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自杀日and想轻生是几度抑郁
启强网和大家一起阅读预防自杀日,以及想轻生是几度抑郁对应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如果有用记得收藏哦。2024
世界预防自杀日是什么时候
世界预防自杀日是什么时候
世界预防自杀日是什么时候,大部分人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但有些人可能会陷入抑郁的情绪中,为了预防人们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世卫组织专门设立了世界预防自杀日,那么世界预防自杀日是什么时候呢?
世界预防自杀日是什么时候1
2003年9月1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以帮助公众了解诱发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增强人们对不良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预防自杀行为。为了让公众对自杀引起关注。
生命的权利只有一次,导致施行自杀者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对待生命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爱,是让自杀者悬崖勒马的一剂良方。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呼吁各国政府、预防自杀协会和机构、当地社区、医务工作者以及志愿者们,加入到当天的各项地方性行动里,共同提高公众对自杀问题重要性以及降低自杀率的意识。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的口号为“自杀一个都太多”。
每年有近80万人自杀身亡,而每例自杀死亡背后有超过20次自杀企图。自杀还是15-19岁儿童的第三大死因。自杀是会影响家人、社区和整个国家的悲剧,会对死者亲友造成持久的影响。
很多想自杀的人或自杀未遂者因感到耻辱,并不会去寻求救助,因此也得不到所需要的帮助。由于对自杀问题缺乏认识,并且许多国家与地区对于公开议论这个问题存在禁忌,自杀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自杀是可以预防的,但这需要每个人、社区还有国家的共同参与。让我们加强对自杀的了解,打破禁忌,挽救生命。
世界预防自杀日是什么时候2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近80万人选择自杀,相当于每40秒就有一人了结自己的生命。抑郁症全球患病率高达5%-12%,其中15%的患者自杀身亡。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冠心病后的全球第二大疾病负担源。我国抑郁障碍患病率为3.59%,其中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1%,也就是说,我国有近3000万的抑郁症患者,而这些患者多数会出现自杀想法。早期识别并及时规范治疗能最大程度改善抑郁症的预后。
保持身体健康,关注内心需要
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比过去更大了,但是大部分人小时候并没有系统地学习如何来调适自己的心态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随年龄增长而陡然增加的社会压力。丁娟表示,在无法疏解压力的情况下,心理健康逐渐出现问题,但大多数人都保持着“无所谓”或“觉得没面子”的心态,并不及时直面心理健康所产生的问题。
过量的工作时长也会让人没有足够的休闲娱乐时间来沉浸于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亲密互动,甚至有的人都没有足够的时间睡觉。睡眠的主要功能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恢复精力,这个过程被耽误了,人就很容易出现问题。粟超在这里特别提到了“消费主义”和“幼年溺爱包办”。消费主义会影响大家把更多的业余时间用在提升工作的相关能力上,从而赚更多钱或者出名,但这些是否是内心真正需要的呢?往往大部分的人会忽视自己真正的内心需要。幼年溺爱包办的孩子大都从小习惯了随心所欲,所以长大之后会有更多的欲望来驱动他们的行动,其实自己已经忽视内心需要了,因为他是忠于欲望的'而不是忠于内心的。现代社会的重重压力以及原生家庭隐藏在心理的种种惯性等等问题,都是造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乃至导致抑郁的原因。
直面“警示信号”,拒绝“自欺欺人”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在疫情期间开通了抗击疫情公益心理咨询专线,从1月30号到7月31号,共接听了近8000通咨询电话。
采访中,丁娟谈到了一组调查数据:一生中,没有任何心理问题的人大概只占15%左右。但是现在真正关注自己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只有一小部分。
