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八识and三魂七魄与佛教八识

花心大萝卜泥 2025-02-05 13:16:32 24阅读 0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佛教八识,以及三魂七魄与佛教八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2024

佛教“八识”是哪八识?

佛家所说八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香奥之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感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那识,又叫污染识;8、阿赖耶识。 在此八识中,有一个共同的心识,决定着前五个心识的取舍与认识作用,那就是意识。例如:一幅图画,某甲看这画是眼识在作用,然而能使他兴起赞叹、留恋、回想等心理活动者,却是第六识——意识在取决;如果某乙同样看这幅画,同样的眼识作用后,其第六识——意识却发出厌恶、排拒等心理活动,这便证明了:人的意识不同,故反应不同。由此可知,基本上人的五识是差不多的,而每个人的反应行为却不尽相同,其关键便在每个人的意识不同!平常我们说:“我想……”或“我喜欢……”、“我不要……”等等,其实都是第六识——意识的活动作用。 意识的活动非常广而又影响深刻,比如事过境迁的回味,陈年往事仍记忆犹新等等,以至于睡觉时的做梦,非睡觉时的幻想都是。可是意识的作用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例如:某人时常称赞你,你便对此有浓厚的好感,心里也有很深的印象。例如:有些人总是最关心自己的利益;总认为自己强过别人,自己是最好的等等,这正是“我执”的作用,即佛经上所说的第七识末那识,也叫污染识。为什么叫“污染识”?意思是它是总结前六识所摄取的外境与感受,长久记忆并保存的地方,诸如恩怨、忧喜、爱恨、善恶、好坏等,所以也油然使人有贪、嗔、痴、邪见等心意的永久执著,有人便称这些执著为“心魔”。由前七识所产生的思想行为和意念,大体上就有善恶之别,这便是“业”或“业因”,当人走完一生时;这些业因便如种子一般,全部收藏在第八识一阿赖耶识,随着转生他界。阿赖耶识是梵文,意思是含藏,也就是收藏包含前七识所造作出来的善恶诸业业因。由于业因全部储藏在第八识,跟着人转世轮回后,再一一随着其他因缘的成熟,一幕幕重演出来,因此常人所称的“灵魂”,往往就是指第八识了。相关图书推荐: 《世界和平吉祥宝塔》 《华严经贤首品浅释》 《南怀瑾全集》(精装全10册) 《图解100句读懂金刚经 》 《禅的体验》 《新编佛教念诵集》 《常诵佛经生字注音手册》 《如何修证佛法》 《菩提心与道次第——戒幢佛学论丛》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佛家所说八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

香奥之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感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那识,又叫污染识;8、

阿赖耶识。

在此八识中,有一个共同的心识,决定着前五个心识的取舍与认识作用,那就是意识。例如:一幅图画,某甲看这画是眼识在作用,

然而能使他兴起赞叹、留恋、回想等心理活动者,却是第六识——意识在取决;如果某乙同样看这幅画,同样的眼识作用后,其第六识

——意识却发出厌恶、排拒等心理活动,这便证明了:人的意识不同,故反应不同。由此可知,基本上人的五识是差不多的,而每个人的

反应行为却不尽相同,其关键便在每个人的意识不同!平常我们说:“我想……”或“我喜欢……”、“我不要……”等等,其实都是第

六识——意识的活动作用。

意识的活动非常广而又影响深刻,比如事过境迁的回味,陈年往事仍记忆犹新等等,以至于睡觉时的做梦,非睡觉时的幻想都是。可

是意识的作用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例如:某人时常称赞你,你便对此有浓厚的好感,心里也有很深的印象。例如:有些人总是最关心自己

