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的意思及刻骨铭心的意思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沁的意思,以及刻骨铭心的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2024
沁的意思
沁的意思如下:
古籍解释
编辑 播报
说文解字
水。出上党羊头山,东南入河。从水心声。七鸩切 [12]
说文解字注
(沁)沁水。出上党榖远羊头山。东南入河。
上党郡榖远,二志同。今山西沁州沁源县县城南故榖远城,汉县也。前志榖远下曰:“羊头山世靡谷。沁水所出。东南至荧阳入河。过郡三。行九百七十里。”三郡:上党、河内、河南也。《水经》曰:“沁水出上党涅县谒戾山。南过榖远县东。
至荧阳县北。东入于河。”按,《水经》及注皆云至荧阳入河,师古据唐时在怀䩤武陟入河,疑转写错误,非也,古水道与唐时不同耳。
《山海经》、《水经》举涅谒戾山,班、许举榖远羊头山者,羊头卽谒戾也。戴先生曰:“山在今武乡县西百二十里,西北接祁县平遥县,西南接沁源县,一名麓台山,迤逦而西为绵山。
其北为介休县,西为灵石县,皆谒戾山也。”今沁水出沁州沁源县西北百里之绵山东谷,西南流经平阳府岳阳县东,又折而东南经泽州府沁水县东,又南经阳城县东而入河南怀庆府畍,历济源县东北,又南经府城北,又东南经武陟县东、修武县西,而入于河。与唐时入河处同。
从水,心声。
七鸩切。七部。《经典释文》引郭朴《三苍解诂》曰:“音狗吣之吣。吣今譌作沁。” [11]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鸩切,音鈊。水名。《说文》:水出上党羊头山。《水经》:沁水出上党沮县谒戾山,南过谷远县,东至荥阳县北,东入于河。注:卽洎水。《郡县释名》:沁河源出沁源县,有二,一自县西北绵山东谷南流,一自县东北马圈沟南流,俱至交口村合流入黄河。
又州名。《广韵》:本汉谷远县,後魏置沁源县,武德初置州,因沁水以名。《广舆记》:沁源县属沁州,沁水县属泽州。
又《集韵》:所锦切,音㾕。又斯荏切,音襂。又所禁切,音渗。义同。
又以物探水也。韩愈诗: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注:北人以物探水为沁。
又思林切,音心。水名。 [10]
沁的含义是什么
(香气、液体等)渗入或透出;头向下垂;往水里放。
1、(香气、液体等)渗入或透出:沁人心脾。额上沁出了汗珠。
2、头向下垂:沁着头。
3、往水里放。
详细释义:
1、即出今山西省沁源县东北绵山东谷,南流至河南省武陟县南入黄河
2、县名。在山西省中部偏南
3】渗入;透出。
如:沁绿(透出绿色);沁溢(渗透漫溢)
词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沁,水。出上党羊头山,东南入河。从水,心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沁,河川。源出上党羊头山,向东南汇入黄河。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心”作声旁。
词语解释:
1、沁润
渗透浸润。
2、古玉沁色
古玉上的沁色,是因为玉器长期埋在土中,通过本身微量元素与土中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颜色变化。
3、沁入
渗入;浸润。
4、沁绿
[qìn lǜ]透出绿色。
5、喀喇沁
蒙古语,“喀喇沁”的意思是“看守者”。
6、沁漉
渗透。
7、沁溢
渗透漫溢。
8、交沁
相互渗透。
9、沁州黄米
[qìn zhōu huáng mǐ]沁县著名特产,中国古代四大名米之一。
10、沁凉
〈方〉凉得透人肌肤;清凉。
11、沁园春
词牌名。
沁什么意思
沁的意思:渗入,透出。
基础释义:
1、(香气、液体等)渗入或透出:~人心脾。额上~出了汗珠。
2、头向下垂:~着头。
3、往水里放。
详细释义:
1、〈名〉 (形声。从水,心声。本义:沁水) 。
2、同本义。
沁水,出上党谷远羊头山,东南入河。——《说文》
即出今山西省沁源县东北绵山东谷,南流至河南省武陟县南入黄河。在山西省中部偏南 。
3、渗入;透出 。
如:沁绿(透出绿色);沁溢(渗透漫溢)
4、吸水。
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唐·韩愈孟郊《同宿联句》
造句:
1、饮铁观音茶,看茶叶在沸腾开水中翻滚、变幻,慢慢升腾起淡淡的茶香,轻轻啜饮着清茶,心也浸满了沁人心脾的茶香。
2、释圆一共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3、沁人心脾,总能在油墨的芬芳中感悟些什么。
4、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能够静下心来,靠着椅子上,完完整整,不被任何外界事物打扰地看上一部电影,是多么沁人心脾的一件事。
5、我们盼望收获时节草莓成熟时飘来的沁人心脾的芳香。
6、因为,那阵阵微风送来的清新正拨动着我的心弦,空气中夹杂着花与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令人感发。
7、然而春,却是沁人心脾的啊!
