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之首以及诗经为什么是五经之首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0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22世纪什么最重要?和小编一起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五经之首,以及诗经为什么是五经之首对应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本文目录一览:
位于五经书之首的是
.《周易》名列五经之首,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建筑、音乐、医学、纪年等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
我们那时学的时候是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这个顺序背的五经是哪五经,五经之首应该是《周易》而非《易经》,《诗经》更不是了,《周易》包括了3000多字的《易经》和2万多字的《易传》,《周易》是儒家经典。
五经之首到底是《易经》还是《诗经》?
五经之首是《诗经》。
汉武帝曾征服南越,分置九郡,推行汉朝的教化,作为五经之首的《诗经》也随之传播开来。在古代漫长的交往中,这些地区的国家都有通晓汉学的人士。在越南据史书记载:李朝十世以《诗经》为科试内容,黎朝十二世科试以《小雅·青蝇》句为题,士人无不熟诵《诗经》。
从12世纪开始出现古越南文学多种译本,越南诗文、文学故事中广泛引用《诗经》诗句和典故,影响了越南文学的发展,某些成语并保存在现代越南语言中。
扩展资料
《诗经》的编集本身在春秋时代,其实主要是为了:其一,作为学乐、诵诗的教本;其二,作为宴享、祭祀时的仪礼歌辞;其三,在外交场合或言谈应对时作为称引的工具,以此表情达意。
从历史价值角度言,《诗经》实际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历史,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全部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
后世史学家的史书叙述这一历史阶段状况时,相当部分依据了《诗经》的记载。《诗经》在相当程度上反映、表现了周代的这种礼乐文化,成了保存周礼有价值的文献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五经之首是什么?
.《
周易
》名列五经之首,
周易文化
是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建筑、音乐、医学、纪年等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
论语
》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诗经》能列为五经之首?
关于诗经的性质,我个人认为八个字足以——“五经之首,文学之源”。五经之首,我们讲中国文化,讲传统文化,一般提的都是四个字——四书五经。但四书五经这个概念不是同时的,五经的概念比四书重要多了。
宋代以前何来四书之说呢,何况孟子从战国到唐一直没有什么地位。直到唐代出了一个大文人——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韩愈把孟子的地位提高之后,宋儒里孟子的地位才高了,于是有了四书。四书的概念宋代才有,跟朱熹有很大的关系。宋代的朱子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里独立出来做了章句,然后又对《论语》做了集注,另外把孟子这本书也做了集注,这四本书合到一块就叫《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在南宋的时候其实是受迫害的,直到南宋晚年他的地位才高起来,到元明清地位越来越高,四书也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成为所有读书人必读的书。
在宋代以前主要讲五经。先秦就有五经的概念,五经包括哪些大家应该了解:诗,诗经:书,尚书;礼,礼有不同的说法,因为礼有三礼《仪礼》《周礼》《礼记》,我个人认为讲五经的礼应该是《仪礼》,《仪礼》的年代早,而且在汉代经学博士里面《仪礼》立得早。《周官》,也就是《周礼》。《周礼》发现的晚,到西汉景帝、武帝的时候,河间献王才把这个《周官》弄出来,然后到刘歆吹捧它,它才有一定地位。《礼记》是汉代人整理的东西。
所以五经中的礼应该指《仪礼》;易,周易;最后一本《春秋》。诗、书、礼、易、春秋,这是五经。
五经的排序方法也是不一样的。通行的说法是今文经学家的排序方法。汉代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什么叫今文经学,什么叫古文经学,任何讲经学的人都会讲到这两个问题。这个问题不多讲,但是大家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今文经学跟古文经学不是一回事。
古文经学排五经的次序跟今文经学不同。古文经学按文献时代的早晚,五经中易经时代最早,相传伏羲氏创了八卦,因此易经排最前面。其次是尚书,尚书里有《尧典》,尧的年代比周、商要早。接下来才是诗、礼、春秋,这是古文经学排的五经次序。那么,今文经学为什么把诗经排在第一,是因为诗经特殊的性质。这里面就涉及到诗经的文学性。
中国古人说做学问,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君子,怎么做——兴于诗成于礼。兴是兴起的意思,因为诗经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在感染和熏陶人这个方面,比历史书比哲学书要实在,而且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古人认为,每一个人要成为君子的话,他先要读诗。诗经为什么是五经之首,其实是得益于它的文学性。
为什么《诗经》是文学之源。任何一本文学史或者讲《诗经》的书都会提到一句话——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总集,除了它年代很早,还有一点,它是中国文学的典范。
我们讲一个人有文化,会说这个人风雅、风骚。风雅两个字怎么来的,《诗经》里有国风、大雅、小雅,风骚两个字又是怎么来的?风者,诗经之国风也;骚者,楚辞之离骚也。讲中国文学,喜欢讲文学批评,讲诗言志、讲风雅,这些传统都是从《诗经》来的。另外讲中国文学表达技巧的高明,比如比兴的手法,就是《诗经》的两种表达方法。所以《诗经》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性、不可替代性,就是这八个字——五经之首,文学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