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_锣图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锣,以及锣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2024
锣的组词
一、锣组词
【精选组词列表】:斗锣、沙锣、腰锣、云锣、小锣、鸣锣、大锣、传锣、砂锣、厮锣、铴锣、头锣、铜锣、筛锣、锣槌、锣锅、钞锣、镗锣、抱锣、梆锣、锣经、锣鼓、金锣、更锣、开锣、九音锣、九云锣、铺兵锣、锣鼓经、锡荡锣、锣鼓点儿、擂鼓筛锣、紧锣密鼓、扬锣捣鼓、大锣大鼓、敲锣打鼓、鸣锣喝道、筛锣擂鼓、筛锣掌号、敲锣放炮、锣鼓喧天、鸣锣开道、密锣紧鼓、开锣喝道、擂鼓鸣锣、开台锣鼓、收锣罢鼓、单人锣鼓、打顺风锣、潮州大锣鼓、锣齐鼓不齐、当面锣对面鼓、当面鼓对面锣
二、锣的拼音、锣的组词及词对应的注释和锣的繁体字和锣的QQ繁体字
【锣的拼音】:luó
【锣繁体字和QQ繁体字】:锣→繁体字为:锣→QQ繁体字为:罗
三、锣字的含义及相关资料
【锣字的`含义】:(名)打击的乐器;用铜制成;形状像盘子。用锣槌敲打。
【锣字的相关资料】:
部首:钅部外笔画:8总笔画:13
五笔86:QLQY五笔98:QLQY仓颉:OPWLN
笔顺编号:3111525221354四角号码:86727Unicode:CJK统一汉字U 9523
四、锣组词的发散思维组词法(分别以锣字开头、锣字在中间和锣字在结尾的组词)
『锣』字在开头的词语
锣槌,锣鼓,锣鼓点儿,锣鼓经,锣鼓喧天,锣锅,锣经,锣齐鼓不齐
『锣』字在中间的词语
潮州大锣鼓,单人锣鼓,大锣大鼓,当面锣对面鼓,紧锣密鼓,开锣喝道,开台锣鼓,密锣紧鼓,鸣锣喝道,鸣锣开道,千棰打锣,一棰定声,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敲锣打鼓,敲锣放炮,敲锣放炮,敲锣卖糖,各干一行,筛锣擂鼓,筛锣掌号,收锣罢鼓,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扬锣捣鼓
『锣』字在结尾的词语
抱锣,梆锣,钞锣,传锣,当面鼓对面锣,打顺风锣,大锣,斗锣,更锣,金锣,擂鼓鸣锣,擂鼓筛锣,开锣,九音锣,九云锣,铓锣,鸣锣,铺兵锣,沙锣,筛锣,砂锣,鐁锣,厮锣,铴锣,镗锣,铜锣,头锣,锡荡锣,小锣,腰锣,云锣
锣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锣。
拼音: [luó] 。
释义: 击乐器。铜制,似盘。 一般有提手, 用槌击奏。形制多样,如大锣、小锣、堂锣、云锣等。常 用于吹打乐及戏曲、歌舞伴奏。
锣的繁体字:锣(若无繁体,则显示本字)。
锣字的笔画数:27。
锣五行属什么:金。
锣是否为姓氏:否。
锣的组词︰
茫锣、开锣、锣鼓、九音锣、敲锣打鼓、紧锣密鼓、鸣锣开道、斗锣、头锣、筛锣、镗锣、锣鼓点儿、厮锣、锣槌、扬锣捣鼓、传锣、腰锣、手锣、敲锣放炮、鸣锣、铜锣、锣鼓喧天、更锣、打锣的、金锣腾空、梆锣。
擂鼓鸣锣、单人锣鼓、锣、锡荡锣、破锣嗓子、打顺风锣、才锣、锣鼓经、九云锣、张锣寨、擂鼓筛锣、摇锣打鼓、锣经。
造句:
1、花了两三千元后,包厢门一关,好戏开锣,各式游戏都所费不赀。
2、热身完毕,真正的好戏开锣了!“预备,观察!”大家均屏气凝神,盯着魔方猛看。
3、梁汉文为纪念入行二十周年,于大年初六在香港举行的演唱会正式开锣,贴身银色上衣登场的梁汉文将完美身材显露无遗。
4、2010赛季芬超将在本周末开锣,揭幕战为卫冕冠军赫尔辛基客场挑战古比斯。
5、河南半夜强拆事件的真相是什么,围观者一个个摩拳擦掌,等着好戏开锣,可是主角张红伟却已经开溜了。
锣的笔顺
锣字笔顺
锣的笔顺详解
锣字笔画写法
锣,是一个汉字,读音为luó,是一种乐器,铜制,像盘,用槌子敲打出来:~鼓经(戏曲打击乐各种谱式的泛称)。
●锣拼音:luóㄌㄨㄛˊ
部外笔画:8,总笔画:13
笔顺编号:3111525221354
字形字义:形声。字从金,从罗,罗亦声。“罗”意为“锥形(捕鸟)网”,引申为“捕鸟”。“金”指“金属发声器”。“金”与“罗”联合起来表示“捕鸟用的金属发声器”。
本义:捕鸟用的金属发生器。
说明:在用诱饵把鸟儿引到地面吃食后,可以鸣锣吓鸟。鸟儿受惊飞起,就进了罗网。
一种乐器,铜制,像盘,用槌子敲打出来:~鼓经(戏曲打击乐各种谱式的泛称)。~鼓喧天。紧~密鼓。
锣怎么读
1、锣拼音:[luó]
2、锣的释义:击乐器。铜制,似盘。一般有提手,用槌击奏。形制多样,如大锣、小锣、堂
锣、云锣等。常用于吹打乐及戏曲、歌舞伴奏。
3、锣字笔顺:撇、横、横、横、竖提、竖、横折、竖、竖、横、撇、横撇/横钩、点。
【精选组词列表】:斗锣、沙锣、腰锣、云锣、小锣、鸣锣、大锣、传锣、砂锣、厮锣、头
锣、铜锣、筛锣、锣槌、锣锅、钞锣、镗锣、抱锣、梆锣、锣经、锣鼓、金锣、更锣、开锣、
