅月、始春、孟春、首阳。

二月:杏月、花月、如月、仲春、绀香。

三月:桃月、桐月、莺时、阳春、暮春、季春。

四月:阴月、梅月、余月、清和、槐序、孟夏。

五月:榴月、毒月、蒲月、仲夏、天中、郁蒸。

六月:荷月、荔月、林钟、伏月、溽暑、季夏。

七月:兰月、巧月、瓜月、相月、孟秋、首秋。

八月:桂月、壮月、仲秋、南宫、仲商。

九月:菊月、玄月、季秋、晚秋、暮商。

十月:良月、阳月、子春、孟冬。

十一月:冬月、葭月、辜月、仲冬。

十二月:腊月、涂月、嘉平、季冬、冰月。

农历十五以及农历十五叫什么

古人为何喜欢把节日定在农历十五?

我们的重大日子大多都在农历15这一天。比如元宵节、中元节、中秋节等。以笔者推断,大约为以下两种原因。

其一、这一天便于记住。因为十五日为月园之夜。古代没有卫星、手机类电子产品。记时间也是影片中看到的,中间立一指针,在石盘上刻上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时辰对应现在的2个小时,但是这不便于普及。所以,人们记日子一般只能依靠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来推算大概时间,很难精确到时日。而月亮无疑为最简单方便的参照物,犹如现在的时钟。所以一般重要日子大多定为"十五日"。如遇阴雨天气,则由官方给予提示。

其二受中庸思想的影响。"十五日"为一月之中,而中元节大约为一年之中,中秋节则为秋季之中。而"中庸之道"讲究的是不偏不倚,不主张突出又不甘于堕落的价值观。如不是受些影响,那为何这些节日不在月初或月末,而在月中呢?除便于记住之外,实在想不出人们的重大日子为何与农历"十五"日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就是古人喜欢把节日定在农历15日的原因

农历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这天又叫什么节

导读:农历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农历正月十五这天又叫什么节?正月十五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节日,叫做元宵节,别称也有很多,比如灯节,上元节等等,灯节的名称由来应该是因为元宵节有着观灯和狂花灯的习俗,以下是我对元宵节习俗的详细介绍,一起去看看吧。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便是此节。按汉族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1、汉文帝定名元宵节

元宵节是汉文帝刘恒上台后,为了庆祝消灭诸吕、恢复刘姓执政而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他当了皇帝,深感创造太平盛世不容易,就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日定为庆祝性节日,元宵就是元夜、元夕,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定为元宵节合乎人们的愿望,也让人感到吉祥如意。这一夜京城不实行霄禁,百姓可以自由上街观灯游玩。

2、汉武帝提倡放灯

相传汉武帝曾经久病不愈,请一个道士来下神。天上太一神(泰一神、太乙神)回应说,武帝的病不久就会好,愿在甘泉宫相会。不久武帝果然痊愈,心中大喜,便下令在甘泉宫建造太一坛,并于正月上辛日夜间大张灯火进行感谢祭祀,通宵达旦,盛况空前。这在司马迁《史记》、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中都有记载。后把上辛日改到正月十五夜,使元宵花灯燃放成为一大特色的真正开始。

元宵节习俗

1、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元宵是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北方为“滚”元宵,南方为“包”汤圆。吃元宵也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2、赏花灯:是元宵节必做的一件事情,除燃灯之外,还可以放烟花助兴。

3、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猜灯谜活动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4、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

5、舞狮子: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6、划旱船: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7、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元宵夜妇女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主要的目的是驱病除灾。

8、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9、元宵定情: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10、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农历每月十五有什么忌讳 农历每月十五要注意什么

1、不宜理发。农历十五的这天最好不要理发,理发也就不利亲人的寿命,也就是意味着可能减寿,在十五这天如果剪发就容易缩减亲人的阳寿,毕竟十五这天虽然月亮很圆但是忌讳还是有的,头发意味着寿命,虽然对剪发这无影响但对剪发者的亲人影响还是挺大的,所以相对来说十五这天不适宜剪发。

2、不宜剪指甲。指甲长了可能就会剪掉,但是最好不要在农历十五这天剪指甲,因为这天剪的话可能会使这一整年的工作运势都不顺,毕竟指甲是长在手上,而我们的工作学习日常都离不开手,这也就意味着,这天如果剪指甲的话就会剪掉这一年的工作运势,使这一年的工作都不顺利甚至会失去工作。

3、不宜吵架。农历十五这天吵架会使家门不幸,容易使原本和睦的家庭变得不再和睦。这是因为在十五这天很阴气滋生的比较多,在这种阴盛阳衰的一日中吵架会把家中的和睦之气都给吵走,所以会使家中布满阴沉而这一年之中也会使整个家里没什么生机,家人可能会生病,而夫妻不和也可能会离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