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业障消除的108个梦以及佛说业障消除的108个梦整理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8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佛说业障消除的108个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佛说业障消除的108个梦整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消除业障?消除业障的方法都有哪些?
- 2、注意:这几种梦预示破财消灾
- 3、什么叫做业障?如何才能消除业障?
- 4、梦到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
- 5、业障是否得到消除,有这几种表现
- 6、佛法中神奇的梦境都代表什么修行验相
如何消除业障?消除业障的方法都有哪些?
念经不如持咒,持咒不如念佛。因凡夫心乱,如方法复杂,就难契入一心。
念佛,念阿弥陀佛功德最大。千经万论都说:阿弥陀佛,佛中之王,光中极尊。所以要取法乎上,适得其中。要修最高的法门!
为什么?
善导大师: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
《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
《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
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弥勒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经中说,阿弥陀佛现是觉圆果满,超诸地位,所称念者功德最多。弥勒现是菩萨位中,未超诸地,果未圆故,称念之者功德狭少。
净界法师开示:念阿弥陀佛跟念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有什么差别?每一个佛菩萨都有他的愿力,所以他的加持是有所不同的。你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圣号引导你到观世音菩萨的愿力,得到观世音菩萨愿力的加持;你念地藏王菩萨,得到地藏王菩萨本愿的加持。阿弥陀佛加持的特点,是带业往生,横超三界。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以消业障,但是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以往生到观世音菩萨的国土吗?不能的!因为他没有临终十念救拔的愿。你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跟念观世音菩萨的功德绝对不一样!因为你跟两个不同的佛结缘,结果怎么会一样呢?这两个佛因地所发的愿是不同的,这样的愿产生救拔的力量自然也就不同!他的圣号的成就来自于他的愿力,他的愿力不同圣号产生的功德怎么会一样呢?
1、出自罗什译《法华经观音菩萨普门品》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2、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摩诃萨所。于百劫中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
观自在即观音菩萨。
关于消业障,最有效的是念佛。
观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
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故而千经万论共指净土
佛经述说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之经典众多,但专论净宗,而为净宗根本主要依据的经典,有三:无量寿经。本经为净宗群经之首要与纲要,被称为中本华严,亦名大阿弥陀经。佛说阿弥陀经。本经是一切大乘经典中唯一无人请示发问,也无人能发问,是世尊主动自说的一部经,在我国流通颇广,故各宗寺院与信徒多列为早晚课持诵,也称为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也称为十六观经。
另楞严经中《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与华严经中《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二经虽非专论,今亦列入净宗主要依据之经典。
其他净宗所依据之经典甚多,现择其要者简述于下,将有助对「信、愿、行」三资粮之充实与坚定不移,必利往生极乐净土志趣之完成。
一、观佛三昧经之一:
「佛告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益。一者二者(略),三者,劝令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
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
二、观佛三昧经之二:
「尔时会中即有十方诸大菩萨,其数无量,各说本缘,皆依念佛得。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昧。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证无上菩提,得一切种智。」念佛三昧即宝王三昧,一切三昧之王。
三、大宝积经:
「释迦劝父王净饭,并六万释种,皆求生净土。」
四、般舟三昧经:
「佛世尊言:菩萨于此间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即问持何法得生此国?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
五、大集念佛三昧经:
「当知如是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
六、法华经: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一称即一念净信至诚心称,佛道即菩提亦即大觉。
七、法华三昧观经:
「十方众生,一称南无佛者,皆当作佛。唯一大乘,无有二、三。一切诸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
八、佛名经:
「一闻佛名,灭无量生死之罪。」佛名即阿弥陀佛。本文中所称佛名,皆是阿弥陀佛之圣号。
九、大悲经:
「一称佛名,是以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涅槃界即不生不灭的境界,也就是极乐世界。
十、称扬诸佛功德经之一:
「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其人当得无量之福,永当远离三途之厄。命终之后,皆得往生彼佛刹土。」刹土即极乐世界或净土或国土。
十一、称扬诸佛功德经之二:
「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命欲终时,一心信乐,念不忘舍,阿弥陀佛将诸众僧,住其人前,魔终不能坏斯等正觉之心。」
十二、阿弥陀鼓音声王陀尼经之一:
「安乐(极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有能信如此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
十三、阿弥陀鼓音声王陀尼经之二:
「西方安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见得见。见已,寻生庆悦,倍增功德。以是因缘,所生之处,永离胞胎秽欲之形,纯处鲜妙宝莲华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
十四、十往生经之一:
「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十五、十往生经之二: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爱乐是经。观导众生,说者听者,悉皆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有如是等人,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卧,无问昼夜,常得安稳。」是经乃指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十六、悲华经:
「临终之时,我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前,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阂。即便舍身,来生我界。」临终之时,是指若闻阿弥陀佛名号,发愿欲生极乐世界之众生。来生我界,即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十七、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祐,令人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乃指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之众生。慈悲加祐,令心不乱,此为净宗念佛法门之精髓。
十八、守护国界主经:
「若人命终之时,预知时至,正念分明,洗浴着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见佛相好,众善俱现。定知此人决定往生净土。」若人是指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之人。
十九、法鼓经:
「若人临终,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但知彼方有佛,是指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
二十、千手经:
「若于此陀罗尼生疑不信者,当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万劫中,轮转恶趣,无有出期。常不见佛,不闻法,不睹僧。」陀罗尼是指净土法门。
世尊在三部专论经典中,详实地开示「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又在众多经典中,屡说不倦地开示此一普被三根,万类齐收,最简易、方便、直捷、稳妥、圆顿,而可横超三界,带业往生,不可思议之奇特法门,吾辈行人皆当深体世尊彻底悲心之意,应拳拳服膺,恪遵实行。
《无量寿经》: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七宝华中。住不退转。
《无量寿佛经》: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大本弥陀经》: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文殊般若经》:系心一佛。专持名字。念念相续。即是念中得见过去现在诸佛。
《楞严经》: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宝积经》:他方众生。闻阿弥陀佛如来名。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彼国者。随愿往生。得不退转。直至成佛。
《随愿往生经》:普广菩萨白佛言。何故经中赞叹阿弥陀佛刹。七宝诸树。宫殿楼阁。诸愿生者。皆悉随彼所欲。应念而至。佛告普广。汝不解我意。娑婆世界。
人多贪浊。信向者少。习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专一。令诸众生专心有在。是故赞叹彼佛国土。悉随彼愿。无不获果。
《目连所问经》:我说无量寿国。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生。反事九十六邪道。我说是人。名无眼人。名无耳人。
《十往生经》: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观佛三昧经》:文殊菩萨偈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
《华严经行愿品》:普贤菩萨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楞伽经》:佛告大慧。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起信论》:马鸣菩萨云。最胜方便。专意念佛。即得往生。终无有退。
《智度论》:有诸众生。谤般若。堕恶道。虽修余行。不能得出。后遇知识。教行念佛。方得解脱。
永明寿禅师。得无碍辩才。住石宗门。而作四料简。偏赞西方。上品上生。敬及冥府。
永明寿禅师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差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古德言。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佛。其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一声佛。其福胜彼。
庐山远法师。悟摩诃般若深旨。号东方护法菩萨。六时念佛。三睹圣像。往生净土。
天台智者大师。妙悟法华。一家教观。万代宗祖。而生即面西。辩十种疑。疏十六观。极谈净土。
百丈大师。马师传道嫡子。天下丛林共宗。而祈祷病僧。化送亡僧。悉归净土。
清凉国师。绍华严祖位。称文殊后身。而指示弥陀即卢舍那。亦疏观经。弘扬净土。
死心新禅师。继席黄龙。宗风大振。而切意净业。著劝念佛文。令人发哀起信。
真歇了禅师。嗣丹霞澄公。洞下一宗。至师大显。而卓庵普陀。专意西方。有净土集行世。
慈受深禅师。大悟倩女因缘。一偈融通五教。而谓修行捷径。无如净土。建西方道场。苦心劝众。
圆照本禅师。道续天衣。宗弘雪窦。法雷震地。师表两朝。而净业兼修。标名上品。
中峰本禅师。得法高峰老人。学者仰如山斗。而云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有怀净土诗百首。劝人念佛。
注意:这几种梦预示破财消灾
梦境消业灭罪的种种征兆和梦验
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持诵某部经或某个咒后,梦中出现很恐怖的事情,或身处极肮脏的环境。有些人就怀疑(甚至毁谤)持诵的这个咒或诵的这部经有问题,实际上按照有些佛经(比如僧伽吒经、不空罥索咒经等)所说,是在消极重的罪业啊!即使如常诵的金刚经也说,持诵的人可能会受到亲友轻贱!只不过,这个被轻贱是好事,代表某些恶业消除,有智慧的人高兴还来不及!