沁是什么意思?
沁qìn - 英文翻译 沁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部首笔画
部首:氵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五笔86:INY 五笔98:INY 仓颉:EP
笔顺编号:4414544 四角号码:331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C81
基本字义
1.
渗入;浸润:润.人心脾.2.
汲水:“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3.
头向下垂:着头.4.
纳入水中.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水,心声.本义:沁水)2.
同本义 [Qin River]
沁水,出 上党谷远羊头山,东南入河.——《说文》3.
即出今山西省沁源县东北绵山东谷,南流至河南省武陟县南入黄河4.
县名 [Qin county].在山西省中部偏南
〈动〉
1.
渗入;透出 [ooze;permeate].如:沁绿(透出绿色);沁溢(渗透漫溢)2.
吸水 [seep absorb (water)]
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唐· 韩愈 孟郊《同宿联句》
常用词组
1.
沁凉 qìnliáng
[ice-cold] 〈方〉∶凉得透人肌肤;清凉
沁凉的风2.
沁人心脾 qìnrén-xīnpí
[delicious] 原指吸入芳香气味、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等时,感到舒适和愉快.也用来形容文艺作品的美好与感人所给予人的清新爽朗的感受
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3.
沁入肺腑 qìnrù-fèifǔ
(1)
[refreshing] 渗入人的内脏.喻指感受极深
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明末 清初· 张岱《陶庵梦忆·乳酪》(2)
亦作“沁入心脾”隐藏更多释义
“沁”的含义是什么?
1、沁【qìn 】 可做名词
(1)从水,心声。本义:沁水
出处:沁水,出上党谷远羊头山,东南入河。——《说文》
(2)县名。即出今山西省沁源县东北绵山东谷,南流至河南省武陟县南入黄河,在山西省中部偏南
2、沁 【qìn】,可做动词
渗入、透出,如:沁绿(透出绿色);沁溢(渗透漫溢)
出处: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唐·韩愈孟郊《同宿联句》
1、沁凉 【qìn liáng 】[方言]∶凉得透人肌肤;清凉
2、沁人心脾 【qìn rén xīn pí 】:原指吸入芳香气味、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等时,感到舒适和愉快,也用来形容文艺作品的美好与感人所给予人的清新爽朗的感受
3、沁入肺腑 【qìn rù fèi fǔ 】:渗入人的内脏,喻指感受极深
出处:吹气胜兰,沁入肺腑。——明末清初·张岱《陶庵梦忆·乳酪》
4、沁绿[qìn lǜ]:透出绿色。
5、沁润[qìn rùn]:渗透浸润。
6、沁园春 [qìn yuán chūn]: ①词牌名。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咏其事,因此得名。双调,一百十四字,押平声韵。
②曲牌名。南曲中吕宫、北曲黄钟宫都有。属南曲中吕宫的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相同,也有与词牌全阕相同的。用作引子。
7、绿沁沁[lǜ qìn qìn]:形容绿色植物清香沁人。
8、沁沁涀涀[qìn qìn xiàn xiàn]:拘束、谨慎貌。
9、啮血沁骨[niè xuè qìn gǔ]:形容极端诚信。
10、撒沁 [sā qìn] :放泼;撒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