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和冬至有何区别and立冬和冬至有区别吗?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5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立冬和冬至有何区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立冬和冬至有区别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2024
立冬和冬至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当然不一样了,区别大了,这两个根本就不是一个节气。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其中冬天分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立冬和冬至分别指的是两个节气,不过都是冬天的节气。
1、立冬和冬至的日期不同
立冬一般是在每年公历11月7日到8日之间,而冬至则是在每年公历12月21日到23日之间。这两个节气差了一个多月,在时间上差别还是很大的。
立冬是连接着秋天的,霜降之后天气逐渐变冷,然后很快就会迎来立冬。对于广大北方人来说,立冬其实并没有那么冷,和霜降时差别不是很大,这是一个过渡的阶段。
而冬至是一年的冬天过到了一半,这预示着每年最冷的时候要到了。冬至基本上就进入特别冷的时候了,每年的数九天就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算起的。
2、立冬和冬至的气温差别比较大
上面也说了,立冬其实是秋天到冬天的过渡阶段,人们虽然感觉气温下降了,但是每天尤其是中午的时候还是能感觉到秋天的温暖的。就拿我所在的北方来说吧,一般立冬时我们这里每天的最高气温应该是在零上十度以下、零度以上。这个温度白天的时候其实算不上特别冷,尤其中午太阳比较好的时候还是挺温暖的。
冬至就是数九天的开始,到了这个节气温度一般都会降到零下,白天最高温一般也就是零度左右。而且冬至之后气温会越来越低,一天比一天冷得厉害。
3、立冬和冬至昼夜长度不同
我们小时候应该都学过,每年有两天一个是白天最长的,一个是白天最短,这两天一个是夏至、一个是冬至。冬至这一天是每年北半球白天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之后白天就会一天比一天长。
而立冬时,相比较起来比冬至那天的白天时间要长一些,从立冬到冬至昼夜长度差别越来越明显。
很多人混淆了立冬和冬至其实就是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两天都是要吃饺子的。其实对于北方人来说,每一个节日都恨不得吃饺子。而立冬和冬至这两个节气名称又有些像,有些生活在南方节气不分明的人就搞不清楚其中的差别。
其实二十四节气主要也是北方人在用,黄河流域越往南气候变化越不明显,他们很少能用到这些。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是什么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在于,立冬和冬至的具体时间不同
1、2018年立冬时间:2018年11月7日 19:31,阴历日期:九月三十,立冬节气是什么时候: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时间为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
2、2018年冬至时间:2018年12月22日,阴历日期:十一月十六,冬至节气是什么时候: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时间为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立冬和冬至的时间含义不同,具体如下:
1、立冬是一年中冬季的开始
立冬节气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太阳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2、冬至是北半球白昼的减少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还有就是立冬和冬至的气候特点不同:
1、 立冬气温下降快冷空气临来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空气一般渐趋干燥。降水的形式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按照西南降水的时间分布,11月进入了一年中的干季。
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点更加明显。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2、冬至开始“数九”的第一天
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从冬至开始就要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了,夜晚也会越来长,在民间百姓们又把冬至成为“冬节”。冬至南方温度只有6℃至8℃左右,开始“数九”的第一天。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