一、罪灭的梦验
即梦见诸天室寺舍,或登高山,或见上树,或于大池中澡浴,或见腾空,或见与诸天女娱乐,或见说法,或见拔发剃发,或食酪饭饮白甘露,或渡大海江河,或升师子座,或见菩提树,或乘船,或见沙门,或见居士以白衣、黄衣覆头,或见日月,或见童男、童女,或上有乳果树,或见黑丈夫口中吐火焰,共彼斗得胜,或见恶马、水牛欲来抵触,持诵者或打或叱怖走而去,或食乳粥酪饭,或见苏摩那华,或见国王。若不见如是境界者,当知此人前世造五无间罪,应更诵满七十万遍,即见如上境界,应知罪灭。
——摘自《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
二、上品、中品、下品向速成相
若睡梦见上菩提树栴檀香树弭攞树郁头末罗树。名证中品向速成相。若有梦见。乘白鹤孔雀金翅鸟等。身出光焰。名证上品向速成相。若有梦见上七宝幢楼阁宝台。踏花鬘上。或见手把箜篌。诣入僧众。上塔乘船。名证下品向速成相。若有梦见旃茶罗人猪狗馲驼驴死人等。若触若乘。是障不成。
——摘自《一字佛顶轮王经》
三、凡夫之人。未合真谛。当取梦相
所以知者。凡夫之人。未合真谛。当取梦相。若见一梦。即灭一逆。见此五梦。即灭五逆。是人其夜。梦见自身。欲渡大河。上大桥行。当知是人。定得度脱。其人或时。梦见自身。人与洗浴。天雨其身。当知是人。定得清净。其人或时。梦见自身。入沙门大会之中。入次而坐。当知是人。真佛弟子。其人或时。梦见自身。入塔寺中。见好大像。及见菩萨。当知是人。得正门已。其人或时。梦见自身。自得菓食而食。当知是人。还得果报。
——摘自《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四、吉祥梦验
尔时世尊告婆罗门言。如汝所梦是吉祥相。婆罗门。汝今当知。若人梦中见四种相者。皆是最上吉祥胜相。何等为四。一者白莲华。二者白伞盖。三者月轮。四者佛像。若见如是四种相者。当知必得最上大利。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曰:
梦中若见莲华相及白伞盖皆吉祥
或见清净大月轮梦者当获最上利
又复若见佛形像是相最上中最胜
斯人一切所爱敬当能成就诸功德
——摘自《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五、精进学佛时期做噩梦或者贫苦忧恼都是消业障
复次弥勒。若诸菩萨于往昔中。造不善业应堕恶道。于彼未来末世之中法欲灭时。闻是法门。好乐受持。以是因缘。或以病苦怖畏交煎。先世罪业即得除灭。
诸根不具。受诸苦恼。生邪见家。颛愚聚会。生下贱家。为人所使。生贫穷家。衣食歉乏。生悭贪家。不能拯济。若有所说。人不信受。王法所加。怨敌会遇。亲知厌弃。心多忧恼。慈悲法会。而多障阻。纵欲说法。人不乐闻。所欲资生。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及看视人。不逢惠施。贫穷亲附。豪富弃捐。或被恶人来相娆乱。憎嫉残害。所修善法。不能增长。或于梦中。见诸恶相。以是轻微诸苦逼迫。先世罪业即得消灭。
——摘自《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四
六、或夜得恶梦。以现受故彼等恶业悉得除灭。
彼人若能一日一夜断食诵此心咒。彼人重罪现世轻受。或一日间得寒热病。或复二日或复三日或复四日。或复七日得寒热病。或复眼痛或得耳痛。或唇齿疼痛或舌齶疼痛。或复心痛或复腹痛。或膝痛或胁痛腰脊肋痛。或患支节疼痛或得痔病。或大小便利不通或下痢。或患手足或头。痛或患疮癣或患白癞大癞甘疮疱疮反华疮恶毒疮月食疮。或得羊癫诸鬼病等。或值咒咀野道种种言说。或为他作而反着之。或为已作而更着之。或被枷禁系在牢狱或被他打或被他杀。或他期克骂詈毁辱或被诽谤。世尊我今略说。或值身口意业逼切。或夜得恶梦。以现受故彼等恶业悉得除灭。
——摘自《不空罥索咒经》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七、为何做噩梦?(不可以身受,所以在梦中代为消业)
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云何初发意菩提萨埵而见梦也?”
