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姓有多少人口以及禹姓的人分布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9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禹姓有多少人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禹姓的人分布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山东省新泰市汶南镇北村禹姓人口
- 2、禹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 3、禹姓人口的数量
- 4、禹姓分布在什么地方?
- 5、禹氏家族谱有没有祥,甫?
- 6、禹姓大约有多少人
山东省新泰市汶南镇北村禹姓人口
通过查阅资料得出结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汶南镇总人口合计110530人。
男性56926人,女性53604人,家庭户户数36414户,家庭户人口男性53488人,家庭户人口女性52037人,分年龄人口0~14岁18186人,15~64岁81256人,65岁以上11088人,本地人口有107025人。
汶南北村是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9821172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982。邮政编码为27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38。
禹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禹(yǔ)姓:源于姒姓,出自夏朝开国君主大禹,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在宋版《百家姓》中 排名 第107位。2013年全国人口普查禹姓排305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禹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
禹姓姓氏源流
禹(Yǔ)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人名为姓氏。 传说 禹为我国古代部落联盟领袖,也是 历史 上“三皇”之一,亦称大禹、夏禹、戎禹。他原为夏后氏部落首领,曾奉命治理洪水。拒后人记载,他领导人民疏通河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在持续三十年的治水过程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后因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他继位担任部落联盟领袖。禹的后代子孙就以祖上的名字命氏,称禹氏。
2、出自妘姓,以国名为姓。春秋时,有妘姓诸侯国鄅国,子爵,为楚国的附庸,世称鄅子。其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成为鄅姓。后来去邑为禹,表示亡国,离开了都城,称禹氏。
得姓始祖:夏禹。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 办法 治理,结果没有 成功 ,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平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禹的后代子孙就以祖上的名字命氏,尊夏禹为禹姓的得姓始祖。
禹姓迁徙分布
禹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据百家谱,风俗通义上记载,禹姓出自姒姓,夏禹之子夏启建 立夏 朝后,夏朝王族里有些人有以“禹”为姓的。另有一种说法,据广韵记载,春秋时,有诸侯国禹国,子爵爵位,后来为楚国攻灭,禹国公族后代子孙就以“禹”为姓。禹姓后来在陇西郡发展成望族,世称陇西望。
禹姓历史名人
禹 显:金朝人。以战功授义胜军节度使,兼沁州招抚副使。率领200士兵驻守襄垣。元师集步骑数千前来攻城,四次不能拔,后因内变,城破被俘,不屈而死。
禹 祥:明代仁寿县知县,处己接物,惟以不欺,居官清约如寒士。
禹之鼎:清代画家。康熙中任鸿胪序班。他以善画供奉内廷。尤工写照,秀媚古雅,为当代第一。许多名人小像都出于他的手笔。
禹之谟:民国奠基者。字稽亭,湖南省湘乡(今属双峰县青树坪镇)人。1900年参加自立军活动,1903年在湘潭创办湖利黔织布厂,1904年迁厂长沙,并附设工艺传习所。1904年加入华兴会。1905年领导收回粤汉铁路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被推为长沙商会会长和 教育 会长。加入同盟会,任湖南分会会长,是该会湖南分会创始人之一。曾领导湖南民众抵制美货的运动,并被选为湖南省教育会长和商会会长。1906年夏将革命烈士陈天华和姚宏业的灵柩运回长沙公葬时,受到当地官僚和豪绅的阻挠,他亲自发动千余学生举行游行送葬。同年被捕,受刑不屈。次年1月5日被绞杀于靖州(今湖南省靖县)东门,终年39岁。其遗体于1912年10月,被安葬在湖南省长沙岳麓山。该墓坐西北向东南,由墓莹、墓碑、石桌、石香炉、石鼓等组成,墓莹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2米高的墓碑上书“烈士禹之谟墓”,墓碑的左右各立石碑两通烈士着上面分别镌刻着烈士生前的遗书和颜昌(山尧)所撰的墓志铭。
禹姓郡望堂号
1、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在今甘肃省东乡以东及陇西一带。
琅邪郡:秦始皇时置。在今山东省诸城、临沂、胶南一带。
2、堂号
惜阴堂:因大禹惜寸阴而命名。
十起堂:大禹治理 天下 ,勤政爱民,吃一顿饭因有公事急待处理而放下碗十次;洗一回头因有公事要把头发挽起来三次。历史上称“一馈十起,一沐三握发” 。
猜你喜欢:
1. 夏朝的皇帝姓氏
2. 禹姓男孩取名字的方法推荐
3. 大禹建立夏朝后姓什么
4. 2017年黄姓女孩取名的方法
5. 百家姓之金姓
禹姓人口的数量
到2009年1月为止,禹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姓氏排名中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零七位门阀。禹氏族人早先在陇西郡发展成望族,世称陇西望。据历史文献《陇西堂禹氏族谱》记载,元朝末年,禹氏族人从江苏苏州阊门外禹家巷迁兴化东乡(戴窑北侧两公里一带),后逐渐形成禹庄自然村落。到了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禹氏家族遭难,全村禹姓几乎灭绝。幸存一禹姓六岁男孩因急中生智躲在量米的笆斗里,才逃过劫难。因此禹氏小孩被唤作禹斗宝,在其舅母抚育下成人。因此,禹斗宝被后人奉为始祖(中兴始祖)。到了明朝中期,禹庄禹氏家族开始兴旺,其后裔中的禹龙(字子化)擅长诗文,与“状元宰相”李春芳、文学家宗臣过从甚密,留下许多传世之作。到了清朝末年,禹氏家族第九世中产生了一位光前裕后的人物即著名肖像人物画大师禹之鼎,从而使该家族令世人瞩目。
中国甘肃省的古浪县,湖南省的双峰县、邵东崇山铺、团山县,河南省的泌阳市、滑县、柘城市、荥阳市汜水县,云南省的通海县,安徽省的和县、砀山县、萧县芦屯村,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梁弄镇,贵州省的黎平县、兴仁县,重庆市的永川县,山东省的莱州市、临沂市西南庄村、蒙阴县、泰安市岱岳区、禹城市,四川省的宜宾市,湖北省的钟祥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崇左县,辽宁省的新民市,韩国的丹阳郡等地,均有禹氏族人分布。
禹姓分布在什么地方?
