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以及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图片

夜空中最亮的星 2023-06-22 14:18:33 302阅读 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9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我们经常在看电视的时候,听到三更,半个时辰,一炷香等等时间台词。那么你知道里面的半个时辰是指多少时间吗?看完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大家就知道啦。

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1

十二时辰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

十二个时辰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人们可以从先秦的.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我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赵翼《陔余丛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中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子时——晚11点钟到凌晨1点钟;

丑时——1点钟至3点钟;

寅时——3点钟至5点钟;

卯辰——5点钟至7点钟;

辰时——7点钟至9点钟;

巳时——9点钟至11点钟;

午时——11点钟至下午1点钟;

未时——13点钟至15点钟;

申时——下午3点钟至5点钟;

酉时——下午5点钟至7点钟;

戌时——下午7点钟至晚9点钟;

亥时——晚9点钟至11点钟。

一日有十二辰(一时辰合现代2小时),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

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2

中国古代时间计量单位是时辰,分为十二时辰,即子时、丑 时、寅时 、卯 时、辰时 、巳(sì) 、午时 、未时、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其与现代二十四小时对照表如下:

1、子时:对应现代时间0: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0:00-2:00,

唐代以后:23:00-1:00。

2、丑时对应现代时间2: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2:00-4:00,

唐代以后:1:00-3:00。

3、寅时对应现代时间4: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4:00-6:00,

唐代以后:3:00-5:00。

4、卯时对应现代时间6: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6:00-8:00,

唐代以后:5:00-7:00。

5、辰时对应现代时间8: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8:00-10:00,

唐代以后:7:00-9:00。

6、巳时对应现代时间10: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10:00-12:00,

唐代以后:9:00-11:00。

7、午时对应现代时间12: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12:00-14:00,

唐代以后:11:00-13:00。

8、未时对应现代时间14: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14:00-16:00,

唐代以后:13:00-15:00。

9、申时对应现代时间16: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16:00-18:00,

唐代以后:15:00-17:00。

10、酉时对应现代时间18: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18:00-20:00,

唐代以后:17:00-19:00。

11、戌时对应现代时间20: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20:00-22:00,

唐代以后:19:00-21:00。

12、亥时对应现代时间22: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22:00-24:00,

唐代以后:21:00-23:00。

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3

一、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

1、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现代将一昼夜分为24小时,即:1点、2点、3点、4点、5点、6点、7点、8点、9点、10点、11点、12点、13点、14点、15点、16点、17点、18点、19点、20点、21点、22点、23点、24点(或0点)。

3、古代时辰和现代时间的关系: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一时辰=两个小时=四炷香。一炷香为半个小时。

二、古代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

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以及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图片

中国古代二十时辰与现代二十四小时对照表怎么填啊?急急急............................

中国古代时间计量单位是时辰,分为十二时辰,即子时、丑 时、寅时 、卯 时、辰时 、巳(sì) 、午时 、未时、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其与现代二十四小时对照表如下:

1、子时:对应现代时间0: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0:00-2:00,

唐代以后:23:00-1:00。

2、丑时对应现代时间2: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2:00-4:00,

唐代以后:1:00-3:00。

3、寅时对应现代时间4: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4:00-6:00,

唐代以后:3:00-5:00。

4、卯时对应现代时间6: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6:00-8:00,

唐代以后:5:00-7:00。

5、辰时对应现代时间8: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8:00-10:00,

唐代以后:7:00-9:00。

6、巳时对应现代时间10: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10:00-12:00,

唐代以后:9:00-11:00。

7、午时对应现代时间12: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12:00-14:00,

唐代以后:11:00-13:00。

8、未时对应现代时间14: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14:00-16:00,

唐代以后:13:00-15:00。

9、申时对应现代时间16: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16:00-18:00,

唐代以后:15:00-17:00。

10、酉时对应现代时间18: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18:00-20:00,

唐代以后:17:00-19:00。

11、戌时对应现代时间20: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20:00-22:00,

唐代以后:19:00-21:00。

12、亥时对应现代时间22:00, 时间段为:

唐代以前:22:00-24:00,

唐代以后:21:00-23:00。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是?

十二时辰对照表如下:

时辰对应的名称: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相关信息: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采用公元纪年、月、日、时,同时又保留中国的阴历,公元记时,把一天分成24个时辰,比传统的十二个时辰小一倍,故称之为小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