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姓有多少人口以及最新许姓有多少人口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9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22世纪什么最重要?和小编一起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许姓有多少人口,以及最新许姓有多少人口对应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许姓的来源
关于许姓的来源
关于许姓的来源,每一个姓氏的来源是不一样的,有些姓氏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也有些姓氏是很孤僻冷门的。我国的姓氏是非常庞大的,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许姓的来源!
关于许姓的来源1
许姓,中华姓氏,属颛顼帝姬姓子孙衍生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位。
2007年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八位,人口约八百九十八万四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56%左右,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
这七个省的许氏约占中国汉族许氏人口的55%。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许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六位。
许姓的由来
历史上许姓的分布与迁移
许氏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春秋战国时期,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部一带迁都。
许国被楚灭后,除部分迁居今湖北荆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数许姓就地繁衍或北上迁徙。
许姓北上最初迁徙之地是冀州高阳(今河北高阳),后有许氏复迁回河南宝丰等地。
秦汉之际许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此后,北方许姓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山西等广大地区。
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招安,后入晋江石龟。
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地。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居广东。
明代,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移居海外者。迁至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的许氏,有的融入侗、壮、苗、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郑、楚等国势力强大,许国不断地遭到这些诸侯国的进攻,由于力量弱小,无力抵御,只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公元前654年,楚国伐许,许侯无力抵抗,遂肉袒谢罪,楚国才退兵而去。
楚成王在位时,又一次进攻许国,许侯只好再次肉袒谢罪,使其退兵。在这种情况下,许国所能做的惟有迁徙,以避其锋芒。公元前576年,即许灵公时被迫迁到了叶(今河南省叶县西南);
公元前533年,又迁其国于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公元前529年,再次迁回叶;公元前524年,又迁到了容城(今河南省鲁山东南)。
公元前523年,许悼公患疟疾,太子止献药,悼公饮后非但没有治好病,反而送了性命。太子止见闯了大祸,于是便逃到了晋国。
此外,楚国有许伯,郑国有许瑕,晋国有许偃、赵国有许钧、许历、魏国有许绾,他们都是因各种原因从许国流亡到各国的,由于无法归国,便定居于当地。
后来几乎每三至五年就迁徙一次,可见当时其所面临的局势之险恶。许国迁到容城后,虽然得到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喘息机会,但是当时周王室衰弱,无力阻止诸侯纷争,许国这样的小国仍不能避免被吞没的命运。
这一时期分布在各国的许姓人大都是许国灭亡后被迫迁去的,他们通常仍可保留贵族的身份。
但在战国后期由于社会变革加快,社会分化剧烈,有一部分许姓人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贵族地位,如赵人许历,便是一例,所以他们必须以自己的才干重新博取功勋,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此外,除了以上诸国外,齐、韩、燕等国也有许姓分布,所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其中也有处于社会下层的人。
通观这一时期的各国许姓,人数并不很多。
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二:
一是许国本来就是小国,人口有限;
二是许国灭亡后,许姓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基础,他们的活动不为史书记载,故今天便很难了解其全部情况了。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除了高阳地区有许姓分布外,在今山东、河北、河南、陕西、辽宁、山西、湖北、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以陕西、河南、河北的人数为最多,也最为集中。
在这些地区也不是均匀分布,而是集中于某一区域,如陕西主要集中在关中,河南则集中在洛阳及豫南一带,河北主要集中在冀中平原。
隋唐时期
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地,故唐代以后的许姓名人也多出于此地。
宋元时期
辽国地处中国北方,其境内许姓分布较少。金国消灭北宋后,占据了淮河以北广大地区,这里主要是汉族聚居区,所以金朝统治时期许姓分布要比辽广泛得多。
元朝的统治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民族复杂,故境内分布有大量的.许姓人。此外,这一时期许姓的民族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在少数民族中也出现了不少许姓人。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人口迁徙相对比较频繁,有的是政府行为,也有因躲避战乱,从而构成了这一时期姓氏分布的又一显著特点明清以来的许姓状况。明清时期是许姓人口的大发展时期,见之于记载的许姓人数大大地超过了前代。
此外,文化素质也大大地提高了,出现了一批学者,考中进士的人数也空前增加。还有一个特点,即这一时期在少数民族中涌现了大批许姓,人数之多远远超过了以前历代的总和。
当代许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许姓的人口已达730余万,占总入口的0.58%,为全国第二十八位大姓。明朝至今600年中许姓人口由60余万增至650万,增长了整整1l倍,但仍低于全国人口的平均增长率。
这600年中许姓主要由东部地区向南和西南地区流动,云南地区已成为许姓的一块重要的聚集区。
目前许姓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福建、河南、台湾五省,大约占许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山东、河北、云南、安徽、四川、浙江六省,又集中了28%的许姓人口。
全国已分别形成了以粤闽台、豫鲁冀、皖苏浙、云川为中心的四个许姓聚集地区。