禹姓分布在中国山西的寿阳县,江苏的阜宁县,甘肃省的古浪县,湖南省的双峰县、邵东县崇山铺、团山镇,河南省的泌阳县、滑县、柘城市、荥阳市汜水县,新乡市原阳县,云南省的弥渡县(多依)、凤庆县、通海县、昌宁县,安徽省的和县、砀山县、萧县芦屯村,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梁弄镇,贵州省的黎平县、兴仁县,重庆市的永川县,山东省的莱州市、临沂市西南庄村、小郝埠村、蒙阴县、泰安市岱岳区、禹城市,四川省的宜宾市,湖北省的钟祥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崇左县,辽宁省的新民市,河北省阳原县,韩国的丹阳郡等地,均有禹氏族人分布。
禹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零七位。在2013年人口统计中排305位。禹氏族人早先在陇西郡发展成望族,世称陇西望。
禹氏家族谱有没有祥,甫?
禹(yǔ)姓:源于姒姓,出自夏朝开国君主大禹,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07位。2013年全国人口普查禹姓排305位。
字辈
山东临沂禹氏字辈:“立得传方化 文光锡汝亭 志在承先守 尚可存嘉庆
河南省新蔡县禹氏字辈:“开朝文学 兴连举校 培定加深 记世永耀”。
湖南邵东团山禹氏字辈,原编排:沐天应元崇宗祖,永佐朝廷富世兴,再加(嘉)安邦定国志,金玉荣华贵万春。续编排:忠孝光前列,诗书启后长,精诚明道学,仁寿灿南方。新编排:礼仪腾辉达,昌盛仰先芬,群杰延千纪,文武耀敦伦。
河南柘城禹氏字辈:“万茂庭殿自风建志(安)”
河南禹氏一支字辈:“一功殿宗德”
陕西安康回族禹氏字辈:“文晓高金富贵(秀)高(继)世思正”。
云南通海禹氏字辈:“庆联增永”
四川甘支、浙江绍兴禹氏字辈: “观光进国美世笃主忠良奇才怀大志义德振家邦”。
山东泰安禹氏字辈:“志灿少作连敦朴继世泽俊秀目恩博”。
禹氏一支字辈:“观光进国美世笃主忠良奇才怀大志义德传芳化”。
河南叶县一支字辈:“学志本德广,修道一心清,廷相恒运柱,论剑庆长风”
江苏江都禹氏一支字辈(相传迁徙自苏州阊门外禹家巷):“耀大庭士遐兆乔开维在克良继永其昌”
禹氏河南泌阳县一支字辈(明朝万历年间由浙江余姚迁入):“梦锡昌德 中典化文 书公殿定 建业铭勋 修和平成(前20辈)”
家谱文献
一 《团山禹氏续修族谱》
纂修时间 : 清咸丰九年(1859)始祖太白,晋代人。现藏湖南图书馆。
二《团山禹氏三修族谱》
纂修时间:清宣统元年。
本谱系寿房支谱。支祖崇寿,太白四十世孙,元末明初人。卷首一谱序、目录、凡例、圣谕、簪缨录、三修名纪、收谱字号、齐家规训、服例、服制图、编排志,卷首二宗祠图、祠记、捐祭田记、捐田名纪、庵院图、庵院记、试馆记、祭文等,卷首三祠图、祠记、坟图,卷首四传、寿序,卷一垂丝图,卷二至十四世系,卷末补遗、添丁图、没丁图,卷尾抚继图。书名据版心题。十八册,现藏上海图书馆。
三 《团山禹氏四修族谱》 1946年 四十三册,现藏犹他州图书馆。
四 《团山禹氏五修族谱》 1995年 一百零一册 现藏湖南图书馆。
五 《陇西堂禹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兴化市禹庄家祠。
六 《荥阳禹氏族谱》 四修本, 始迁祖禹闻政,明代人。1998年印刷本藏河南图书馆。
禹姓大约有多少人
; 禹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零七位门阀。禹氏族人早先在陇西郡发展成望族,世称陇西望。中国江苏的阜宁县,甘肃省的古浪县,湖南省的双峰县、邵东崇山铺、团山县,河南省的泌阳市、滑县、柘城市、荥阳市汜水县,云南省的通海县、昌宁县,安徽省的和县、砀山县、萧县芦屯村,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梁弄镇,贵州省的黎平县、兴仁县,重庆市的永川县,山东省的莱州市、临沂市西南庄村、蒙阴县、泰安市岱岳区、禹城市,四川省的宜宾市,湖北省的钟祥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崇左县,辽宁省的新民市,韩国的丹阳郡等地,均有禹氏族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