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_鲫鱼豆腐汤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4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鲫,以及鲫鱼豆腐汤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2024
鲫字怎么读
1、鲫的拼音: jì。
2、鲫的组词:鲫鱼、金鲫、非洲鲫鱼、花鲫鱼、鲫瓜儿。
3、鲫的基本字义: 鱼类。体侧扁,背脊隆起,长可达20多厘米,头小、无须。可淡水养殖,是中国重要食用鱼。
4、鲫的笔画顺序: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提、横折、横、横、竖提、点、横折钩、竖。
一、鲫的读音是jì。
二、释义:
鱼类。体侧扁,背脊隆起,长可达20多厘米,头小、无须。可淡水养殖,是中国重要食 用鱼。
三、鲫的部首:鱼
四、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五、造字法:形声;从鱼、即声
六、相关组词:
金鲫 朱鲫 鲫溜 石鲫 花鲫鱼 鲫瓜儿 鲫瓜子 老鲫溜 非洲鲫鱼 过江之鲫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提、横折、横、横、竖提、点、横折钩、竖、
二、词组释义:
1、金鲫 [ jīn jì ]
金鱼。
2、朱鲫 [ zhū jì ]
指的是红色金鱼。
3、鲫溜 [ jì liū ]
快速;机灵。
4、石鲫 [ shí jì ]
鲫鱼的一种。
5、花鲫鱼 [ huā jì yú ]
鳜鱼。
鲫的组词有哪些
鲫的组词:金鲫、鲫溜、鲫鱼、朱鲫、花鲫鱼、鲫瓜儿、老鲫溜、
基本字义:
鲫,汉语一级字,读作鲫(jì),〔鲫鱼〕体侧扁,头小,背脊隆起,生活在淡水中,是重要的食用鱼类。鲫鱼,亦称“鲋” [crucian carp]。鱼名,体侧扁,中稍高,头部尖,尾部较窄。背面青褐色,腹面银灰色。生活在淡水中。方言又称“鲫瓜子”、“鲫瓜儿”。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金鲫[jīn jì]金鱼。
2、鲫溜[jì liū]快速;机灵。
3、鲫鱼[jì yú]一种常见的淡水鱼。
4、花鲫鱼[huā jì yú]鳜鱼。
5、鲫瓜儿[jì guā ér]方言。鲫鱼。
鲫怎么组词?
鲫组词_鲫的拼音含义_组词造句解释_鲫字的组词
逍遥右脑 2015-12-13 16:29
一、鲫组词
【精选组词列表】:石鲫、朱鲫、金鲫、鲫溜、鲫瓜儿、鲫瓜子、不鲫溜、老鲫溜、花鲫鱼、过江之鲫、过江名士多如鲫
二、鲫的拼音、鲫的组词及词对应的注释和鲫的繁体字和鲫的QQ繁体字
【鲫的拼音】:jì
【鲫的组词及词对应的注释】:
1、过江之鲫
造句:现在进入这个行业的公司实在太多了,以至大量的“翻版”公司如过江之鲫,就像1999年突然涌现出数百家网上零售商那样。
典故: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
【鲫繁体字和QQ繁体字】:鲫→繁体字为:?→QQ繁体字为:?
三、鲫字的含义及相关资料
【鲫字的含义】:(名)鲫鱼;身体侧扁;头部尖尾部较窄;生活在淡水中是常见食用鱼。
【鲫字的相关资料】:
部首:鱼部外笔画:7总笔画:15
五笔86:QGVB五笔98:QGVB仓颉:NMAIL
笔顺编号:352512115115452四角号码:27120Unicode:CJK统一汉字U 9CAB
鲫怎么读
读音:jì。
声母:j。
韵母:i。
释义: 鱼类。体侧扁,背脊隆起,长可达20多厘米,头小、无须。可淡水养殖,是中国重要食用鱼。
引证:唐代·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翻译: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用碧水涧傍的香芹熬成香羹。
相关词组
1、花鲫鱼[huā jì yú] 方言。即鳜鱼。
2、非洲鲫鱼[fēi zhōu jì yú] 鱼,外形跟鲫鱼相似,灰褐色或暗褐色。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原产非洲东部。也叫罗非鱼。
3、过江之鲫[guò jiāng zhī jì] 鲫:鲫鱼,多成群活动。据说东晋时候,中原沦陷,北方很多知名人士纷纷南渡,来到江南,故有“过江名士多如鲫”的说法。后用“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
4、鲫溜[jì liū] 快速;机灵。
5、鲫瓜儿[jì guā ér] 方言。鲫鱼。
6、老鲫溜[lǎo jì liū] 犹言老滑头。
_鲫怎么读
_鲫怎么读:(jì)
鲫,汉语一级字,读作鲫(jì),〔鲫鱼〕体侧扁,头小,背脊隆起,生活在淡水中,是重要的食用鱼类。鲫鱼,亦称“鲋” [crucian carp]。鱼名,体侧扁,中稍高,头部尖,尾部较窄。背面青褐色,腹面银灰色。生活在淡水中。方言又称“鲫瓜子”、“鲫瓜儿”。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鲫jì(ㄐ一ˋ)〔鲫鱼〕体侧扁,头小,背脊隆起,生活在淡水中,是重要的食用鱼类。
基本词义:鲫 jì〈名〉鲫鱼,亦称“鲋” [crucian carp]。鱼名,体侧扁,中稍高,头部尖,尾部较窄。背面青褐色,腹面银灰色。生活在淡水中。方言又称“鲫瓜子”、“鲫瓜儿”
康熙字典:鲫【亥集中】【鱼部】康熙笔画:20画部外笔画:9画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资昔切,音积。与同。鱼名。《本草》形似鲤。色黑体促,腹大脊隆。《杜甫诗》鲜鲫银丝脍。
又《广韵》子力切《集韵》节力切,音卽。义同。
又《集韵》疾则切,音贼。《说文》鰂,或从卽作鲫。详鰂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