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命及三命共识的内容
天灵灵地灵灵,看见本文你最灵,你会不会相信还有另外一个你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一起来学习三命,以及三命共识的内容对应的知识点吧。2024
新公学:人的一生有“三命”
人的一生有三命“生命、天命、使命。”
生命珍贵。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书写大写人生,让生命发出灿然的光芒,实现最大的价值。
杨绛说:“人生有命。既使哪些不相信命运的人,当他站在死亡大门口时,回忆自己的一生,似乎就能看到那只命运之手的安排。”一位成功人士对员工说“拼搏一生,奋斗一世,我信命了。”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把握自然、社会的运行规律,了解自己的命运。
这里的天命便是命运。孔子说要敬畏天命。他感叹“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他告诫世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我们要关心命运,了解命运,看一些哲学书,为自己确定一条大写人生的方向。
“君子,以正位凝命。”这是鼎卦象传所说。所以,要敬畏天命,却不为所束缚和捆绑,要敢于在命运面前,挺立自己的使命,这便是“正位凝命。”
使命是个人对社会而言。是对国家,我们对人民的责任。把自己的生命同国家民族和人民关联在一起,会感觉胆子沉甸甸地。当这种沉甸甸的担子挑在自己的肩头时,就是神圣的使命。当然,这种使命远远高于自己珍贵的性命,这便是境界。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诸葛亮,殚精竭虑,六出祁山。孔子和诸葛亮都聪明绝顶之人,他们能懂天下大势,明了命运所允许他们达到的高度,但是他们的使命超越了他们的命运,成了命运的主人,佳话传世,流芳千古。
宫长路著,方远整理。
什么是三命
三种寿命。指上寿、中寿、下寿。《文选·孙楚诗》:“三命皆有极,咄嗟安可保。” 李善 注引《养生经》:“ 黄帝 曰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 李周翰 注:“言三命皆有终极,嗟我此身,安可长保。”
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阴命。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身与阴命合,禀性(怒、恨、怨、恼、烦)就是阴命,把这三命研究明白,你若用阴命,你的命难好。命好命不好,在乎自己,哪用算命呢?
1. 周代分官爵为九等,称九命。三命为公、侯、伯之卿。命,爵命。见《周礼·春官·典命》、《礼记·王制》。《左传·昭公十二年》:“及 平子 伐 莒 ,克之,更受三命。” 杜预 注:“十年, 平子 伐 莒 ,以功加三命。”《荀子·大略》:“三命,族人虽七十不敢先。” 王先谦 集解:“三命,卿也。”
2. 称任州府官的辟命。《后汉书·李陈庞陈等传论》:“ 任棠 姜岐 ,世著其清,结瓮牖而辞三命。” 李贤 注:“谓 任 姜 辞太守之辟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序》:“初辞州府三命,后为 彭泽 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
3. 术数家以受命、遭命、随命为“三命”。《礼记·祭法》“曰司命” 汉 郑玄 注:“司命主督察三命。” 孔颖达 疏:“案《援神契》云:‘命有三科,有受命以保庆,有遭命以谪暴,有随命以督行。’受命谓年寿也,遭命谓行善而遇凶也,随命谓随其善恶而报之。” 南朝 宋 鲍照 《在江陵叹年伤老》诗:“五难未易移,三命戒渊抱。” 唐 宋 以后,星命术士以人生辰之年、月、日所属干支推算命数,亦称“ 三命 ”。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陈靖附婢子语》:“为吏部员外郎,晓三命,自言官高寿长。” 宋 洪迈 《夷坚志补·汴岸术士》:“适术士过前,共坐旅舍,询其技,曰:‘能论三命。’乃书年月日时示之。”
○孟子说:“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可是人一得了人爵,就不再修天爵啦!修德性是长天命,学习技艺、多积钱财,都是长宿命,争贪是长阴命。善用宿命的长知足,能消阴命,不会用的长阴命。只有长天命,是一定可以消阴命。现今的人只知用阴命,重宿命,不知道长天命。又怎能明白天道呢?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人不能“达彼岸”。知人的好处是知天命,知人的功劳是知宿命,知人的禀性是知阴命。知命的人才是君子。好动禀性消天命,好生怨气消宿命,好占便宜长阴命。天命小,要会长;宿命小,要会增;阴命大,要会消。命小要会长,命大要会守,就是“天权在手”。
○有人来见我,我先问他是做什么的?就知道他的天命有多大。再问他的家业和境况,就知道他的宿命有多大。看看他的禀性大小,就知道他的阴命大小。三命是三界,三界贯通,还有不知道的吗?