的利益;总认为自己强过别人,自己是最好的等等,这正是“我执”的作用,即佛经上所说的第七识末那识,也叫污染识。为什么叫“污

染识”?意思是它是总结前六识所摄取的外境与感受,长久记忆并保存的地方,诸如恩怨、忧喜、爱恨、善恶、好坏等,所以也油然使人

有贪、嗔、痴、邪见等心意的永久执著,有人便称这些执著为“心魔”。

由前七识所产生的思想行为和意念,大体上就有善恶之别,这便是“业”或“业因”,当人走完一生时;这些业因便如种子一般,全

部收藏在第八识一阿赖耶识,随着转生他界。阿赖耶识是梵文,意思是含藏,也就是收藏包含前七识所造作出来的善恶诸业业因。由于业

因全部储藏在第八识,跟着人转世轮回后,再一一随着其他因缘的成熟,一幕幕重演出来,因此常人所称的“灵魂”,往往就是指第八识

了。

但就佛教的观点而言,人是没有所谓的灵魂,因为万事万物俱是生灭无常的,物质界或精神均是,绝无一成不变的,时刻都在变化、

生灭!第八识正如一座大仓库,时刻不停在搬进种子——业因,也时刻在搬出果实——业果。或行为感受,同样是瞬息万变的,在刹那的

念念生灭和念念变动间,第八识不可能离业种而独立存在,正如水的潮流之所以为潮流,正是在其相续不断,一旦离了连续不断的水性,

便不是潮流了。

“无常”的含义

佛教中“无常”一词是指变化不定的意思。今天沿用的“无常”一词,乃是梵语“阿你怛”的意译。佛教认为:一切世间的事物生灭

迂变,刹那不停,即是“无常”。“无常忍”属于“十忍”之一,即从“俗谛”观察诸法虚幻不实,迂流不住。“无常”可以简单分为

“刹那无常”和“相续无常”。一切事物随时随地处在生住异灭的运动中,称为“刹那无常”,属于绝对的变化,比如瀑布中的水滴时刻

都在变化。事物虽处在“刹那无常”中,仍触维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性,称为“相续无常”,属于相对的变化,比如水流长

逝,而瀑布仍有相对稳定的外观。

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

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就是这个意思。“诸行”,就是指一切事

物或一切现象。“行”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迂流变动的,所以叫做“行”。这个字的本身就是含了无常的意义。“生灭”二

字,实际上包括着“生、异、灭”三字或“生、住、异、灭”四字。这里每个字表示着一种相状;一个现象的生起叫做“生”;当它存在

着作用的时候叫做“住”;虽有作用而同时在变异叫做“异”;现象消灭,叫做“灭”。刹那是极短的时间,依《俱舍论》一刹那合1 /

75秒,佛经中说弹一下指头的时间有六十刹那。刹那生灭,就是一刹那中具足生、住、异、灭。有人问,一个人的寿命一般有几十年,怎

么是刹那生灭呢?佛教把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叫做一期,一期是由刹那相续而有的。对一个人的整体来说,他有一期的生住异灭,即生、老

、病、死,但从他组成的各部分来说,则是刹那的生住异灭。佛经说人的身体每十二年全部换过一次。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

成住坏空,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照佛教的教义,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佛教把主张“有常恒不变的事物”的见解叫做

“常见”,认为是错误的。

烦恼与“菩提”

“烦恼即菩提”这句话,在大乘派佛经典中常见。说:“诸法平等,烦恼即菩提。”天台宗等也强调这句话。禅宗从慧能开始,将此

作为他的顿悟禅法的重要理论依据。在《六祖坛经》及《曹溪大师别传》中都引过这句话。慧能论智慧与烦恼的关系,主张用明照暗。即

用智慧解除烦恼。慧能认为作为一个有智之人,应该认识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这句话的意思颇为费解,要想弄清这个问题,

先得弄清什么是“烦恼”?什么是“菩提”。

“烦恼”来自梵文,有时也译做“惑”。佛教把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的精神作用称为“烦恼”,潜在的还未发生作用的

称“随眠”,已在实际中发生作用的称为“缠”或“漏”。不过佛教的烦恼不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狭隘意义上的烦恼。大乘.佛

教认为宇宙是无形无相,一般人无法认识的;世界万物由因缘而生(或由心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属性,也不是一般认识所能把握的

。因此各种情绪和欲望,包括一切世俗思想认识活动,都是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是一切烦恼的根本。烦恼是诸苦的根源。是

生死轮回的总团。只有摒弃一切愿望,心无所求。对周身事物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才能摆脱烦恼,达到涅槃境界。

菩提,本义为“觉”、“智”,佛教指断绝烦恼,成就涅槃的智慧,或译为“道”,意指达到涅槃的道路。

慧能改革后的禅宗,打破了以往的条条框框,将成、定、慧三学融为一体,以定代戒、慧,但又不重坐禅,甚至摒弃坐禅这种形式,

主张佛性遍有,众生与佛不二,将坐禅寓于日常生活之中,行住坐卧、担水挑柴都是禅。

“烦恼”与“菩提”从本义上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断除烦恼才能达到“菩提”。但从《维摩经》等大乘经典开始,强调“不