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初发意菩提萨埵,于其梦中多见怖畏。何以故?净一切业,不可以身而受众苦,以是罪故,梦见怖畏。”
药上白佛言:“世尊,初发心菩提萨埵,梦中见何等怖?”
佛告药上菩提萨埵:“善男子,其人梦见炽然火聚,彼菩提萨埵应作是念:‘以此火聚,烧我一切烦恼。’药上,是名第一梦见怖畏。又见水流垢浊不净,彼初发心菩提萨埵应作是念:‘漂我一切结缚烦恼。’药上,是名初发心菩提萨埵第二梦见大怖畏也。”
药上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见何怖畏?”
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于其梦中自见剃发。药上,菩提萨埵见已不应恐怖。何以故?应作是念:‘剃贪嗔痴堕六道生。’善男子,如是菩提萨埵不堕地狱,不堕畜生,不堕饿鬼,不堕龙中,不堕天中。药上,初发心菩提萨埵,惟生清净佛国土中。”
佛告药上:“当来末世后五百岁,有诸菩提萨埵,心愿菩提,以发心故,得众多人毁辱打骂。药上,于彼但应为其说法:‘菩提萨埵不应起于嗔恚之心。
——摘自《僧伽吒经》
八、也可能被人轻贱
金刚经所云,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
以上所说,都是精进学佛期间的梦验,如果没有精进学佛反而无恶不作造成的恶梦不在此列。
什么叫做业障?如何才能消除业障?
业障,佛教语,谓妨碍修行正果的罪业,比喻人的罪孽。三障之一,四障之一。又作业累。谓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之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障。另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俱舍论卷十七等,谓一切恶业中,以五无间业为业障,余一切恶业非为业障,无碍于圣道之修行。所谓五无间业,即:(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罗汉,(四)破和合僧,(五)恶心出佛身血。八十华严经卷二世主妙严品(大一○·九上):“若有众生一见佛,必使净除诸业障。”
业是造作,佛在经上把它区分为三种,身、语、意叫三业。我们身体的动作是身业,包括的范围非常广,肢体动作是业,我们肢体不动作的时候,还在造业,造的什么业?我们呼吸没有停,我们脉搏跳动没有停,睡着了它还不停,还在造作;我们每一个器官,内脏器官,它在那里运作也没有停止,甚至于每一个细胞的新陈代谢都没有休止,这些作为统统都是业、身业,不只是这个经上常常讲的,那是讲大的、严重的,杀盗淫妄。
如何是业障?业障的症状又是如何?
