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以及笠的意思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笠,以及笠的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2024
笠是什么读音
笠读音:lì
笠部首:竹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11画
释义:
1、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
2、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斗笠[dǒu lì]
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纸或箬竹的叶子等制成。
2、簦笠[dēng lì]
雨具。
3、行笠[xíng lì]
出行戴的笠帽。
4、村笠[cūn lì]
借指戴着斗笠的农人。
5、氍笠[qú lì]
一种毡帽。
笠怎么读
“笠”字拼音lì。
释义:笠,字从竹,从立,立亦声。“立”指“站立”、“独立”。“竹”指“竹编”。“竹”与“立”联合起来表示“竹编的雨帽,可以使农夫在田野中站立住”。
本义:竹编雨帽(用竹箬或棕皮等编制而成)。
笔顺:撇、横、点、撇、横、点、点、横、点、撇、横。
扩展资料
相关词语:
1、斗笠[dǒu lì]
指一种遮挡阳光和蔽雨的编结帽,是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同时也是儿童文学作家王宜振的一首诗歌作品。斗笠是斗篷里的主要类型。
2、皮笠[pí lì]
古代革制的笠形帽。
3、簦笠[dēng lì]
雨具。
4、台笠[tái lì]
指蓑衣和笠帽。
5、氍笠[qú lì]
一种毡帽。
作品示例:清代如莲居士的《说唐》第四回 :“见一员壮士,撞围而入,头戴 范阳 氍笠,身穿皂色箭衣。”
释义:看到一个壮士,撞倒墙围就进来了,头上戴着毡帽,身上穿着皂色的箭衣。
笠这个字念什么?
笠,读作lì。
指竹编雨帽。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庄王急教避箭,左右各将大笠前遮。”白话文:“庄王急忙叫避箭,左右各将领用大笠上前遮蔽。”
部首是竹部,笔顺是撇、横、点、撇、横、点、点、横、点、撇、横,共11画。相关组词有斗笠、台笠、簦笠、皮笠、氍笠、笠子、椶笠、竖笠、瓢笠、裨笠等。
扩展资料:
相关词语解析:
一、斗笠
1、拼音:dǒu lì
2、释义:指一种遮挡阳光和蔽雨的编结帽,是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
3、出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白话文: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二、台笠
1、拼音:tái lì
2、释义:蓑衣和笠帽。
3、出处:宋 梅尧臣《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台笠》:“力田冒风雨,缉箨为台笠。”
白话文:“冒着风雨耕田,只是用蓑衣和笠帽遮蔽。”
三、簦笠
1、拼音:dēng lì
2、释义:雨具。
四、皮笠
1、拼音:pí lì
2、释义:古代革制的笠形帽。
3、出处:《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是战也,士卒有不致力者。 太祖皇帝 阳为督战,以剑斫其皮笠。明日,徧阅其皮笠,有剑迹者数十人,皆斩之。”
白话文:“这是战争啊,士兵有不卖力的人。太祖皇帝假装督战,用剑砍他的皮斗笠。第二天,普遍检查皮斗笠,有剑痕者,都杀了。”
五、笠子
1、拼音:lì zǐ
2、释义:箬笠。
3、出处:唐 李白 《戏赠杜甫》诗:“ 饭颗山头逢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
白话文:“吃完饭后在山头遇到杜甫,头戴箬笠日卓中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笠
百度百科-斗笠
百度百科-台笠
百度百科-簦笠
百度百科-皮笠
百度百科-笠子
笠怎么读?
笠读法:【lì】。
笠指竹编雨帽。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握早。笠蓑:斗笠与蓑衣。借指劳动人民。宋应星《天工开物·乃粒》:“纨絝之子,以赭衣视笠蓑。”
笠泽:即松江。《左传》《哀公十七年》:“三月,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陆广微《吴地记》:“松江一名松陵,又名笠泽,其江之源,连接太湖。”梁辰鱼《浣纱记·谋吴》:“其嗣主夫差日讲武于长洲,彼勇将伍员时耀兵于笠泽。”参见“松江”。指太湖。方文《毘陵与何次德同舟至吴门》诗:“将归笠泽买吴舠,画舫青帘过驿桥。”
例句:
1、二百零内心暗问:这厮竟然不知道酒为何物?只不过赤天此刻戴着斗笠,他人根本无法看清他的容貌,但无一人不难从赤天的音色和体魄辨别出他的年纪。
2、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碧敏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看孤鸿明灭。
3、想起小学三年级开学,阳历九月一的正午暑气正重,好多大人都脱掉上衣赤着胳膊顶着斗笠在耙稻谷,我在晒稻场找到我爸,说要交学费,27块5毛。
4、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5、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等。
“笠”的读音是什么?
“笠”的读音是lì。形声。字从竹,从立,立亦声。“立”指“站立”、“独立”。“竹”指“竹编”。“竹”与“立”联合起来表示“竹编的雨帽,可以使农夫在田野中站立住”。本义:竹编雨帽(用竹箬或棕皮等编制而成)。
总笔画:11。五笔8698:TUF。仓颉:HYT。笔顺编号:31431441431。四角号码:88108。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B20。
扩展资料
1、笠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lì zǐ ,释义为箬笠。
2、斗笠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ǒu lì,指一种遮挡阳光和蔽雨的编结帽,是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同时也是儿童文学作家王宜振的一首诗歌作品。
3、竹笠(zhú lì)是竹丝或竹篾编成的笠帽。
4、皮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í lì,是指古代革制的笠形帽。
5、村笠:借指戴着斗笠的农人。 清·唐孙华 《春日漫成》诗:“平桥浅水通村笠,草市斜阳颭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