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念经怎样回向最好以及在家自己念佛怎么回向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0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启强网和大家一起阅读在家念经怎样回向最好,以及在家自己念佛怎么回向对应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如果有用记得收藏哦。
本文目录一览:
在家念佛怎样恭请回向
阿弥陀佛
可以用普通的大回向文,想做的恭敬圆满就按印光大师开示的做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印光大师---虽则长时念佛,无有间断,须于晨朝向佛礼拜毕,先念《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毕,即念《赞佛偈》,即“阿弥陀佛身金色”偈。
言念佛正行者,各随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执一法。如其身无事累,固当从朝至暮,从暮至朝,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大小便利,一切时、一切处,令此一句洪名圣号,不离心口。若盥漱清净,衣冠整齐,及地方清洁,则或声或默,皆无不可。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时,及至秽污不洁之处,只可默念,不宜出声。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便不恭敬。勿谓此等时处,念不得佛。须知此等时处,出不得声耳。又睡若出声,非唯不恭,且致伤气,不可不知。
虽则长时念佛,无有间断,须于晨朝向佛礼拜毕,先念《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毕,即念《赞佛偈》,即“阿弥陀佛身金色”偈。念偈毕,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随即但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或一千声,或五百声,当围绕念。若不便绕,或跪或坐或立皆可。念至将毕,归位跪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称。然后念《净土文》,发愿回向往生。念《净土文》者,令依文义而发心也,若心不依文而发,则成徒设虚文,不得实益矣。《净土文》毕,念三归依,礼拜而退。此为朝时功课,暮亦如之。若欲多多礼拜者,或在念佛归位之时,则礼若干拜佛外,九称菩萨,即作九礼。礼毕即发愿回向。或在功课念毕礼拜。随己之便,皆无不可。但须恳切至诚,不可潦草粗率。蒲团不可过高,高则便不恭敬。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念毕礼佛三拜而退。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
极闲、极忙,既各有法,则半闲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间而为修持法则也。
念佛念经后要如何回向比较好
作者:贤华
对于信佛者来说,每当在念佛、念经、念咒(念诸佛菩萨圣号、念佛经、念佛咒)之后,一般都要把自已的善德和所念佛、念经、念咒的功德回向给自已的家人、已故的亲人或冤家债主和法界的众生们,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真实利益。念佛回向,其实就是把自已所修的福报、功德分给法界的众生一同来分享。
念佛回向,在每当在念诵完毕之后,念一遍“回向偈”或“回向文”,把自已学佛善根功德、念佛的功德和佛菩萨的加持力回向(向转)给广大众生,不但能使更多的众生受益,而且还会对本人念佛功德和福慧带来更多的利益。若达到以菩提心念佛回向,那对于本人来说念佛功德就更大了,更无量了。
念佛回向,一般是指将自已念佛的所有功德回向给已故亲人,冤亲债主或其他众生等。回向在梵语里指向他人表达,又作回向、转向、施向,即是以念佛者所修功德,“回”转归“向”法界的众生。
一、回向种类
1、三种回向:有关回向之说很多,按照《大乘义章》云,回向有三种:回向不同,一门说三。下面将三种回向,都是上等回向简介如下:
(1)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的一切种德;
(2)二众生回向:念众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与他;
(3)三实际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实法性。
2、三种回向意义
(1)菩提回向——是缘佛果而回向。
(2)众生回向——是缘众生离苦得乐而回向。
(3)实际回向——是缘真如而回向。
二、回向对象
1、回向众生:回向给一切众生,指针对不同的对象而言,如回向给已故亲人、他人 、冤亲债主、或者其它众生等。
2、回向针对性:回向要有针对性,至于作什么大回向、小回向?以什么形式?或先后什么顺序?取决于自已的想法,给给谁作回向?想达到什么目的?故回向针对性选择很重要。
三、回向利益
回向在佛法里非常重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方法。每当念诵完佛经后,都要以自己所修的功德回转给众生。
要知道把自已所学的一切善根福德、功德回向给众生,就是用自己学佛的善根,学佛的心灯点亮蜡烛,照亮众生黑暗的前程,等于是一种施舍和布施,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回向是自已为别人作善事,作功德的大事,而自已也增加了无量功德,也是为自已修福德资粮。回向对自已、对众生都有无穷的利益,回向愈多,自身的功德积累会越来越多,所以回向是学佛修行的一种法门。
关于念经回向?净空老法师开示过:大意是念经利益好比七分,亲人们只得到一分的利益,而念经者能得到六分利益。所以说念经回向给亲人或冤家债主的时候,一定要多念几遍,多作几次回向,使亲人们或冤家债主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就是这个意思。
回向,以清净心印持回向最为关健。要以心诚,以恭敬心,无论你怎么说,怎么回向,佛菩萨都会感应的,众生都会受益的。
四、如何回向
下面谈点个人简单易行的回向方法,用这种方法作回向意义大,作用也非同寻常。
1、回向针对性:回向应采取针对性,给谁回向?对象是谁?想达到什么目的?对象要清楚,针对性要强,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例1:至于您替别人给冤家债主作回向,要想达到效果?应多念地藏经效果更好,但并不能完全解冤仇。因为你是替代别人作回向,只是中间调解人。如何作回向呢???一定要发大愿、诚恳忏悔,要告诉人家每天都要为它念经,而且每天、每次要为它们念地藏经多少遍?要在多长时间读多少经,是为它们超度而诵经的,超度期限多长,要超度到哪里去?使它们深受感动,使它们得到真实利益,才能够解冤释结!
