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姓的来源及满族邬姓的来源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4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天灵灵地灵灵,看见本文你最灵,你会不会相信还有另外一个你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一起来学习邬姓的来源,以及满族邬姓的来源对应的知识点吧。2024
邬姓的来源
邬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系自坛姓。
颛顼之裔,吴回之后,陆终第四千求言,别封于邬,故地在今河南偃师西南,其后以邑为氏。
2、系自姬姓。
春秋时晋献公四世孙奚,为晋大夫,食采于祁,故地在今山西祁县其后有祁氏。至晋顷公时,晋大夫祁盈家臣邬臧,其先食邑于邬,故地在今山西介休东北之邬城店,因以为氏。公元前514年,邬臧与祁胜通室(换妻),被祁盈抓住杀死,晋顷公杀祁盈并灭族,分祁氏之地为七县,其一为邬,封司马士弥牟为邬大夫,子孙以邑为氏。姬姓邬氏的历史至少有2500多年。
3、来源于封地。
春秋时期,陆终第四子求言,受封于邬(在今河南偃师县),其子孙以受封地名为姓
4、外族基因的流入
邬姓氏族中很少融人其他民族的血液,一脉相传,直到清朝初期,满洲镶白旗中出现邬氏。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先秦时期,邬姓氏族势小力弱,发展十分缓慢,主要在山西、河南一带活动。
宋朝时期,邬姓大约有1万人,主要分布于广东、江苏、浙江。
明朝时期,邬姓大约有3万l千人。浙江是邬姓第一大省,约占邬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北、江苏、山东等地。
三、郡望堂号
郡望和堂号:
邬姓的郡望有南昌、太原。
邬姓著名的堂号有便民。便民堂号典出宋朝邬大昕。邬大昕为广州佥判时,因广州靠近海,道路泥泞,往来交通不便。他设计开凿鹿步潭,东起东州,西接黄湾,长宽十余里,使水有渟蓄处。又修了路,人民感到非常方便。
四、邬姓血型
邬姓人群总的血型分布是:O型占34.1%,A型占29.4%,B型占27.8%,AB8.7%。
五、当代邬姓的分布
当代邬姓的人口大约有52万,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42%,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九十四位。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邬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浙江、安徽,这三省大约占邬姓总人口的56%。其次分布于江西、重庆、黑龙江、上海、广东、湖南。目前全国已形成以西部川渝、东部浙皖赣为中心,向南倾斜的邬姓分布区。
在川渝大部、陕甘南部、青海东南、新疆西部、云南东北和东南、贵州北段、浙江东部、上海、内蒙古东北、黑龙江、吉林西北和东北,邬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7%以上,上述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面积的19.3%居住了大约52%的邬姓人群。在苏皖大部、浙江西部、湘赣闽大部、广东东北、黔桂大部、云南东部、四川南端、重庆东北和东南、陕西北部、山西西北、内蒙古中部、辽吉中部,邬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0.12%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3.2%,居住了大约30%的邬姓人群。
邬姓的起源
邬(Wū )姓,源出有: 源于妘姓,出自春秋时期陆终四子求言的封地邬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的记载,邬氏来源于封地,源于陆终第四子求言。在典籍《国语》中记载:“陆终第四子来言为妘姓,别封邬,望出南昌,抚州、崇仁。”妘求言,相传是帝颛项元孙陆终的第四个儿子,封地在郐(今河南新郑),当时自称为会人(郐人)。妘求言的别支郐人之后裔中,有子孙在西周时期被封在邬,称邬侯,并建立了邬国。春秋初期,邬国即被雄心勃勃的郑武公姬寤生所吞并,成为了郑国的一个邑地。在郑国语言文字中,“邬”字与周王朝的“鄢”字通假,因此,宋朝学者王应麟在编纂《姓氏急就篇》的时候,就将“邬”字按周语讹作“鄢”字。此后,诸多姓氏书籍遂皆称该“邬”为“鄢”。后来的周桓王姬林二十一年(公元前699年),楚武王熊通率军攻郑国,邬地被楚国所夺取,并改设为县。邬,就是今天的河南省腹地许昌市的鄢陵县,实际上应称邬陵县。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晋、楚两国在邬地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鄢陵之战”。二百九十六年之后的周赧王姬延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秦国大将白起与楚国之间在邬地又爆发了著名的“鄢郢之战”。再五十五年之后的秦王嬴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国大将王翦灭楚国,邬地最终成为了秦朝之地。
在这一历史时期,有鄢陵之邬侯的后裔子孙以故国名位姓氏者,称邬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邬氏族人皆尊奉妘求言为得姓始祖,且不与祁姓邬氏合谱。 源于祁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邬臧的封地邬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晋大夫邬臧之后,食邑于邬,因以为氏。”这位邬臧,是当年晋国重臣祁盈的家臣之一,原名叫祁臧。事由,则源起于史籍《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所记载的:“晋祁胜与邬臧通室。”“通室”,按著名西晋学者杜预的注释,就是“易妻”,古称“易内”,即交换妻妾淫奸,以求新奇刺激,是古代奴隶贵族们彼此之间的无聊游戏。如今世风日下,国内许多地方又泛滥起数千年前就已有的“换偶俱乐部”之类的淫秽机构。到了农历6月,晋顷公堂而皇之地杀了祁盈、杨食我、羊舌氏等人,灭了祁氏势力集团。之后,晋顷公赏赐祁臧的后代食邑于邬(今山西介休),其后裔子孙世称其祖先祁臧为邬臧。
在邬臧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邬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邬氏正宗。邬氏族人大多尊奉邬臧为得姓始祖。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大夫司马弥牟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或官职称谓为氏。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记载:“邬,邬郡太守司马弥牟之后,因以为氏。”在史籍《左传·昭二十八年》中是这样记载的:在晋顷公姬弃疾灭了以祁盈为代表的祁氏势力之后,晋国由魏献子执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大夫,韩固为马首大夫,孟丙为盂大夫,乐霄为铜鞋大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司马弥牟为邬大夫,当指司马弥牟被分封于原属祁氏家族的食邑之一的邬(今山西介休),亦或是指地为官称,只是去管理邬邑,并没有封予食地,因为邬邑已经封赏给祁臧的后代了。但无论无何,司马弥牟被封为邬大夫是历史事实。后来,司马弥牟的后裔子孙中的大部分人仍旧复姓司马,而另有一部分人则以先祖受职之地名、或官职称谓为姓氏,称邬氏,世代相传至今。
著名的宋朝史学家郑谯在所撰著的《通志·氏族略》中,将姓氏按周朝各诸侯国以邑为氏的统计中,便将邬氏列入晋国邑,属于以邑为氏。
邬姓的来源是哪个民族
邬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姓氏,源自妘姓或出自姬姓或祁姓,妘求言、邬臧、司马弥牟为得姓始祖。
邬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78位。当代邬姓人口约有52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4%左右(排名第194位)。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以来,邬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趋势。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浙江、安徽,这三省大约占邬姓总人口的56%,其次分布于江西、重庆、黑龙江、内蒙古、上海、广东、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