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姓以及罗姓与什么姓是世仇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9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启强网和大家一起阅读罗姓,以及罗姓与什么姓是世仇对应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如果有用记得收藏哦。
本文目录一览:
罗姓起源100字简介,历史上罗姓名人,罗姓的排名。
1、罗姓起源:源自于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的后裔。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公元前690年,罗国(河南罗山)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河南鄢陵)。
罗氏的子孙逐渐南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长江沿岸的枝江县),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汩罗地区,遂以国名“罗”为氏。
2、罗姓名人:罗珠、罗企生、罗隐、罗通、罗从彦、罗贯中等。
3、罗姓排名:当代罗姓的人口已达1420万,为全国前20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
扩展资料
罗姓名人简介
1、罗企生:晋代政治家,豫章南昌人。多才多艺,曾任武陵太守,为官刚正为人忠直,“企生尽忠”为一代佳话,与其弟的罗遵生被世人称“忠孝一门”,是最早为罗氏赢得巨大声誉的人。
2、罗通:唐朝军事家,隋朝镇守辽东名将罗艺之孙,为唐抗击外敌立下赫赫战功,传下“罗通扫北”的佳话,赠封护国舍人,一生故事多编剧为中国各地方戏武戏表演,且广为民间道教立庙祀神至今。
3、罗隐:唐代文学家,余杭人。所作散文小品,笔锋犀利,鲁迅谓其所著《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
4、罗从彦:宋代理学家,字仲素,号豫章先生,南沙剑州剑浦人,闽学四贤之一。
罗适(1029-1101),字正之,号赤城。北宋天圣七年出生于今浙江三门县城关海游马家山,后移居宁海县溪南罗家村,是北宋颇有影响的水利学家。他一生为官清正,体察民情,关心民间疾苦,被誉呼“罗青天”,或绘图像悬挂,其为民爱戴程度历史上少有。被后人尊称为“北宋名臣”、“浙学先河”、“理学先声”。
5、罗贯中: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今山西太原人。相传他一生著“十七史”演义,现存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代表作《三国演义》(简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姓
罗字姓氏的由来
罗姓,中国姓氏之一,源自于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的后裔。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公元前690年,罗国(河南罗山)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河南鄢陵)。
罗氏的子孙逐渐南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长江沿岸的枝江县),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汩罗地区,遂以国名“罗”为氏。
扩展资料
罗姓的分布:
当代罗姓的人口已达1000多万,为全国第二十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81%。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罗姓人口由70万激增到1000余万,增长达15倍之多,罗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罗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的态势。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贵州、湖北、广西、重庆,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8%的罗姓人口。四川居住了罗姓总人口的17%,为罗姓第一大省。
全国形成了云贵川渝、粤桂湘鄂闽赣两块高比率的罗姓区域。在近600年间,罗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南的迁移,向西、向南的移民成为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北河西走廊的流动。
罗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罗姓在云贵、川渝大部、粤桂、湘赣大部、福建西端,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1.4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3%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居住了大约63%的罗姓人群。
在海南、台湾、闽浙大部、湘赣北部、川渝北端、安徽南部、河南东南角、陕宁南部、甘肃、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和北端、黑龙江西北角,罗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48%—1.44%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6%,居住了大约23%的罗姓人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姓
罗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有哪些?
罗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罗姓源自于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的后裔。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公元前690年,罗国(河南罗山)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河南鄢陵)。
罗氏的子孙逐渐南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长江沿岸的枝江县),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汩罗地区,遂以国名“罗”为氏。
罗姓历史名人有:
1、罗含,生于西晋惠帝元康二年(公元292年),卒于东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公元372年)。字君章,号富和,东晋衡阳郡耒阳县(今衡阳市耒阳市)人。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中国山水散文的创作先驱。
2、罗适(1029-1101):,字正之,号赤城。北宋天圣七年出生于今浙江三门县城关海游马家山,后移居宁海县溪南罗家村,是北宋颇有影响的水利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北宋名臣”、“浙学先河”、“理学先声”。
3、罗从彦,1072出生,卒于1135年,字仲素,号豫章先生,出生在南沙剑州,宋朝经学家、诗人,豫章学派创始人,有著作《中庸说》、《豫章文集》。
4、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
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
5、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