许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苏浙闽台、粤桂云大部、海南、皖赣大部、山东南部、甘肃西部、黑吉蒙三省区交界地区;
许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66%以上,有的地方可达2.5%以上,这一地区覆盖面积大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9.2%,居住了大约60%的许姓人群。
在广东西北部、广西北部、云南西北和东北、四川南端、贵州南部、湘鄂大部、江西西部、冀京津晋豫、山东北部、辽吉黑大部、内蒙古大部、陕肃大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
许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4%~0.66%之间,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能34.8%,居住了大约37%的许姓人群。
关于许姓的来源2
许姓的来源和历史
1、出自姬姓:
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之长子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
2、出自姜姓:
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3、源于观天象定姓:
“许”字的主体标志是天干顶上这部分,这是“午”的标志,中午的午。
4、汉化改姓为氏:
由于汉化改姓的人很多,譬如,顺布鲁氏、伊拉哩氏、黎族、瑶族、彝族、土家族、阿昌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许氏族人分布。
姓许人口有多少人
1、秦汉时期:
许姓人口主要集中在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区; 薛姓的姓氏来源和历史简介
2、隋唐时期:
部分许姓人口大举南迁,主要是向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迁移。
3、明清时期:
许姓人口迁移相对频繁,或是受到政府的鼓动,又或是为了躲避战乱灾难。
4、当今:
许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许姓的人口总数约为898.4万人,占据了全国人口总数的0.56%左右。
许氏家族辈分排名
1、重庆万州许氏字辈:
世代荣昌福寿安康。
2、河北石家庄许氏字辈:
德明克应士肇宪昭稼祥。
3、辽宁岫岩许氏字辈:
克自孝元丕殿振绍长洪华。
4、山东文登许氏字辈:
兴运继光天家传德丕迁。
5、江苏赣榆许氏字辈:
文能安邦武可定国习学圣贤克作家传。
6、河南信阳许氏一支字辈:
士应若金文万世业长兴正道学守本立志保家庭。
7、湖南湘西许氏字辈:
必文允一廷添之启升昌应如星月惟有忠厚可传家慎修敦序光先泽。
8、四川四川成都一支:
世国万登天,明文开正学。大德毕光昌,永实还忠盛。
在中国姓“许”的有多少人口,在中国姓氏排名的第几位?
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许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六位,人口约八百九十八万四千余。
唐以后许姓大举南迁繁衍于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广东。明代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移居海外。迁至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福建许氏,有的融入侗、壮、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
许姓名人:许慎
许慎(约58年-约147年,一说约30-约121年),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
许慎推崇古文经书和古文经学,他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和引用的文献主要以古文经学的著作为主。
许姓的来源介绍_许姓怎么来
许姓在宋版《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位,属舜帝姚重华姚姓妫姓姬姓子孙衍生姓氏。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许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许姓简介
许氏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于魏晋南北朝起南迁,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往,在福建安家落户。此后迁至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的许氏,有的融入侗、壮、苗、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2007年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28,人口约八百九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6%左右,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居多。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许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六位。
许姓来源
1、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春秋时,许国称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2、出自姚姓妫姓衍生的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夏之昆吾为商汤所伐灭,后人迁徙至河南许昌。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文公之子姬其许,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卫国君主文公姬毁生有公子姬其浒,亦作姬其许,后出任卫国大司徒,主管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其他劳役。姬其浒辅佐父亲卫文公实施减赋税、少刑法,与民共苦的政策,使卫国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并迅速强大。姬其浒的哥哥就是著名的卫成公姬郑,曾被大夫元咺一度废黜,后在春秋霸主晋文公姬重耳的帮助下恢复君位。卫国大司徒姬其浒留给后世最称道的,就是从他开始有了“司徒”这一复姓。在姬其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春秋战国时期,“浒”与“许”二字通假,故而亦称许氏,但读音作hǔ;而更多的姬其浒后裔则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司徒氏。
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①顺布鲁氏多冠汉姓为许氏;②伊拉哩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许氏等。
5、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清朝以后,在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凌云)土司、黎族、瑶族、彝族、土家族、阿昌族,以及北方地区的回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许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许氏。
得姓始祖