现在常有人把“我不想活了”,“死了算了”这种话挂在嘴边,我们怎么去判断他们究竟是喜欢开玩笑地把这种话挂在口头上,还是真的心里有这种想法和动势呢?口头上说的自杀想法并不代表他真的会执行,可能是单纯地需要发泄或是以此寻求别人的帮助。所以真正的自杀想法是什么呢?是它反映了这个人地主观认知层面,认定现在没有办法去处理当下地问题了,而这个问题又必须得处理。换句话说,他们已经灰心丧气,看不到任何出路,但又要逼自己必须解决问题。这时候,就容易出现自杀行为,即严重的心境障碍的自杀风险高。不只是抑郁,双相情感障碍、酒精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神经性厌食、精神分裂症、惊恐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还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等等,都是高风险导致自杀的心理问题。
携手同行,预防自杀,善待生命
那么,当身心出现哪些“警示”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了呢?栗超为我们概括出了心理健康及格的十条标准。
第一,要有充分的安全感。第二,要充分的了解自己,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价。第三是生活目标要切实可行,而不是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第四,要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不把自己封闭孤立起来,比如不跟人互动或不跟社会互动。第五,要保持人格的和谐。第六,要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经常在反思,并且在反思中取得进步和成功。第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八,要有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能够及时的调节负面的情绪。第九,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觉察得到自己的基本需要,并对个人的基本需要做恰当的满足。第十,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世界预防自杀日是什么时候3
如果有人向你说了类似以下话语,千万别不当一回事,这些可能是他们自杀前发出的求救信号,合理的应对和开导可能会挽救一条生命。
1、言语上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如:“活着太痛苦,是家人的累赘,不想再坚持了”;“我的问题无法解决,没有人能帮我,没有我大家会更好”等等。
亦或是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开自杀方面的玩笑,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
2、情绪的流露,如:绝望、焦虑、抑郁、失控感等都是自杀的危险因素;愤怒、内疚、孤独、悲伤,无助也是常见的情绪体验。
3、行为表现:分发财务,与人道别,将珍贵的东西送人,和家人朋友疏远,酒精和药物滥用,极端和不计后果的冲动,严重抑郁后的突然平静等等。
4、生理上的一些改变,如:缺乏兴趣、食欲,身体健康状态不佳,睡眠问题等。
自杀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念头,自杀者往往在经历绝望后,在孤立无援的时候会选择自杀,似乎在那样的处境下除了结束生命外没有其他选择。然而,这个世界对于有自杀想法的人并不十分温柔,依然有无数的对自杀的误解阻挡着深渊中的人寻求帮助和获得帮助。关于自杀,人们常常会有很多误解
2019年世界预防自杀日时间是几月几日
世界预防自杀日是9月10日.
国际预防自杀协会(IASP)于1960年在维也纳成立。该组织旨在提高公众对自杀问题严重性的认识,增加对预防自杀措施的了解,聚集各国学者、医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共同研究自杀问题和预防自杀的有效途径,同时促成各国成立预防自杀机构,培训专业工作人员。
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简称WHO)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置在瑞士日内瓦,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截至共有194个成员国。2003年与国际预防自杀协会共同设立“世界预防自杀日”。
自杀行为概述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根据自杀的结果,一般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成功三种形态。
纠正有关自杀的6个谬误
1.不能和想要自杀的人谈论自杀,因为谈论自杀会诱发其自杀的行为。
事实并不是这样。以温和的、镇定、接纳的态度与对方交谈,可以让对方重新思考,可以赢得时间来做危机干预。更重要的是,理解、支持和接纳对想要自杀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苦闷会得到宣泄,他们的情绪会得到承托。有可能他们会因为这些温暖而留恋世界,把跨出去的那只脚收回来。
2.把自杀挂在嘴边的人不会自杀。
确实有一些人是这样。但也有一些自杀者会在发出预警信号后实施自杀,据研究80%的人自杀死亡者生前曾发出各种预警信号和求救声。当我们没法辨别对方属于哪一种时,最安全的策略是充分重视。
3.有过一次自杀念头的人总会想自杀。
自杀念头和实施自杀之间有一段长长的路。很多人在遇到一些危机时都曾动过一死了之的念头,但这只是短暂的念头,过后往往会克服危机,重新投入生活。