例2:换个方式念佛经,(1)首先,要对冤家债主劝导释仇工作;(2)为冤家债主皈依;(3)为其念大悲咒三遍,然后为冤家债主超度;诵往生咒二十一遍为其超度;(4)与其对话,让其破迷离雾,离苦得乐,把其送到那那寺庙修行或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都行?(5)诵经超度结束后,恭敬念南无阿弥佗佛三遍!
若单纯的为冤家债主作回向,如念地藏经给冤亲债主作回向,这种方式不见得合适?因为每个人的冤亲债主多,你把它们都超来了,可它们未得到真实的大利益,如果不走你怎么办?我认为恐怕有些非常的不合适了。建议可以用往生咒来超度它们,也等同是给它们最大的回向,而且往生咒也等同回向文了,此法灵验!
还有回向时应注意的问题?一般认为只要用心,多部经一起回向没有什么不可。但每部经意不同?回向内容不同?针对回向者不同(或多个回向者)?最好不要多部经一起诵读来作回向。
若用几部经作回向,而且每部经的回向主次也不同,故每次宜分开念与回向。这里强调一下,不是多念几部经就行了,还要有真心和真功夫,亲人才会得到真实利益,否则怎么超度亲人呢?
还有念经部数(种类)不讲究多,或越多越好,不完全是。关健每部经文要有其针对性,要讲究念的遍数,回向次数。念经心诚、心静也非常的重要,因为念经者可得到佛菩萨的最大加持力量,那效果才更灵验。
2、发大愿力:虽然自己的功德有限,但要把自已过去所累积的全部功德回向给某个众生,由我来解除他们的痛苦而离苦得乐,信心要强,发大愿力显得非常的重要。
3、发清净心:如果自己发清净心、发菩提心,不但自已的感应大,所起的作用也非常之大。
4、恭请上师三宝:心里观想,心中默念,依靠上师和三宝的加持威力,回向给众生。如果这样回向,感应的力量才非常大,所起的作用和功德也大,众生才得到真实的利益,无量的众生肯定能得到真实利益,这就是上师和佛菩萨的加持威力。
五、应注意的地方
1、在念完每遍佛经后,都要念一遍“回向偈”或“回向文”。每句字数相等的叫“回向偈”,而句子长短不一的,叫“回向文”。回向偈”和“回向文”有多种,可任选适合自己的一种即可。
2、在念佛、念经超度幽冥界的众生或冤亲债主时,最好念诵《地藏经》,并选择专用的回向文,可以起到很好的灵验作用。对于法界众生,可念诵《金刚经》。如果许愿自己的父母身体疾病早日痊愈康复时,不需要回向偈,只要向佛菩萨表达清楚的用意即可。只要你心诚,佛菩萨都会感应的。
念完经咒之后怎么回向
我们很多的师兄对回向一向做得不多,所以重点为大家简述一次,这样能够帮助大家在平时念佛、诵经、持咒、放生时能够获得更大的功德和福报。
回向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回向”,就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很多人对回向不理解,老以为我这一样东西本来是我的,结果给了别人,那岂不是我越来越少了?其实这是世俗对回向的理解错误。回向的真正的原理就如手拿一根蜡炬去引燃其它的蜡烛,不但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亮未曾减弱,反而和其它蜡烛的光光相照,而室内更为光明、更为明亮。所以,回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减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为殊胜。
因此,念完经书啊、放完生啊等的活动以后,一定不要忘记做回向,回向有两种,一是大回向,也就是回向给法界众生的,二是小回向,回向给你指定的人或众生的,二者合起来做,受益很大:
一、大回向(三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二、小回向(三遍):
弟子某某某,愿以本次持诵___经____部的功德回向给某某某(您希望回向者的姓名)、某某某(你顺带回向的亲人、朋友等的姓名,回向的人越多,功德越大)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愿他们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弟子某某某真心求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