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三是什么日子以及正月二十三是什么日子为什么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娘家住

国学陈无法无天 2023-06-12 12:14:03 429阅读 1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7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正月二十三是什么日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正月二十三是什么日子为什么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娘家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正月二十三是什么节日呢?

正月二十三是燎疳节。“正月二十三,牛马歇一天” 。意思是在这一天,所有的牲畜都要歇息一天。

农历正月二十三,许多人早已经从过年的欢乐余韵中回到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但在我国西北的一些地方,此时却才刚刚迎来春节的结尾,也就是在当地广为流传的燎疳节。

“燎疳”是西北春节的一个结尾,也是社火的闭幕时间,这一天表演社火的人要到全庄人祭祀的庙里烧香,磕拜,卸装,将所有的社伙道具交回社火头儿封存,自此可以各自做自己的私事了。

虽然政府没有举办了“燎疳节”活动,但面对百姓几十年来一贯参与的传统活动,精神层面的寄托与希望,疏与堵、教育与引导,政府不办与大家自发组织……这西北特色的“燎疳节”该如何发展……

大年二十三的风俗

大年二十三的风俗

大年二十三的风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一般情况下人们从大年二十三就要开始一直为春节的到来而忙碌,在大年二十三也是有很多风俗的,下面是大年二十三的风俗。

大年二十三的风俗1

一、理发、赶乱婚

按照北方习俗,小年当天大人小孩都要沐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正月里不理发的传统习俗,以及想美美地过个新年的想法,让市民们都养成了春节前理发美发的习惯。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二、贴窗花

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鸳鸯戏水等等。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自然为家中增添不少喜气。

三、杀年猪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过了小年夜,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挑选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大年二十三的禁忌讲究

1、忌灶台不干净

不要在灶台面发牢骚吵架,不允许在灶台前哭泣,大喊大叫,不能敲击灶台,菜刀锋利的工具不能放在灶台上,灶台的烧的材料不能有脏东西,必须是干净的木柴。

2、忌尘土

小年要把家里面的尘土扫干净,家里进行彻底清洁,甚至墙壁上的灰尘也要,用扫帚上下扫干净。扫处屋内的灰尘之后,就要开始擦洗桌椅板凳,最后还要冲洗地面。

3、忌宰杀

临到快过年前几天,农村都要杀猪杀羊,准备过年,不过在湖北一些农村里,小年通常是不进行宰杀的,觉的杀生不好,给家里带来不好的运气。

4、忌捣蒜

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

5、忌邋遢长发

老话说的好,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所以小年当天要洗浴和理发,清理自己个人卫生,将自己身体上的污垢清理干净迎接新的一年。

大年二十三的风俗2

腊月二十三的风俗有:祭灶,扫尘,剪窗花等。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灶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也有地方的风俗是用黏米制作年糕,寓意把灶王爷的嘴巴粘住,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俗语: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主要是将所有的房间彻底清扫一遍,扫完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剪贴窗花也是小年较盛行的民俗活动,旧时女子比赛心灵手巧的手工之一,一般都是即兴创作,随意性很强,可以剪动物,植物或者福字或者喜上眉梢等寓意比较好的内容等。

历史渊源:

祭灶是小年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小年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近代我国一些地方流传:“官三民四船五”,意思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其实,小年不分“官小年”、“民小年”,只是在不同地区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同地区的官、民小年是相同的。

传统上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在腊月二十四。在清朝之前,北方地区官民也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因清朝中后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拜灶王爷,于是北方地区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大年二十三的风俗3

腊月二十三到大年三十的习俗

1、腊月初八,腊八粥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加入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

2、腊月二十三,祭灶

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为了能让灶王爷美言几句,要供奉糖瓜等贡品,吃人家的嘴短,不好讲坏话。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传说灶君要在这一天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灶君忙碌了一整年,保佑各家各户灶火不断,饮食平安,人们为了表示感谢,给他饯行。“谢灶”这一天,要准备斋菜、烧肉、鸡、桔子、糖果、茶、酒、金银衣纸、香烛等物品,摆放在灶君前方,点红烛拜三拜,敬酒敬茶,跟着说一些吉利的话等。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