一.业障极重之人,常全身是病,几乎从头到脚都有问题,若如此,便是过去世的业太重所致。
二.业障与魔障有个共同点,即是医生检查不出病因。而其相异之处为:以业障来说,医生虽检查无病,但其实有病,只是世间的医学,不论中西医,都无法检查出来而已,这便是业障病。至于魔障病,则是医生检查结果是无病,而实际上亦无病。然而,虽说无病,却表现有病,且极其受苦。如此一来,常很可能被别人误解成装病,而不容易受人谅解。
三.昏沉。业障重则常多昏沉,顺顺无生气。
四.掉举。业障重之人学佛之后,很不容易平静下来,而且常易兴奋,不能自己。
五.散乱。业障重者:心很容易散乱,不易集中精神。例如修数息法,从一数到十,他都很难作到,也许偶而能一、两次达成!其实数息法从一数到十,我们每人从小就会了,且又不用思考、亦不须逻辑推理、也无善恶之分辨,可说是最简单不过,然而当盘腿静坐时,许多人就是数不来。这就是因为无明业障,障住了本心之明的缘故,好像被一团大雾笼罩住了,故每次数着数着,就如在大雾中迷失一般而忘失了。
六.失念。业障重则心容易失去正念。
七.妄想。业障重之人:心容易有妄念,胡思乱想。这是比较轻的业障。
梦到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
; 梦境的产生其实是和生命活动有着一定的关联的,是一种心理和生理共同影响的多重作用。人类在睡眠的状态之下,身体仍然是保持着一个最基础的生命活动,我们的大脑也不例外,虽然整体上处于一个休眠机制,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脑细胞处于活跃的状态,正是这部分细胞的活跃才制造了睡梦当中的梦境。
一般情况下,睡觉做梦本身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在一部分因素下所引发的睡觉多梦表现就不得不重视。睡觉多梦原因可以分为两点,分别是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身体因素等。做梦是每个人就每天都会做的事,在梦里什么都有可能会发生,而由于梦的不可见性、多变性,也给梦都存在带来了一层神秘的滤镜。所以大家都对梦有一个非常好奇的心理,特别是出现一些比较困扰的梦境时,大家还会想着去解梦。
梦到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暗示做梦人近期正殚精竭虑想赚钱。也反映现在可能经济境况不太如人意,有些压力。但做这个梦,同时也预示你即将找到出路。
近期如有换工作意向者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事业多难以实现,身边多有小人作祟,如能看清他人目的者,财运可有所提升。
正在找工作的人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暗示你近期将有好的工作机会,要把握时机,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好工作,开创自己的事业。
患病的人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预示着你的身体不久将会恢复健康,很快就会康复,建议你后期也要多加留意。
敌人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预示你会战胜敌人。
水手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意味着时刻担心发生意外或船上生活不愉快。
在外出差者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往西走吉利,往东走不吉利,得此梦如有谈判,业务往来等相关职位者,事业发展多难以顺遂,乃是性格刚愎自用者,多有骄傲自大之意。
没有恋爱的女孩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而且很开心:这预示着你内心渴望一份甜蜜、幸福的爱情。
山里人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预示可能会迁居,也许会搬到很远的城镇居祝
正要外出旅行的人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那么表示着旅途不顺利,会遇到风雨,建议选其他的时间外出旅行。
商业女强人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容易因此而失去跟了很久的打单子,造成一段时间的努力白费。建议要多注意心腹之人,因为常常是他们不经意泄漏了重要信息。
初入职场的人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提醒事先的提前准备和与人相处都十分关键,同事中间的交往很开心
外出旅行者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特别是有把身份证放钱包里,钱包放裤子口袋的习惯。
建筑师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预示着自己将会获得新的知己,能够帮助自己精神和事业的进步。
事业人士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生活多有不安之意,求财者与他人有纠葛之想法,事业中有烦恼之迹象,多为他人所影响。
中午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行动力和决断力带动周围的人,为人处事记得不可过火,否则引起别人的反感。
本命年的男人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达势平稳,有福禄,进财利吉祥和乐。
体力劳动者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痹感最容易出现。柔和舒展的暖身运动能够起缓和作用。此外,坐骨神经痛可能发生,尽量避免久坐或久立的姿势。
将军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一定能达到目的,胜利凯旋。
准备出行的男人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建议可顺利平安,遇湖泽小心。
未婚的男人梦见这些说明你业障消除了,是祥兆,预示你会娶一个成熟的女性为。
科普:人为什么会做梦?
