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字笔画顺序及夏字笔画顺序怎么写的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5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天灵灵地灵灵,看见本文你最灵,你会不会相信还有另外一个你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一起来学习夏字笔画顺序,以及夏字笔画顺序怎么写的对应的知识点吧。2024
本文目录一览:
- 1、夏天的夏的笔顺怎么写
- 2、夏字笔画顺序
- 3、夏的笔画是什么?
- 4、“夏”的笔顺是什么?
夏天的夏的笔顺怎么写
夏笔画: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撇/横钩、捺。
基本信息:
拼音:xià
部首:夂、四角码:10407、仓颉:muhe
86五笔:dhtu、98五笔:dhtu、郑码:ANRS
统一码:590F、总笔画数:10
基本解释:
1、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
2、中国朝代名:夏代。夏历。
3、指中国:华夏。
4、姓。
扩展资料:
常见组词:
1、夏收[xià shōu]
夏季收割农作物。
2、仲夏[zhòng xià]
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3、夏衣[xià yī]
夏季穿的衣服。
4、季夏[jì xià]
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六月。
5、盛夏[shèng xià]
夏季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夏字笔画顺序
夏字笔画顺序如下:
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撇、捺。
夏字拼音:xià
基本释义:
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季。
指中国。
朝代名。
姓。
常见词组:
夏天;夏季;初夏;盛夏;华夏;夏日;夏令;西夏;夏至;夏秋;半夏;仲夏;夏装;度夏;夏侯;立夏;消夏;大夏;夏宫;三夏;苦夏;长夏;诸夏;夏征;过夏;广夏;夏耘;夏口;夏衣;夏眠;歇夏;夏五;亚夏;疰夏;夏管;夏园。
夏字造句:
明城是夏国第二大城,也是真承一嫡亲娘舅的封邑。
大魏三年国号易德,魏皇朝歌临政,北有蜀国,“夏夏国,南诏国”。
我花了整个夏天才晒出这样的棕褐色。
我夏天干活挣钱,存了差不多二百美元。
那时正好是夏季,所以天气确实不错。
夏的笔画是什么?
夏的笔画是: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撇/横钩、捺。
读音:xià。
部首:夂部。
笔画数:10画。
笔画顺序:一丿丨?一一一丿㇇乀。
基本释义:
1、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季。农历指立夏至立秋的时期。一般而言气温较热,若以北半球气候而论,大概指从五月或六月至八月或九月的期间。
2、泛指中国。
3、五彩的颜色。
4、高大的房屋。通“厦”。
5、朝代名。夏朝。
相关组词
一、孟夏 [ mèng xià ]
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二、夏收 [ xià shōu ]
1、夏季收割农作物。
2、夏季的收成:今年~增产一成。
三、消夏 [ xiāo xià ]
用消遣的方式过夏天:~晚会。
四、华夏 [ huá xià ]
我国的古称,泛指中华民族。
五、盛夏 [ shèng xià ]
是指夏天最炎热的时候。
“夏”的笔顺是什么?
“夏”的笔顺是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撇/横钩,捺
夏的读音:【xià】
夏的汉字解释: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 xié),人头。臼( jù),两手,攵( 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Chinese];夏,中国之人也。——《说文》。 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泛指中国 [China]、字本义是"面向南方"。
夏的基本解释:
季节名:一年的第二季。也称夏季、夏天、夏令,用英文表示为summer。
朝代名: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第一代君主是禹;夏代、夏历、夏禹。英文表示为HSIA(在英文里指中国〈汉〉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左右。)
指代中国:华夏。
姓氏:夏昶
另有同名小说《夏》,作者为沐子,在新浪读书首发连载中。
夏官正: 官名,掌司四时之官。唐至清皆置,隶司天台(监)、太史院或钦天监。
夏字组词:
半夏、西夏、夏令、冬虫夏草、夏天、夏至等
夏字组词造句:
半夏造句:最后,制定了半夏生品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草案,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其质量标准,为企业和药检部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西夏造句:虽然北宋的国土、户口、耕地、军队兵员、经济实力,均远远超过西夏,但宋夏战争初期北宋却在几场重要战役中惨遭失败。
夏令造句:西瓜,美国人最喜爱的夏令水果有助于降低心脏病的几率。像大多数鲜红的水果和蔬菜一样,西瓜也能减少癌病的发生。
冬虫夏草造句:以冬虫夏草提取液为主要原料,辅以功能性甜味剂和麦芽糊精,采用先进的固体饮料工艺,制成了低热量、具有保健作用的的速溶固体饮料。
夏天造句:夏天他做了牧羊人??不是灵魂的耶稣基督,不是,是放羊的牧羊人,不是炫耀或装另类,而是因为对大地和草木的爱而感到开心快乐。
夏至造句:无论巨石阵的最终用途如何?埋葬尸体、献祭牺牲、崇拜神灵抑或是治疗伤者?它的设计初衷应该是对天体运动进行测量,诸如测量夏至和冬至、春分和秋分以及日蚀和月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