3、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掸尘”,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对于北方来说,严冬中的腊月扫房,只是掸扫而已,而在南方往往将桌椅板凳,甚至大架子床都抬到河边、井边去刷洗。

4、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因,是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5、腊月二十六,炖年肉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比较穷苦,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看来在过去的人们眼中,“硬菜”才是年夜饭的最高境界。

6、腊月二十七,杀公鸡

鸡音携“吉”,古又通“急”。杀公鸡是指从这一年开始年货要办完了,由于制作年货还需要时间,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所以这天是查漏补缺完成采购的时间。

7、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因为正月初一到初五传统是不能动火的,因此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的食物,发面不容易坏,正月里人们一热便可入食。除了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

8、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人们会往来拜访,又叫别岁。蒸馒头的寓意来年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有个好彩头。蒸出一些枣糕、佛手等形状,再捏几个豆包,点上红点儿图个吉利。

9、年三十,迎回灶君吃年饭守岁

年夜饭除夕吃顿丰盛的晚餐,俗话叫做“年夜饭”,也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

正月二十三是什么节

燎疳节。

聚起一堆财,点燃一团火。跳过一身轻,撒出一片情。农历正月二十三,是宁夏的。“燎干”节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挂起了红红的灯笼。

在门前点燃一堆柴火,大人小孩均从火堆上跳过,名曰:“燎干(又叫:燎疳)”, 认为一燎百了就会干干净净、百病不生。随着这一天的结束,算是真正过完了“年”。

扩展资料:

农历正月二十三,许多人早已经从过年的欢乐余韵中回到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但在我国西北的一些地方,此时却才刚刚迎来春节的结尾,也就是在当地广为流传的燎疳节。

燎疳是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春节节庆习俗,民间有“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的民谚。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前堆柴火,夜幕降临,万家篝火,照彻西北大地,壮乎美哉。

“燎疳”是西北春节的一个结尾,也是社火的闭幕时间,这一天表演社火的人要到全庄人祭祀的庙里烧香,磕拜,卸装,将所有的社伙道具交回社火头儿封存,自此可以各自做自己的私事了。

这一天,人们除了割柴火、堆柴火准备“燎疳”之外,还要将除夕时贴上的对联、门神扯下,并用黄纸剪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的纸人悬挂于门楣之下,这种纸人叫做“燎疳娃娃”。

夜幕降临,家家门前都堆放了一堆柴火和当日院内清扫的杂物,然后插上“燎疳娃娃”,再把扯下的对联、门神也投入其中,随后再投入香表、鞭炮、盐粒等,点燃柴火,用火将它们连同“燎疳娃娃”一起烧掉。

这时候家家门前都是火焰闪动,一堆堆的火把院落乃至村落照得红彤彤的,火光和鞭炮声相互交织。人们都在火堆上跳来跳去“燎疳”,希冀消灾避祸,燎去以往的陈厄和晦气,让年在火火红红中过完。在有些地区,人们甚至要把小一些的家畜或幼仔抱着从火上跳过,以求牲畜兴旺。

最后柴火烧尽,主人请出有经验的老农,由他们用铁锹把燃剩的带火星的灰烬轻轻的扬起,在半空中洒下,观赏之余,人们根据火星的形状类似于哪种农作物的花,来判断今年种植什么农作物会丰收。

例如火星多小而圆的,卜麦子丰收;火星小而不规则的,卜荞麦丰收;火星大而圆的,卜豆子丰收;大而不规则的,卜玉米丰收等等,这带有占卜性质的活动,寄托了农人希冀秋天丰收的愿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燎疳节

正月二十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正月二十三是燎疳节。风俗如下:

1、正月二十三,小填仓。

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所以每个地方过填仓节的时间并不一样,所以说正月二十三这一天,有些地方会过小填仓节,而正月二十五为大填仓,这一时间全国各地几乎一样,目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通过节日祭拜,祈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粮食满囤,生活富裕。