梦境的产生其实是和生命活动有着一定的关联的,是一种心理和生理共同影响的多重作用。人类在睡眠的状态之下,身体仍然是保持着一个最基础的生命活动,我们的大脑也不例外,虽然整体上处于一个休眠机制,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脑细胞处于活跃的状态,正是这部分细胞的活跃才制造了睡梦当中的梦境。
许多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或许都会发现了,自己白天留下过强烈的画面、声音或者是事物等内容,很容易出现在梦境里,这是由于这些事物作为记忆储存在大脑之后,让人难以忘怀。
因为每一个人的工作,思想,情感,生活以及爱好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对于事物的观点和看法与各不相同,所以每一个人的梦境也都不太一样。
不只是人,一些动物也会做梦。
在很多人的心里,大家都认为做梦是一种暗示,或许是在提醒着我们什么并且认为只有人类才会做梦。
做梦主要是由于人们在睡眠的过程当中有一些大脑皮层还是比较兴奋的状态,此时就会出现相关的梦境。
所以很多哺乳动物也都会做梦,比如松鼠,小猫,小狗,大象等动物都会做梦,而鸟类也会做一些短暂的梦。
业障是否得到消除,有这几种表现
净空法师---业障就是起心动念。业障消除了是什么现象?
我在入佛门没多久,那时在家,我还在工作,章嘉大师告诉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他教我的,我这一生得他的受用,真的得殊胜利益。他告诉我,果真以此深心奉尘刹,奉是奉事,不但是奉事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如来,还要奉事遍法界虚空界里面的九界众生,要奉事一切众生。这个奉事用现在话就是为他服务,全心全力帮助一切众生。这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他说你要真能发这个心,你这一生佛菩萨照顾你,你什么都不要操心。我肯定了老师的教诲,所以一生从来没有为自己着想过。为什么?我用不着想,都是佛菩萨照顾,一饮一啄都是佛菩萨照顾到;今天没饭吃,也是佛菩萨照顾,大概要我饿一顿,看看什么滋味。佛菩萨替我安排的有顺境、有逆境,顺境要放下,放下贪爱,逆境要放下,放下瞋恚。这就是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劝勉同学的,消业障。你业障不消除,你智慧不能现前。
实实在在讲,什么是业障?业障就是起心动念。业障消除了是什么现象?心是平静的,就是我们在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不会分别,不会执着,不会起心动念,业障就消除了。所以在境界里面时时刻刻考验自己、提醒自己,天天在勘验。我们的心,首先想到是不是一年比一年清净,今年比去年清净多了,进步!这一个月比上个月又有进步;如果做到每天不一样,那不得了,这个人往生极乐世界,肯定是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这个我们现在还做不到,我现在充其量只能够说一个星期跟一个星期相比,每个星期都有进步,但是进步的幅度有高有低,最低的限度也有一点小进步,所以才有法喜充满。
从什么地方去勘验?就是逆境恶缘没有瞋恚心。在初学的时候是压,佛这么说的,我不能不做!可是我这个功夫,三十年之后真的压住了,不要再起心动念的压了。虽然能伏住烦恼,逆境恶缘不会起心动念,可是心里头还有微细的波浪,不过它不起作用就是,你就知道多难。四十年之后,我学佛是五十三年了,四十年之后逐渐逐渐平稳了;五十年之后,微细的波才没有,不但没有,我感谢、感恩有这么多境界来考验我,就好像我参加考试。大风大浪,如如不动,平平安安,欢欢喜喜,快快乐乐,这是业障消除的现象。这要感谢佛给我消灾、延年益寿,如果真的我要四十五岁死了,那个时候死了,那个时候我那个烦恼压不住,勉强压住,不起作用,心不平。所以我们从这个过程当中觉得寿命很重要,就是你薰习的时间要长,你没有那么长的时间薰习,你伏不住烦恼。顺境不生贪爱,一丝毫留恋都没有,真正做到随缘而不攀缘。
大乘无量寿经(第一六七集)