○当老师的必须详细考察学生的天命、宿命、阴命,按他命的大小来教育他,才算尽了师道。当父母的,只能养育儿女身体,当老师的却能教学生的性、心、身三界。比较起来,老师比父母还重要呢。
○我拿天命用事,把宿命和阴命都开除了,所以才好的。现今的人,不是用阴命,就是重宿命,妄想命好,真是不会算命!
○人都没有为众人的心,只知为己,所以才糟的。我所以能成为善人,是因为我把为己的心开除了,也就是把宿命掐死了。宿命是无尽无休的,为它还有头吗?
○以天命用事的必好,以宿命用事的必坏,以阴命用事的必灭。
○我儿在沈阳念书,考第三名,我便往东三省去讲道。他因学问得名是宿命,我讲道是天命,这正是用天命来包宿命,千万不可使宿命大过天命。
○以宿命为公益的长天命,以宿命为自己享受的长阴命。
○天命大的宿命也不小,宿命大的阴命了不了。所以要止宿命,了阴命,长天命。
○天命大的令人悦服,宿命大的受人恭维,阴命大的使人畏惧。天命大的和人,宿命大的压人,阴命大的吓人。
儒家的三命啥意思?
《三命通会》中的“三命”二字,便是从儒家那里得来,这更可以说明世俗之命与儒家之命的联系。
王充曾述说“三命“说命有三:一曰正命,二曰随命,三曰遭命。正命,谓本事之自得吉也。随命者,戮力操行而吉福至,纵情施欲而凶祸到。遭命者,行善得恶,非所冀望,逢遭于外而得凶祸。《论衡》王充称之为“儒家三命之说'
人有三命
梁晓声说:“人有三命:一是父母给的,原生家庭给的,叫天命;二是由自己生活经历决定的,叫实命;三是文化给的,叫修命。人的总和都与这三命有密切的关系。天命有着不可违拗的一个方面,但通过自修命的个人奋斗,就能改变人生的实命,命运成为人生的强大支撑力量。”
天命难违,逆天改命是不可能的。人的命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伤仲永》在当代社会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对于成功来说,天赋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因素,重要的还是后天的努力。不断的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自修命,终会改变实命,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还年轻,吃苦趁现在。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承受多少。
有人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而我说,岁月漫长,吃苦趁现在。
星命学的三命
古代汉族人民通常称受命、遭命、随命为三命。
《礼·祭法》:曰司命。受命以保庆,有遭命以谪暴,有随命以督行。'受命谓年寿也,遭命谓行善而遇凶也,随命谓随其善恶而报之。星命学中称时辰推命之法为三命术。相传此术缘起于春秋时的珞碌子,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四著录《珞碌子三命赋》一卷。史称六朝术士陶弘景曾著《三命抄略》,然不见传世。宋徐子平有《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二卷传世,明万民英亦有《三命通会》十二卷。此二书所论重点皆为时辰推命之理,均为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命学典籍。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八载,宋时何清源改秩人都,时逢暑月,其于汴河岸小憩,适术士过前,自称能论三命。何乃书年、月、日、时示之。术士看后曰:君自此始,可官至宰相而封王。何当为谀辞,以笑付之。然其后果如术士言,官至宰相。此所言三命者,即时辰推命之术。因星命家多以三命术或五星术推人禄命,故有人以三命五星连称,代指算命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