许由,字武仲,生于公元前2155年,卒年不详。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隐居箕山,农耕而食。后尧帝又请他作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他死后葬于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故后人称箕山为许由山。四千一百多年前,许由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故后世许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
许姓分布
许氏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春秋战国时期,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北部一带迁都。许国被楚灭后,除部分迁居今湖北荆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数许姓就地繁衍或北上迁徙。许姓北上最初迁徙之地是冀州高阳(今河北高阳),后有许氏复迁回河南宝丰等地。秦汉之际许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此后,北方许姓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山西等广大地区。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招安,后入晋江石龟。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地。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居广东。明代,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移居海外者。迁至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的许氏,有的融入侗、壮、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
许姓姓氏 文化
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秦末隐居不仕的高逸之士许猗。
高阳郡:东汉桓帝时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十六国许据的5世孙高阳太守许茂之族所在。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此支许氏,为文叔直系后裔。
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此支许氏,为汝南许氏分支,是东汉末年大名士许劭之后。
会稽郡:秦始皇时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此支许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著名文学家许慎之后。
堂号
“洗耳堂”:尧帝时有一位高士叫许由。尧老时,想把 天下 禅让给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颍水边去洗耳朵,认为尧说的话污了他的耳朵。许氏因以“洗耳”为堂号。
“得仁堂”:伯夷、叔齐在周灭商后,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孔子夸他“求仁而得仁”。许氏因以“得仁”为堂号。
“训诂堂”:汉代时有许慎字叔重,博览经籍,当时人夸他说“五经无双许叔重”。他著有《说文解字》,集古今经学和训诂的大成,到如今还是研究文字学必备的工具书。
许姓家族名人
许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详。上古之高士,阳城槐里人。据传帝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于箕山;尧又欲官之,由谓其言污耳,乃洗耳于颍水之滨。死后,葬于箕山顶,尧号为「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
许慎:(58?~147?)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性淳笃,少博学经籍,师事贾逵,专攻古文经学,时人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官至太尉、南阁祭酒。着有五经异义,今已亡佚。又着有说文解字十四卷,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
许景澄:(1845~1900)字竹筠,清浙江嘉兴人。同治时进士,授编修。光绪年间出使日、俄、法、德、义、奥等国,庚子时官至吏部侍郎。后因诋斥义和团,触怒慈禧太后,被杀,后得昭雪,追谥文肃。着有外国师船图表等书。
许世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功臣,传少林寺出身。
猜你喜欢:
1. 2017鸡年的许姓男孩取名方法
2. 许姓属蛇的男孩取名字
3. 2017好听的许姓男孩起名方法
4. 2017好听的彭姓男孩起名案例分析
5. 2017好听的曾姓男孩起名方法
湛江市姓许的有多少人
湛江姓许的不太多。
当今许姓的人口已达650万,占总人口的0.54%,为全国第35大姓。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许姓人口从60余万增至650万,整整11倍。但仍然低于全国人口的平均增长率。这600年中许姓人口主要有东部地区向南和西南地区流动,云南地区已成为许姓的一块重要的聚集区。目前许姓主要集中于江苏(13%)、山东(9.6%)、云南(9.4%)三省
,大约占许姓总人口的32%其次分布于广东(6.8%)河南(5.9%)安徽(5%)浙江(%4.9)四川(4.3%),这五省的许姓又集中了27%,以上八省总人口占许姓59%,全国已经形成了分别以华东和云南为中心的两个许姓聚集地区,华东中心区包括江苏、山东、安徽、浙江四个许姓大省,是当今全国最大的许姓聚居区域,约占全国许姓人口3成总数达180万。除了云南聚集区外还有广东福建交界区域、甘肃中西部第二块次聚集区。
许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江苏、山东南部、浙江大部、安徽东部、江西东南和东北、福建南部、广东东部、云南昆明地区、甘肃酒泉地区、黑龙江东北和南部、吉林中部、辽宁中部,每平方公里德许姓人口达到1.5以上,有的地区高达3人以上。须向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密度最高的(1.5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9.7%,许姓人口大约180万;1-1.5%人以上、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18.8%,许姓人口大约220万
;0.5-1、平方公里德地区占国土面积27.1%,许姓人口约186万;不足0.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44.4%,许姓人口大约60万。
许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许姓在东南地区是较常见德姓氏之一。许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台湾、江西南部、福建南部、广东东部、云南昆明地区高达1.8%以上,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德3.8%;在江西大部、福建北部、浙江、江苏东部、安徽南部、湖北东南、湖南东部、广东大部、海南、广西南部、云南大部、甘肃西部、青海东部、黑龙江东北,许姓一般占当地人口德比例在0.6-1.2%之间,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德16.2%;其他地区许姓一般占当地人口德比例不足0.6%,大约在40%以上德国土上,许姓一般占当地人口德比例不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