佛法中神奇的梦境都代表什么修行验相
从梦中来看的话就是说,我们有一些梦就是说明业障开始减轻的一些征兆,你比方说,梦见打扫卫生,洗澡也好,洗衣服也好,打扫房间卫生也好,凡是无论是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只要是打扫卫生洗东西清理脏东西这些统统是业障,就是清理业障,业障减轻的一个征兆,还有清理脏东西清理垃圾,乃至于呕吐自己梦见这些呕吐,梦见排泄那些脏东西,大小便,或者是梦见自己出臭汗,从身体里面出来一些脏东西,有的人梦见从自己身体里面出来很多小虫子飞走,还有有的人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睡梦的时候从身体里抓,抓出来好象一些各种脏东西,一些好象网状的一些好象污垢的一些垃圾啊,这些统统都是就是说清除业障,所以说呢虽然这个梦好象挺不舒服,但是呢从修行人的角度上来说,都是有进步,都是好梦。
另外呢比如说梦见水,如果梦见水很清,水又很大,那就更好,或者梦见自己下到水里面,更好,这都是消除都是净除业障的标志,其他还有一些比方说梦见自己从监狱里面逃出来,梦见渡过大河,梦见自己爬山爬到山顶,或者是梦见自己同一个黑人打架,并且还打赢了,或者梦见自己拜佛梦见自己到庙里面,见到那个香炉在冒烟,然后到香炉那里看,香炉里面还是空的,没有什么东西,这些都是属于业障减轻的征兆。
除了这些梦兆之外,这些梦兆还不能说明就是业障清净,我们更重要可以看一下你自己梦里面的总的情形,你梦里面是很黑,还是很明亮。这个不要从一次梦来看,要从长时间来看。如果你梦境当中老做恶梦,或者是梦里面无缘无故地害怕,心里面好象有一种压迫感,或者梦境很黑很黑,那么呢这就说明业障相当重,如果说逐步逐步不那么黑了,也不做恶梦了,也没有那种很害怕的感觉,也从黑黑的变成灰黑灰黑的啦,那么呢业障开始稍微轻一些,当然有的人开始他的梦就不会是业障那么重,甚至开始的梦境的状态都是比较好的。那是说明这个人本来不是业障很严重。如果再进一步,如果梦境从灰黑灰黑的变成灰白灰白的,那么业障又轻了一些。如果说梦境慢慢开始明亮起来了,那业障就更轻。
如果说,我们不是讲一次,而是讲总体来说,长期都是这样啊,如果你的梦境当中从来都很明亮了,那么业障就相当轻,如果说我们梦境里面非常明亮,而且颜色非常鲜艳,花是红的,草是绿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水是清的,都是有一种非常的那种,非常的鲜明,非常舒适,非常明亮这么一种感觉,而且梦境之中没有那些乱梦,梦境之中都不特别昏沉,梦里面都好象比较清清朗朗,那么呢可以讲就是说从梦中的角度来说的话,那么业障基本已经清净。从梦境状态来看,算是显现了业障清净相。如果不说一次而是总是这样的话。
那么平时呢,平时如果我们觉得身心很粗重,好象人都晕晕乎乎的,好象也不得劲,然后呢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呢容易慌张,遇到大事情一出来的时候,先就容易惊慌失措。或者呢就是说本来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事情,心里面总是有种不安的感觉。本来现在好好的,他会想,我要是下岗了我怎么办呢,我现在又没有攒很多钱,万一是出了个什么事,我或者要生病了,这可怎么办呢,总是无缘无故地就为今后那些事情担忧。这个呢,是说明业障比较重。心里面经常容易那个就是说粗重烦恼烦燥那种感觉。
相反呢,业障就比较轻了。就是说不但不会无缘无故地烦恼,而且身心觉得很愉快。经常有一种轻快安乐的感觉,身体有一种轻快安乐的感觉,就是说走路啊干什么好象身体特别轻利,头脑反应好象也比较灵敏,然后呢那个什么呢就经常身体里面有一种轻安的觉受,就是一种很舒适的感觉,一种快感。舒适的感觉经常从身体里面好象是电流传播一样那种很舒服。这么一种感受经常有,而且呢遇到什么大事情的时候他不会惊慌。人家说泰山崩于目前而不惊,定得住,业障轻的人他就是容易定得住。真正就是什么事情不太好,结果呢他自己好象也不会特别忧虑。也不会特别地不安。然后呢就是处于身心的安乐稳定这么一种状态。那么呢就说明这个业障比较轻了。这可以说这是我们观察的平时的时候观察的一种业障清净相。
希望能从中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