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姓家谱辈分排列以及孔姓家谱辈分排列图

易学张三峰 2023-09-05 09:33:30 1.2 K阅读 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启强网和大家一起阅读孔姓家谱辈分排列,以及孔姓家谱辈分排列图对应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如果有用记得收藏哦。2024

孔姓辈份表排序?

孔垂是垂字辈,辈分六十一轮,具体是第几代传人需要查询家谱,下面是详细的信息,请参考。

中国孔、孟、曾、颜四姓通用辈字派谱

明初朱元璋御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孔姓五十六代孙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孙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讷”的“言”旁加上去共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

明天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奏准,后续二十个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并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孔姓最小辈是“钦”字辈。

清康熙年间,圣祖仁皇帝为孔、孟、颜、曾四姓御赐统一辈字,以致于使该四姓的辈份互相联动,在全国得到统一。

曾姓,御赐统一辈字源自曾参。曾参一生“尽传孔子之道”,故世尊他为“宗圣”。曾谱称为第一辈祖至曾国藩已经是第七十代了。湘乡大界曾氏于康熙六十一年(公元 1722年)始修族谱时,从第六十三代起使用了圣祖仁皇帝御赐的三句十五字辈字:“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重修大界曾氏族谱时,宣宗成皇帝续赐辈字二句十个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元年,孙中山又为曾氏赐辈字四句二十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孟、曾、颜四姓通用辈字派谱为: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姓家谱辈分排列以及孔姓家谱辈分排列图

孔姓家谱辈分排列

元朝孔氏第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五十五代字辈为“克”,往后字辈如下所示:  

1、大明洪武年间

——厘定十个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2、清朝乾隆五年

——再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3、清朝道光十九年

——续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4、民国年间

——孔子第76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续了二十字(自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氏的迁徙传播

先秦时期,孔氏族人主要活动于山东、河南地区。秦汉以后,孔姓很快散播到河北、山西、湖南、广东等地。三国两晋时,迁移到浙江、江西东南地区。唐宋时播散到全国各地。清朝初期进入台湾地区。孔子单传七代,四十八代孙孔端友,1128年南迁。

宋朝时期,孔姓大约有2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70位。孔姓第一本省是山东,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66.5%。明朝初期,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孔姓后裔分布于冀、鲁、豫、苏、皖、鄂等地。

孔姓的辈分排名有多少个,又是如何排列

一共五十个。

无论天南地北的“孔孟颜曾”后人,取名字都有固定的辈分排字。

孔氏行辈字,明洪武年间定十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

希、言、公、彦、 承

宏、闻、贞、 尚、衍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兴、毓、传、继、 广

昭、宪、庆、 繁、祥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后来,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续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这二十个字,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孙至一百零五代孙的行辈。

扩展资料

始祖起源:

1、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君主成汤之后裔,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成汤名字中的「乙」组合起来,为子姓孔氏。

2、源于子姓。出自宋国司马孔父嘉之后,西周初期,成汤的后裔微子启被封于宋国,微子启死后,其弟宋微仲继位。微仲九世孙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遭受迫害,他的后代逃到鲁国,以其名字中的「孔」为氏,也是子姓孔氏。孔父嘉的六世孙为孔子。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姬孔悝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中有姬孔悝,所以在姬孔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

4、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大夫孔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记载,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个大夫叫妫孔宁。

在妫孔宁的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是为陈郡孔氏。

5、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穆公姬兰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君主郑穆公姬兰有后人名姬孔张,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郑国孔氏。

6、出自古佶姓的孔氏。

7、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