二法门”,即把两个对立的事物和概念等同起来。如讲世间与出世间,涅槃与生死,色与空等,都是二而不二的。烦恼与菩提也是这样。

“烦恼即菩提”。从二者关系讲,二者相对存在,无烦恼也就无菩提,从佛法的意义讲,只是因为众生有烦恼。才有授佛法引导众生觉悟

菩提的必要。因此,菩提以烦恼为前提,进一步烦恼即是菩提。这是把世与出世距离缩短,把禅法寄于日常生活的理论依据。附:“烦恼

”的种类

佛教所说的烦恼从两大心识的性质来看,可将“心”的作用概括为三大类烦恼。

①根本烦恼——贪、嗔(急怒)、痴(愚痴)、慢、疑、恶见6种。

②八大随烦恼——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③十小随烦恼——愤怒、仇恨、结怨、虚诳、奸诈、欺骗、倨傲、迫爱、嫉妒、自私。佛教认为人之有吉凶祸福,因为人的“心”不

时有各种烦恼和意念,然后会诸言行,成为招引吉凶的基因,久而久之的重复出现,便形成习惯,根深蒂固后变成性格,性格又决定其命

运。

因此,“心”不但成为人“心念——行为——习惯——性格——命运”连锁因果的根源,也成为个体轮回的根本所在了。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指的是什么

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七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眼识

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耳识

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鼻识

鼻子具有嗅觉,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舌识

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身识

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同样他也只具有触觉的功能,一区分快感和痛感,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意识

它又称“心识”,其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五位中心法是根本,除了预知推断或机体觉外,佛法重点在于通过修炼达到“心识”不受五尘传递而干扰,心中不为所动,最终做到六根清净的目的。

此外,它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前六识合称了别境识。

末那识

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科学上指第七感时间觉,佛学解释为修行人放弃善恶的分别心。由于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嗔(chen)、痴、疑、慢和爱恋与憎恶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可因它执着自我,故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即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

阿赖耶是梵音alaya的音译,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它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在六识之外,肯定有潜在的阿赖耶识存在,它是瑜伽行派思想的特色之一,科学上指第八感空间觉,佛学解释为修行人放弃的执念。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故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故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故有我爱执藏义。

佛教八识and三魂七魄与佛教八识

佛教第八识都包涵什么?

南无阿弥陀佛!第八识就是阿赖耶识,这种第八识每个人都有.人的肉眼看不到.它是人的累世中所做的行为和念头的储存的地方,我们一生中每一个行为和思想念头的善恶都不是免费的.一生中的行为念头一点一滴都会储存到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中:我们常说的就是:你做的一点一滴的恶都被上天记下来,这个记下来的就是人的第八识,人在死亡后前面七识将会消散,第八识耶识将会脱离肉体成中阴身状态随着人的前世或过去世所做的行为是善是恶积累多少.会产生相应的业力牵引下一世的生命质量如何,人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免费的.都会储存到人的第八识阿懒耶识中,人在死亡后会随业力牵引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或者出生在什么生命,有的前世是人今世出生在动物界,今世不好好做人.做人没有德.恶事做多的话有可能随业力牵引和动物产生因缘在下一世出生在动物肚子里就成动物了.因为动物是没有道德理念的,也有可能下一世出生多灾多难多病残疾贫穷,也有可能人无德会在下一世出生动物界,我们今世的命和福德如何大部分是受前世或者过去世的业力影响的.今世也有点影响.但是影响不大,多数是前世或者过去世的业力影响,所以说人一出生就决定什么命了,

你出生在什么家庭,和什么人成为亲人,你今世的发展.走的什么路,一切都是在业力的束缚中牵引着你的哦,要想让自己的生命质量好就要行善积德.德可以转化为福德.福德是在人的命里的,而不是你做了好事别人感激你表扬你给你点钱财的福德哦.这个福德不是真正的福德.这只是表面的福德,真正的福德是在命里的,行善积德越多不求任何回报的心态去做善事.这样福德就越积越大,今世得不到福德,下一世一定会得福,你的行为会储存到第八识阿懒耶识中,总有一世会让你大富大贵家庭幸福,

万物是生死循环的,物质是死亡后诞生.诞生后死亡返复重复的,死亡就意味着新的开始,所以不要有半点怀疑没有前世的哦,万物都是循环运动和反复生死循环的,因果业力是推动万物按规律运行的自然法则,生命的福德和命如何一切都是定数,而定数的产生多少全是业力的体现,所以人要多行善.不能做恶,以后的路好走,南无阿弥陀佛!

