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的意思及一拥而入的意思

国学陈无法无天 2024-04-11 09:44:44 90阅读 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7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一的意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一拥而入的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2024

一的含义是什么

一的基本释义:

1、最小的正整数。

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表示专一:~心~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

7、“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扩展资料:

一的组词

1、一共

表示合在一起:三个小组~是十七个人。

2、一同

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出发。~欢度新年。

3、一向

过去的某一段时期:前~雨水多(指较早的一段时期)。这~工程的进度很快(指最近的一段时期)。

4、一样

同样;没有差别:哥儿俩相貌~,脾气也~。他们两个人打枪打得~准。

一的意思及一拥而入的意思

一�的意思?

注音 ㄧ

拼音 yī

基本释义

国语辞典简编本

一「ㄧ」

1.

2.自然数的开始。大写作「壹」。 *** 数字作「1」。

造句一、二、三……

3.第一。

造句一等、一年级

4.单个。

造句一人、一心二用

5.相同、一致。

造句一模一样、大小不一

6.全、满、整。

造句一身是汗、一身是胆、一体适用

7.才、刚刚。

造句天一亮,他就起床了。

8.一次、一回,表示动作次数。

造句问一问、把头一扭、用手一摸

10.另外、又。

造句蝉,一名知了。 (「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的末尾,读阴平声;在去声字前,读阳平声;在阴平、阳平、上声之前,读去声。)

国语辞典修订本

注音 ㄧ

拼音 yī

[名] 1.自然数的开始。如:「一、二、三……。」大写作「壹」。 *** 数字作「1」。

2.姓。如明代有一炫宗。

3.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1.单个。如:「一人」、「一物两用」。

2.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样」、「大小不一」。

3.专注的。如:「一心一意」、「专一不变」。

4.全、满、整。如:「一身是汗」、「一屋子人」、「一身是胆」。

5.每、各。如:「一班五十人」、「一页六百字」、「共派八队,一队二十人。」

6.一次。如:「一而再,再而三。」《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

7.另外的。如:「蝉,一名知了。」、「番茄,一名西红柿。」 [动] 统一。《孟子.梁惠王上》:「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副] 1.才、刚刚。如:「一听就懂」、「天一亮,他就起来。」

2.偶然。如:「一不小心」、「一不留神」。

3.表示加强的动作或突然的现象。如:「把头一扭」、「用手一摸」、「天气一凉,就感冒了。」

4.概括。如:「一般来说」。

5.每每、每逢。如:「一想到那件事,她总是笑个不停。」

6.放在二叠字动词之间,表行为是不费力或尝试性的。如:「双手动一动」、「问一问」、「随便说一说」。

7.事物的某方面。如:「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一不沾亲,二不带故。」

8.竟、乃。表示事出意外。如:「一至于斯」。《史记.卷六八.商君传》:「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9.皆。《荀子.劝学》:「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助] 表示程度,加强语气。《文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战国策.燕策一》:「因仰而吊齐王桉戈而郤曰:『此一何庆吊相随之速也?』」 [连] 或。《庄子.应帝王》:「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 (「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的末尾,念阴平声;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声;在阴平、阳平、上声之前,念去声。)

1的意思有哪些?

1具有多个意思,列举如下:

1、1最基本的定义是,属于一个阿拉伯数字,一个自然数,是最小的正整数,也是介于0和2之间的整数,是最小的正奇数。1是一个有理数,是一位数,也是单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的n次方(n∈R)都等于1,1的平方根也是1。

2、“1”作网络用语时,代表“可以” “是”“赞同”“准备好了”,在网络游戏论坛即时聊天平台中可以经常看到网友们打出的 “1111”“2222”。除此之外,“1”还有“噫”、“咦”、“你”的意思。

人类文化

在以部首检字法为主的汉文字典中,“一”往往是第一个部首和第一个字。

在人类文化中,“一”被赋予了万物之始的意义:“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说文解字》)。

英文中也以“The Great One”(伟大的一,太一)指代上帝耶和华。

货币中的基本面额,如1美元。

在哲学上,尤其是《老子》中,一更加广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 )就是其中一例。一乃万物之始。古代哲人把一作为万物之始,叫做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一的意思?

拼 音

部 首 一

笔 画 1

五 行 土

繁 体 一

五 笔 GGLL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表示专一:~心~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