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曰从革以及尚书金曰从革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8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天灵灵地灵灵,看见本文你最灵,你会不会相信还有另外一个你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一起来学习金曰从革,以及尚书金曰从革对应的知识点吧。
本文目录一览:
金曰从革怎么理解
“金曰从革”,是指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金曰从革完整的四字来源于儒家经典《尚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指味道),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洪范》是《尚书》篇名。旧传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今人或认为系春秋战国后期或两汉儒者所作。《汉书·五行志》曰:“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故亦称“洛书”。托武王与箕子对话,言禹治水有功,上帝锡予其“洪范九畴”(大法九种)。其中提出水、火、木、金、土“五行”及其性能作用。关于《洪范》的政治哲学,北宋以前,儒者更重视五行畴;南宋以后,理学家更重视皇极畴。这两畴的重要性与其在九畴中的序次是完全相应的:五行为初始畴,皇极为次五畴(中畴)。所谓五行,因其可以施用于民生,故谓之五行。五行是实行王道政治的基础。
金曰从革中革怎么读
革 gé 改变。取消,除掉。
从,顺从,服从;革,革除,改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金代固体的性能,凡物生长之后,必会达到凝固状态,用金以示其坚固性。引申为肃杀、潜降、收敛、清洁之意。凡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金”。即随从正人所行之正道,变革自己的心行。
另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从革,从者,由也,由即因。所以从革就是因革,人多知因革而不知从革,以现代文义理解会有偏差。此处金曰因革,是金之性可因可革。既可继承其前又可革新其后。因,继承其前者。
金曰从革怎么理解?
金曰从革,是指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中国先秦古人,认识人体生理心理和生活环境(天地)气化物化规律的一个数学模型,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其中的金在方位上是西方,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肺,在体为皮毛,在味为辛。在天之燥气具有清肃,收敛,阳明的特性和作用。中医的术语为阳明燥金。
五行构成世界
中国古人早就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均是多元和合的结果。中国古人认为,构成世间事物的基本材质是“五行”。
《尚书·洪范》最先提出“五行”的观念。“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汉人董仲舒说:“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五行是宇宙间常行的五项最基本的东西。世间的一切事物并不是由单一元素组成的,而是由多种元素和合而成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金曰从革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罗安宪:多元和合之道与“一带一路”建设
金曰从革的解释
金运之年分为金运太过,平气,和不及三种情况。
其中金气太过之年为坚成,即坚固成就之义;金运平和之年为审平,即法度井然,审慎清平之义。
而金气不足之年为从革。因为金气清明肃静,金气不足,即是心不清明,或违法乱纪,故当以金刑之,通过惩罚恶行,以警戒人心。
从,顺从,服从;革,革除,改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金代固体的性能,凡物生长之后,必会达到凝固状态,用金以示其坚固性。引申为肃杀、潜降、收敛、清洁之意。凡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金”。即随从正人所行之正道,变革自己的心行。我们知道金是武器,也代表了战争,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往往需要通过武力,摧毁腐朽落后的势力。比如周朝取代商纣王,武王一怒天下定,天心人心从而革之。
增补:
另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从革,从者,由也,由即因。所以从革就是因革,人多知因革而不知从革,以现代文义理解会有偏差。此处金曰因革,是金之性可因可革。既可继承其前又可革新其后。因,继承其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