2、民间习俗跳干人。

正月二十二晚上,西北人都要“跳干人”。这种习俗就是在正月二十二晚上用黄白两种纸张剪成许多纸人,然后悬于门后,到了二十三的早晨,得给这些纸人“开光点眼”(用香头烫开纸人的眼睛和嘴巴),然后将“人”放在米面缸内或水缸边,让其吃饱喝足,晚上便将这些纸人放入火堆开始“跳干人”。

“跳干人”的目的就是将一年中的晦气全部通过熊熊火焰燎干净。同时希望人们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更寓意通过熊熊火焰,把晦气和不吉利的事情,都统统燎烧干净,幸福安康,百病不生。

3、正月二十三,老君炼仙丹。

民间传说正月二十三这天是“牛节”。相传老子修行的函谷关百姓得了一场怪病,很多郎中都找不到治疗方法,有一条老子坐骑青牛吐出了一个肉团也就是今天说的牛黄,给老百姓食用,发现食用后,病症全无,老百姓为了感激青牛,就把正月二十三定为“牛节”。

每年的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会贴青牛图案,写上“新春正月二十三,天上老君炼仙丹,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4、正月二十三,牛马歇一天。

因为正月二十三是牛节,也就是牛的节日,牛马肯定都要休息一天啦,而且还要好吃好喝的给牛马供着,对于生产力低下的古人来说,牛马都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肯定要用心对待,才能在牛马有了劳动能力的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支持,祈祷来年丰收,所以民间谚语“正月二十三,牛马歇一天”。

燎疳节介绍:

燎:比较好理解,也就是火烧的意思。如有星火燎原之说。

疳:又称疳证、疳疾、疳积。据说,“疳”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病魔,只有用火来烧,才能达到目的,有效的去毒、消灾,没有病。

俗话说:“年年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燎疳疳;这就是燎疳节,人们通过火烧驱除病魔,保证岁岁平安。

正月二十三是什么日子以及正月二十三是什么日子为什么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娘家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阅读

  • 61年一月出生牛女在2024婚姻以及61年属牛女最佳婚配
  • 装修风水小知识and室内装修风水小知识
  • 结婚择日_结婚择日宜忌
  • 11月20日出生好吗及11月20日出生的是什么
  • 12月26日出生的名人and12月26日出生的名人的小报怎么换画
  • 奇准称骨算命女版详解以及免费称骨算命女版详解
  • 怎样看坟墓风水及怎样看坟墓风水 龙脉
  • 原版周公解梦大全查询官网及新周公解梦大全查询
  • 兰蔻眼霜适合年龄以及兰蔻眼霜适合多大年纪
  • 辛卯日男在2024年的财运_壬子日2024年辛丑年运势
  • 万年历2024年是什么年and万年历2024年是什么年份
  • 田姓男孩起名以及田姓男孩起名鸡年
  • 2024是什么年是辛丑年吗_辛丑年是201几年
  • 属鸡人2024年有大难_今年属鸡的人运气怎么样
  • 劳动节手抄报内容资料_一年级手抄报简单又好看
  • 龙年女宝宝起名大全以及龙年宝宝起名大全女孩
  • 76年生人2024年婚姻怎么样以及76年男在2024年婚姻如何
  • 二月廿二及二月廿二是什么时候
  • 生辰八字怎么算出来的以及生辰八字怎么算命的
  • 11月4日是什么星座_11月4日是什么星座男
  • 扫把眉and扫把眉毛的女人命运
  • 男性前列腺一般什么年龄问题多and男性前列腺一般什么年龄问题多呢
  • 前世死因分析测试and心理测试前世死因
  • 2020年11月黄道吉日一览表_2020年11月黄道吉日大全
  • 旺财风水_办公室鱼缸怎么摆放旺财风水
  • 免费测五行以及免费测五行八字查询器
  • 属龙人兔年2024运势and2024年属龙要出大事
  • 520红包怎么发及领红包的app
  • 除夕祝福语及除夕祝福语贺词
  • 惊蛰是什么意思以及5点惊蛰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