九音锣、九云锣、铺兵锣、锣鼓经、锡荡锣、锣鼓点儿、擂鼓筛锣、紧锣密鼓、扬锣捣鼓、大
锣大鼓、敲锣打鼓、鸣锣喝道、筛锣擂鼓、筛锣掌号、敲锣放炮、锣鼓喧天、鸣锣开道、密锣
紧鼓、开锣喝道、擂鼓鸣锣、开台锣鼓、收锣罢鼓、单人锣鼓、打顺风锣、潮州大锣鼓、锣齐
鼓不齐、当面锣对面鼓、当面鼓对面锣
锣在中国古代有哪些应用?
锣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锣在中国的民族乐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应用范围也很广泛,它不仅在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曲、曲艺以及歌舞伴奏中使用,而且也是庆祝集会、赛龙舟、舞狮子、欢庆丰收和劳动竞赛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锣,是我国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常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音响洪亮,各具特色,流行于全国各地。
远在春秋时期,我国西南的百濮人和江南的百越人,就以金属冶炼而著称。锣是古代濮族人民和壮族先民骆越部族最早使用的乐器之一。云南是我国古代铜鼓的发祥地,在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的铜鼓中,有的鼓面正中受击处呈半球形隆起,和现今的十分相像,这是一种原始形制的锣,锣面上有舞蹈图,边沿有一铜环。在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中,也保存着许多骆越人集合鸣锣的珍贵形象资料。1978年,从广西贵县(秦汉时称布山县)罗泊湾一号墓,还曾出土了一面西汉初期的百越铜锣,该锣近圆形,锣面横径32.1厘米、纵径33.4厘米,锣脐直径22厘米,锣边铸有拱线纹一道,拱弦上系了三个等距的活环,锣面上刻铭文“布”字。这是我国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铜锣实物。可见,锣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秦汉以后,随着民族间的交往,铜锣逐渐向内地流传,公元6世纪前期方至中原,但见于记载较晚。《旧唐书·音乐志》在“铜拔”条中有:“铜拔、亦谓之铜盘,出西戌及南蛮。……南蛮国大者圆数尺,……”这圆之数尺的“铜盘”,是锣见之于文字的最早记载。北宋《乐书》中提及铜锣在中原出现时说:“后魏自宣武以后,始好胡音。洎于迁都,……打沙锣。”时当公元515年之后,将敲击一种小锣称作打沙锣。古代,锣常用于礼仪和战争,曾称为“金”。故有“鸣锣开道”和“鸣金收兵”之说。到了宋代,锣在民间音乐形式“鼓板”中被应用。
元代,除各少数民族的迎赛神社常常鸣锣外,它还是杂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兰采和杂剧》中就有:“持着些……锣、板和鼓……”之句。在《元史·礼乐志》中开始载有云(即今之云锣),并记述了其形制和演奏方法,它除在宫廷宴乐使用外,也在民间流行,充分说明当时锣的制造和演奏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元代以后,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为锣的运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明、清以来,各种形制的锣广泛用于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和传统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中。锣在昆曲伴奏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载,当时戏曲歌舞中就用到了云锣、小锣、汤锣和大锣等。我国的大锣还西传欧洲,在1791年,法国作曲家戈赛克开始将大锣用于管弦乐作品中。在我国广大城乡,锣还曾是肩担贸易小贩和耍猴者沿街招揽生意的工具,以锣的特有音调代替叫卖、称之为“唤头”。20世纪以来,锣已被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广泛用于民间娱乐、节庆活动、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中,参加各种乐队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