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姓有多少人口以及闵姓的有多少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9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天灵灵地灵灵,看见本文你最灵,你会不会相信还有另外一个你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一起来学习闵姓有多少人口,以及闵姓的有多少人对应的知识点吧。
本文目录一览:
闵姓氏起源怎么韩国会很多呢而中国很少呢
闵姓源出姬姓。黄帝后裔。 五帝之后,[尧]禅天下于[舜]。[舜]命[弃]掌管天下的五谷。[弃]又叫[后稷],帮助[大禹]平治水土、教民耕种有功被封为诸侯,立国于渭水(今陕西宝鸡、武功附近),史称“上古五大贤臣”之一。
5代后传至姬公刘,国势渐强。又经12代,传至姬昌(周文王),国势有天下三分之二。公元前1066年,姬昌的儿子姬发(周武王)灭商。建国。国号“周”。
姬发的弟弟姬旦(周公)在灭商过程中功劳第二,(姜子牙第一),封地“鲁”国(山东曲阜)。周公因摄朝辅政,其封地鲁国国君的职位由长子伯禽嫡传。公元前662年,鲁庄公的儿子公子启即位,两年后为孟孙庆父争位所杀,谥号为“闵”,意思是痛惜,痛心。启的后代就以谥号中的“闵”为姓。
闵姓来源于鲁国公族,而鲁国公族又来源于周朝王族,而再追溯上去,周朝王族的始祖后稷是黄帝25个儿子得到的12姓之一姬姓的嫡传后代。
闵姓在中国分布广泛,因为中国领土面积广袤所以显得不是很出名,韩国地小,闵姓聚集多就显得多了。
扩展资料
闵氏或是比较典型的汉族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九十三位,人口约六十四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4%左右。闵姓也是韩国人得姓氏。
上古周朝时,鲁国的鲁庄公死后,他的儿子名叫“启”,当了国君,当时还很年轻,只过了两年,就被人杀害了。后来王室追加封号给他,称为鲁闵公。闵,就是怜悯,可惜,痛心的意思。好在鲁闵公已经有了独生子,后来他的子孙,就取闵字作为姓。
闵姓来源于鲁国公族,而鲁国公族又来源于周朝王族,因为周朝刚建立时,周王族中有一位叫伯禽的,被分封到鲁地,建立了鲁国。而再追溯上去,周朝王族又是黄帝中重要的一支,周的始祖叫后稷,后稷就是黄帝嫡传后代。闵姓后来在陇西郡发展成望族,世称陇西望。闵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闵氏源于鲁国国都——今山东济宁曲阜。战国时鲁地先为楚国所灭、后为齐国所据。闵氏子孙散居山东。秦汉之际,因避乱、仕宦、谋生等原因,逐渐迁于今陕西、河北、河南、山西等省。春秋时周大夫闵子马封地陇西,历两汉四百余年,为陇西望族。东汉中叶,陇西闵氏部分后人西迁山西太原,昌盛为太原郡大族。
西汉光武中兴,闵业因功受封为关内侯,子孙遂落籍于今陕西西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之一开始了,闵氏后人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样避乱进入今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湖北等南方省份。唐宋之际,逐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播迁开来。北宋年间,闵称道出使高丽。后定居朝鲜骊兴。
宋末元初,有避乱进入今广东者。明初,山西闵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甘肃、山东、河南、宁夏、北京、天津、陕西等地。明中后期,大槐树河南洛阳一支迁徙山东青州、临朐交接地(青州支-闵广祯补充)。
明末,有沿海之闵姓渡过台湾海峡,播迁于台岛,也有飘洋过海,远徙东南亚及欧美各地。历有清一代至今,分布区域更广,今东北三省、内蒙、云贵高原等地均有入迁,可谓开枝散叶,四处有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闵氏族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闵姓
看看百家姓姓闵的人有到底多少?
闵氏或是比较典型的汉族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九十五位,人口约六十八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3%左右。闵姓也是韩国人的姓氏。
建湖姓闵的多吗
建湖姓闵的不多。建湖李姓人数最多,王、刘、吴3姓次之。截至2008年底,境内共有皇甫、欧阳、司马3个复姓和556个单姓,人数最多的前20个姓氏是王、陈、张、李、徐、刘、周、吴、孙、朱、杨、唐、夏、沈、陆、顾、赵、潘、肖、高。
姓闵的来源,和历史名人现状?
闵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五。 寻根溯源: 闵姓来源有六: 1、出自姬姓,是春秋时鲁国公族的后裔。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姓源》及《路史》所载,春秋时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