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宥的读音及宽宥 的拼音

夜空中最亮的星 2023-08-01 08:45:39 464阅读 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7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宽宥的读音,以及宽宥 的拼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2024

本文目录一览:

宽宥的读音 宽宥的读音和解释

1、宽宥,汉语词汇,拼音是kuān yòu,释义为宽容;饶恕 ;原谅、饶恕。

2、出处:《后汉书·王梁传》:“﹝王梁﹞建议开渠,为人兴利,旅力既愆,迄无成功,百姓怨讟,谈者讙哗。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君子成人之美,其以梁为济南太守。”

宽宥的读音及宽宥 的拼音

一个"宝盖头"下面"有"字是什么字?

1.

一个"宝盖头"下面"有"字是:宥

;读音:【

yòu

】;部首

:【

2.

:

宽容,饶恕,原谅。

3.

宥的组词:宽宥、原宥、庆宥、贷宥、抚宥、怜宥、宥德、宥纵、肆宥、获宥、弘宥。

4.

宽宥:【 kuān

yòu】;宽容、原谅、饶恕的意思。

宽宥的近义词:宽大、宽待、宽贷、宽恕、宽饶、宽容。

5.

宽宥的出处:《后汉书·王梁传》:“﹝王梁﹞建议开渠,为人兴利,旅力既愆,迄无成功,百姓怨讟,谈者讙哗。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君子成人之美,其以梁为济南太守。”

6.

宽宥造句: 她不知不觉地双手合一,构成箭头的形状,恳求宽宥。

7.

原宥:【yuán

yòu】;希望对方对自己的行为能包涵谅解。

8.

原宥与原谅的区别:原谅:对人的疏忽、过失甚至错误予以宽恕﹑谅解,不加责备或惩罚。原宥相当于原谅,程度更加深刻,为书面用语,最好不要用于口头表达。

9.

原宥的出处:《后汉书·陈蕃传》:蕃因朝会,固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

“宽”字的笔画顺序

汉字宽(组词)拼音kuān部首宀笔画数10笔画名称点、点、横撇/横钩、横、竖、竖、竖、横折、撇、竖弯钩。

宽(拼音:kuā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宀为形,_(huán)为声。宽本义是房屋阔大,后泛指广阔面积大。“宽”字由本义引申指富裕、有余。

由此又引申指不严厉、不苛求,跟“严”字相对。

“宽”原来是指屋子宽大,后来引申为一般的面积大、范围广,如“宽阔、宽广”。还可以用来指横的距离大。在横的距离上,宽和窄相反,但这两个字又可以合成一个新词:“宽窄”,用来指宽度、面积或范围的大小。宽做形容词还可以引申为宽裕,表示丰足富余。如“宽绰”。

宽宥的读音

宽宥的读作kuān yòu。宽的声母为k,韵母为uān,声调为一声;宥的声母为y,韵母为ou,声调为四声。

宽宥的近义词是宽容、宽待、宽恕。

一、宽容

宽容,即允许别人不利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二、宽待

宽待,指宽大对待。如:宽待俘虏。

三、宽恕

宽容,指饶恕。恕,饶恕。常见两种释义:

1、宽大仁恕;

2、饶恕,原谅。

扩展资料

宽宥的反义词有严惩、狭隘、刁难。

一、严惩

严惩,即严厉的惩罚,指对人做错事后的一种严厉的惩罚。

二、狭隘

1、宽度小:狭隘的山道。

2、范围小:她不愿意生活在狭隘的小天地里。

3、(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广;不宏大:见闻狭隘。心地狭隘。狭隘的生活经验。

三、刁难

刁难,指在某件事上,故意为难他人,使其难堪或办不成事。又指故意给对方难堪。

宽宥的反义词

宽宥

【读音】:[kuān yòu]

【释义】:宽恕,原谅。

【反义词】:惩罚

宽宥造句

1.她不知不觉地双手合一,构成箭头的形状,恳求宽宥。

2.“在践行宽宥中去学会宽宥。 ”

3.还有什么罪恶不曾为上帝所宽宥赶快恳求他的恩赦吧

4.中国传统法律有关宽宥的限度

5.可是这些话,听起来像是诉苦的绝望的喊叫,又像是祈求宽宥。

6.请以你的仁慈赦免我以往的过犯,并宽宥我在你尊前所自讼自承的.罪孽,因你是圣善并热爱世人的上帝。

反义词造句

1.他受到了过于严历的惩罚。

2.他的行为使他受到了惩罚。

3.他们认为他有罪应受惩罚。

4.电力公司的阴谋家受到惩罚。

5.虐待动物要受严厉惩罚。

6.上天一定会惩罚你们的。

7.暴力罪行要承受严厉的惩罚。

8.鱼钩的惩罚算不了什么。

9.他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10.惩罚是矫正不道德行为的方法。

宥怎么读?

宥是一个汉字,读作yòu,上下结构,部首为宀。基本字义为宽容,饶恕,原谅:宥罪,宥恕,原宥,宽宥,尚希见宥。

扩展资料

1.宽仁;宽待

宥,宽也。——《说文》

宥,宽也。——《国语·周语》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庄子·在宥》

知其冤而宥其失。——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当定陵镇静,以道法宥天下。——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

又如:宥世(以宽仁之政治理国家);宥德(宽仁之德)。

2.宽恕

天尊岂可违天擅杀,望天尊暂宥。——《梼杌闲评——明珠缘》

中间驰至九天,以告上帝。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前所谴责,因而获免。——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宥免(宥恕,宥赦,宥过。宽恕别人的过错);宥愆(宽恕罪过)

3.赦免。

宥,赦也。——《广雅》

流宥五刑。——《虞书》。马注:“宽也。”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礼·司刺》

犯臣姬昌罪犯忤君,赦宥免死,暂居里。——《封神演义》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孔颖达疏:“宥谓宽宥,罪谓故犯,过轻则赦,罪重则宥,皆解缓之义也。”

三国同患相恤。后有军事,各出兵车为助。如背此言,神明不宥。——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又如:宥善(赦免善良的人);宥罪(赦免罪过);宥释(赦免释放)

4.在古代还有别宥一词

(1)指区分,甄别。《庄子·天下》:“接万物以别宥为始。” 成玄英 疏:“宥,区域也……区别万有,用斯为本也。”

(2)指破除成见。《吕氏春秋·去宥》:“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 陈奇猷 校释引 毕沅 曰:“疑宥与囿同,谓有所拘碍而识不广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