佛教八识是哪八识,人有八识是哪八识

1.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阿赖耶识以及末那时。

2.八识是佛教唯识宗的说法,其中阿赖耶识被看成是基本识。

3.八识中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都因为因缘而兴起。

4.前五识是帮助人认识物质世界的认识,第六识“意识”是认知了别知识,通过意识,才有根据前面五识来建立对事物的基本认识。

5.然而意识不是总能做出正确的认知了别。

6.末那时是第七识,也叫做思量之时,是阿赖耶识的主观部分,帮助意识区分外界和“我”的分别。

7.但是末那时容易将自身认成是认识的全部,不知道自己仅仅是阿赖耶识的主观部分。

8.末那时虽然可以审察内外的区别,在意识不强时起作用,但容易跟从惯性,引发身口意的活动,需要阿赖耶识帮助窥看事物的本质。

八识指的是哪八识?

八识指的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意根)、阿赖耶识。

1、八识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意根)、阿赖耶识,这八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基本功能。

2、佛教唯识学把我们的心区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识”、好比我们的心就是一个公司,有八个部门共同合作经营,各有各的任务。

3、眼识、我们的眼睛有视觉的功能,能看到外界各种各样的东西,就和照相机一样,把外界的信息统统传递到里面,这就是眼识。

4、耳识、就是我们的耳朵,具有听到外面声音的功能,就好像一个录音机,只能接收信息,但不能分别。

5、鼻识、鼻子具有嗅觉的功能,能闻到各种气味,但还是只负责接收信息,不分别不执着,什么臭味、香味、汽油味,它不管这些。这就是鼻识。

6、舌识、舌头能够感知味觉,但也是只能接收味道的信心,不能辨别是甜、是咸、是苦,这个区分的任务它不管。这是舌识。

7、身识、我们的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就好像小区门禁的感应器一样,有感知的功能。

8、意识、意识不能接收外面境界的信息,但是具有认识抽象概念、思考分别的功能,只要前五识中有一个开始工作,接收到信息,这个意识就开始起作用了,是香还是臭,是甜还是咸,是痛苦还是舒服,对前五识接收来的信息开始加以分别判断。

9、末那识、也叫意根。这个是我们产生意识、心念的根本。它是依据第八识储存的资料,对第六识的意识加以衡量,从而产生自我意识,产生了我执,造成无量无边的烦恼。

10、阿赖耶识、是梵语音译,也叫藏识,相当于资料库、档案库、仓库,是妄念和真心共同所在的地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阅读

  • 怎么判断车牌号好坏以及车号最旺的3个数字和字母
  • 2024年7月14日是什么节日and2024年7月14日是星期几
  • 佛教八识and三魂七魄与佛教八识
  • 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and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排名
  • 生辰八字算命最准网站以及生辰八字算命官网
  • 吉日吉时查询老黄历及吉日吉时查询老黄历2024年5月
  • 家中出贵人5大征兆and床底放一物必定发财
  • 百慕大三角区以及百慕大三角区域在哪里
  • 在线测字算命一个字以及免费测字一个字
  • 八字眉and八字眉为谁垂双手臂抱着谁
  • 眼跳预测吉凶法详解及眼跳预测吉凶表
  • 中秋节画简单又漂亮好看and儿童画画大全简单漂亮
  • 搬家三天内忌讳and搬家后几天可以回原来的家
  • a型血性格andab型血性格
  • 三才数理吉凶配置表以及姓名三才配置数理最吉的
  • 海中金命适合做什么行业_海中金命不适合做什么行业
  • 八字七杀是什么意思以及怎么查自己是什么命格
  • 农历六月初五是鬼节吗及阴历六月初五是哪一天
  • 姓名笔画查询_姓名笔画数吉凶查询
  • 11月14日出生的名人及生日11月14日的名人
  • 3月份是什么星座and双鱼座和什么星座最配
  • 命格五行八字查询and命格查询 生辰八字 五行
  • 劳动节为什么改5天了_今年劳动节为什么改5天了
  • 女生英文名字简单好记有寓意以及女生起什么英文名好听
  • 周易免费测名字打分测试and周易测名字免费测名字
  • 戒台寺以及戒台寺登山步道
  • 算命姻缘免费及免费测二人缘分是否已尽
  • 男人脸上的痣图解大全及男人脸上的痣图解大全 女生
  • 饭店取什么名字比较旺_开饭店取什么名字好
  • 2020年禁忌结婚的属相及2020年不宜结婚的属相有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