谳以及谳什么意思

国学陈无法无天 2023-09-30 09:58:14 253阅读 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9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谳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2024

谳这个字念什么?

读音

繁体字:讞 yàn(粤语:jin6) 谳,音雁

基本词义和检索

(1) ㄧㄢˋ

(2) 审判定罪:~问(审问)。定~(定案,定罪)。

(3) 郑码:SEGS,U:8C33,GBK:DADD

(4) 笔画数:15,部首:讠,笔顺编号:451225431121344

(5)五笔输入法:yfmd

(动)

(1) (形声。从言,献声。本义:审判定罪)

(2) 同本义 [verdict]

公(袁可立)独谓是狂生,无他。卒谳不得实,乃已。——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主谳者。——清·方苞《狱中杂记》

主谳者亦各罢去

(3) 又如:谳词(结案定罪的文书);谳治(审理案件);谳平(审议,平议刑狱);谳事(审理案件);谳囚(审讯犯人);谳案(审理定案)

(4) 将案情上报;请示 [report a case to the higher authorities;ask for instructions]

若州郡县所不能决者,谳之廷尉。——《晋书·姚兴载记》

(5) 又如:谳奏(将案情向朝廷上报或请示);谳文(向上司申报的议刑公文)

(6) 判明 [distinguish]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驳复仇议》

(7)英文释义:to decide, judge; a verdict, decision

〔名〕

(1) 案件 [case]

[定国] 冬月请治谳,饮酒益精明。——《汉书》

(2) 又如:谳牍(判案的案卷)

(3) 犯人的供词 [confession]

拷治榜掠,无所得谳。——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姜熊狱》

三审定谳:是指古代中国三堂会审后最终判决定论。当前台湾司法体系采用“三审定谳制”。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讞; 康熙笔画:27;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鱼列切,音孼。议罪也。评狱也。《礼·文王世子》狱成,有司讞于公。《疏》言白也。《?注》议?也。《前汉·景帝纪》诸狱疑若,虽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厌者,辄讞之。《师古注》讞,平议也。《後汉·斐楷传》州郡翫习,欲避请讞之烦。《注》广雅曰:讞,疑也。谓罪有疑者,讞於廷尉也。《宋史·选举志》司马光奏设十科举士,十曰练习法令能断请讞科。 又《广韵》鱼蹇切《集韵》《韵会》语蹇切。?孼上声。又《集韵》鱼战切《韵会》疑战切《正韵》倪甸切,?音彦。义?同。 《正韵》俗作谳。

谳以及谳什么意思

古文中这个字“谳”怎么读

“谳”字的读音为“yàn”,其读音与字义详见下图示:

《新华字典》“谳”字读音与字义

《汉语大字典》“谳”字读音与字义

注:“谳”字收录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之“二级字表”中,编号为 6010,其繁体字为“讞”

谳怎么读 谳的读音

1、谳(繁体字:讞 yàn),音同雁,有审判定罪的意思。

2、谳组词:定谳、谳奏、议谳、谳讯、谳书、讯谳、刺谳、谳囚、论谳、谳法、刑谳、请谳、断谳、谳案;

3、三审定谳:是指古代中国三堂会审后最终判决定论。当前台湾司法体系采用“三审定谳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