4.当一个人自杀行为未遂后,危机就结束了。
这不完全正确。如果一个人的目的只是用自杀去威胁别人,自杀未遂、达到目的后会停止。但如果一个人一心求死,因偶然原因自杀未遂,连续实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那些状态转变非常快、非常好的自杀未遂者值得关注,因为其背后可能酝酿着更大的危机。
5.自杀是冲动性行为。
这不完全正确。那些受到强烈情绪支配的自杀,确实有可能是冲动行为,但有些自杀行为是在强大理性支配下的行为,会有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
6.只有严重的抑郁症者才会自杀。
不完全正确。有些严重的抑郁症者可能连实施自杀的动力和精力都没有了。那些处于抑郁加重、想要摆脱又无力摆脱的人自杀的危险性最大。
各国的自杀行为干预手段
“自杀”一词是人们比较忌讳的,谈到它,很多人们会感到不舒服。所以,在汉语中还有“自尽”、“自栽”的说法。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谈及,自杀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或经历到,特别是最近几年有关青少年自杀、大学生自杀的案例常常出现在不同的媒体上。
自杀行为在全球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世界有100万人自杀死亡,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4%。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远远大于战争、恐怖袭击和凶杀死亡的人数。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怎样采取措施来减轻这种自杀行为的吧。
印度:加尔各答地铁公司决定在地铁17个站播放古典轻音乐,以防止乘客自杀。
韩国:汉城地铁站开始播放76支轻音乐,实施“音乐疗法”,目的是抚慰欲自杀者的心灵。地铁当局正沿着站台设立“安全栅栏”,这些栅栏门只在火车到站时开启;还计划安装紧急情况按钮以便站台上的乘客发现有人要跳下去时向司机报警。汉城地铁站还播放录音呼吁乘客给予周围的人更多关心,地铁站还张贴海报、发放传单提供免费(心理)咨询的联系号码。
日本:由于自杀人数不断增多,日本政府不得不采取防范措施,减少这种不良现象给社会造成的损失。2001年,日本政府首次拨款成立了专门的防止自杀机构。同时,官方还要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楼房时要充分考虑防自杀因素。日本的地铁和火车车站里还沿站台放置镜子,好让那些想自杀的人再看看镜中的自己,爱扬而后行。
2019年世界预防自杀日是哪一天
9月10日农历八月初十世界预防自杀日
怎么减少自杀行为呢?
专业的咨询人员毕竟非常有限。如果您身边出现了有自杀倾向的人,千万不要责备他。您可以这样帮助他:
1、保持冷静,耐心倾听,给予积极的反馈。
2、鼓励他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求助其他专业人员。
3、家里有人出现自杀行为,切莫恐慌,避免“家丑不可外扬”观念作祟而耻于向专业人员咨询或寻求帮助。
4、要积极配合专业人员,对自杀未遂者进行评估,判断再次自杀风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并给予心理服务。如果未遂者存在精神障碍、心理问题,要及时就医治疗。
5、加强对高危人群如精神疾病者的自杀风险评估。做好防范预案,不能让他独处,尽量避免危险物品的随手可及。
6、一旦发生自杀行为,要迅速将其送医院救治。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怎么减少自杀行为?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远离自杀行为,人们还要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的食物,多关心朋友等。
自杀行为应如何诊断?
1.自杀动机或自杀意念形成阶段
表现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想逃避现实,为解脱自己而准备把自杀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
2.矛盾冲突阶段
产生了自杀意念后,由于求生的本能会使打算自杀的人陷入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从而表现出谈论自杀,暗示自杀等直接或间接表现自杀企图的信号。
3.自杀行为选择阶段
从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决死意志坚定,情绪逐渐恢复,表现出异常平静,考虑自杀方式,做自杀准备。如买绳子,搜集安眠药等。等待时机一到,即采取结束生命的行为。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分类为“完全性自杀(cs)、自杀企图(sa)、自杀观念(si)“bowsell(1963)把自杀分为“自杀姿态、矛盾的自杀企图、严重的自杀企图、完全性自杀“。其他分类有:习俗性自杀、慢性自杀、疏忽性自杀、不完全放意性自杀、精神病性自杀等。根据自杀的结果,一般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成功三种形态。望、发生无法避免、挽回的事(被性骚扰、强暴(强奸)、性侵害、性虐待、性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