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_诚信手抄报

阳宅勘测 2023-10-31 13:02:23 95阅读 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6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诚,以及诚信手抄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2024

诚怎么读

诚读chéng。                                                                   

诚(拼音:chéng),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从言、成声。“诚”的基本义是诚实、真实。虚化为副词,相当于真正、确实义。作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果真、如果。

“诚”战国文字写作图1,字形由“言”和“成”两部分组成。篆、隶书、楷书同。简化字将“言”旁简化为“讠”。

“诚”是形声字,“言”作形旁表意,表示其本义与言语有关,“诚”的本义为真实无妄,多半由言语表达,因此“诚”字从“言”表义;“成”作声旁表音。

从“成”声有兼义的功能,依《说文》,“成”的本义为“成就”“完成”,真实无妄必须是完成、真实的东西,不能是未完、虚假的,因此“诚”字从“成”声可以看成有兼义的功能。

“诚”的基本义是诚实、真实。引申为凡事物之真实。如《管子·乘马》:“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

“诚”虚化为副词,相当于直正、确实义。如《孟子·公孙丑上》:“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作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果真、如果。如《战国策·赵策三》:“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诚

诚_诚信手抄报

诚怎么读,什么意思?

chéng

①形真诚;诚实。《谏太宗十思疏》:“盖在殷忧必竭~以待下。”

②名诚心。《陈情表》:“愿陛下矜悯愚~。”

③形真实;真实的。《史记?扁鹊列传》:“子以吾言为不~,试入诊太子。”

④副实在;确实。《邹忌讽齐王纳谏》:“臣~知不如徐公美。”

⑤副果真;如果确实。《屈原列传》:“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诚壹】心志专一。《史记?货殖列传》:“田农,掘业,而秦、扬以盖一州。……此皆~之所致。”

拓展资料:

古文中出现诚字的有:

1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列子、汤问》。

2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3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4 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真实 [real]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5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诚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诚,信也。从言,成声。”意谓对待人们要诚实讲信用,不搞鬼鬼祟祟的把戏和阴谋诡计。

《礼记·中庸》就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又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赖于“诚”。

亚圣孟子也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离娄》上);又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上),认为反省自己以达到诚的境界,就是最大的快乐。荀子虽“不求知天”,但也把“诚”看作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境界。

诚是什么意思?

1、民无信不立。——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论语·颜渊》

意思:人没有信用就无立身之地。

2、言必信,行必果。——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子路》

意思: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论语·为政》

意思: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4、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宋代王安石《商鞅》

意思:从古至今,管理百姓在于讲信用,说到做到。

5、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唐代卢照邻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意思:有远方的佳人在等候,我以忠诚和信用作为衣裳。

6、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

意思: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

7、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唐代李白《唐诗纪事卷十八》

意思: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8、人之贵朴的诚笃。——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惠芳》

意思:为人最重要的是朴实、忠厚、真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