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字笔画顺序及敢字笔画顺序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9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启强网和大家一起阅读勇字笔画顺序,以及敢字笔画顺序对应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如果有用记得收藏哦。2024
勇的笔顺怎么写
勇的笔顺为:乛,丶,丨,?,一,一,丨,㇆,ノ。
详细释义:(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同本义勇,气也。——《说文》无拳无勇。——《诗·小雅·巧言》尔勇伊何。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经上》勇,文之帅也。——《国语·周语》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勇于就死。——清·林觉民《与妻书》。
若素名勇。——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兴甚勇。——《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勇而多艺。——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又如:忠勇(忠诚而勇敢);英勇(勇敢出众);勇悍(勇敢强悍);勇烈(勇敢猛烈);勇夫(勇敢的人);勇功(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勇沉(勇敢沉着);勇果(勇敢果断)勇猛。
凶猛勇悍果敢,取众率兵,此下德也。——《庄子》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论威》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三国志》又如:神勇(形容人非常勇猛);骁勇(勇猛);勇鸷(勇猛强悍)〈名〉勇气,勇力可使有勇。——《论语·先进》勇冠三军。——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其勇过人。——唐·李朝威《柳毅传》清代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也泛指士兵。如:乡勇;勇丁(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游勇(指失去统属的士兵)姓。
勇开头的成语:
1、勇往直前。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2、勇猛果敢。
形容处事勇敢决断。
3、勇冠三军。
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4、勇于私斗,怯于公愤。
私私利怯畏缩。为了争取个人私利很勇敢,为了大家的利益在行动上则畏缩不前。
5、勇者不惧。
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6、勇猛精进。
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7、勇而无谋。
谋计谋。虽然勇敢,但没有智谋。
8、勇贯三军。
贯通冠,第一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9、勇动多怨。
勇动鲁莽妄动。鲁莽妄动必招致很多怨恨。
10、勇退急流。
勇果敢退退却,离去。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隐退,以明哲保身。
11、勇男蠢妇。
粗野无知,笨手笨脚的男女。
12、勇退激流。
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在得意顺遂时,见机引退,以求明哲保身。
13、勇于自责。
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
14、勇夫悍卒。
勇猛凶悍的武士与兵卒。
15、勇猛直前。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勇字笔画顺序
勇的笔画顺序是横撇/横钩、点、竖、横折、横、横、竖、横折钩、撇。
勇,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读作yǒng,最早见于西周甲骨文。本义指勇敢、有胆量。从力,甬声。引申义为勇猛、勇武、勇气等;也可引申为指勇敢的人。勇是使人充满力量的志气,勇由心生,故其异形字为“恿”。
含“勇”的诗句:
1、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魏晋·曹植《白马篇》
2、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唐·李世民《赐萧瑀》
3、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唐·韩愈《听颖师弹琴》
4、三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宋·张玉娘《从军行》
5、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唐·李隆基《观拔河俗戏》
6、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唐·虞世南《出塞》
7、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唐·杜甫《北征》
8、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清·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9、山河欲拆人烟分,壮士鼓勇君王存。——唐·张碧《鸿沟》
10、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11、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勇敢的勇笔顺
勇字的笔画笔顺:横撇/横钩,点,竖,横折,横,横,竖,横折钩,撇
勇字的拼音:【yǒng】
勇字的部首:力
勇字的结构:上下结构
勇字的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2) 同本义
勇,气也。——《说文》
(3) 勇猛;凶猛
名词
(1) 勇气,勇力
可使有勇。——《论语·先进》
(2) 清代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也泛指士兵 。如:乡勇;勇丁(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游勇(指失去统属的士兵)
(3) 姓
相关组词:
1、勇敢 :有勇气、有胆量
造句:他的勇敢精神感动了大家。
2、勇决 : 勇敢而果答断
造句:这件事取决于他的勇决。
3、勇略:勇敢而有谋略。
造句:他真是位勇略之士
4、 勇猛 :英勇剽悍
造句:他真勇猛,打退了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