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是什么日子?及2018年5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4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22世纪什么最重要?和小编一起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5月13日是什么日子?,以及2018年5月13日是什么日子对应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2024
5月十三号是什么日子
五月十三是关公磨刀节。
关公磨刀节是为纪念关公的忠勇仁义兼且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民俗,该节历史悠久且富有特色,盛行于湛江麻章区太平镇东岸村,于2012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公磨刀节文化传承:
关公磨刀节是湛江麻章区太平镇东岸村民为纪念关公忠勇仁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民俗,历史悠久且富有特色,于2012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节日活动荟萃了民俗文化精髓,展现了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喜庆的文化氛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俗文化大餐,活动内容除了关公磨刀外还有宴请亲朋好友的大餐盛宴,该节日已成了东岸村的年例。
每年庆典的高潮部分是关公磨刀。只见身着古装的道士,挥舞着3米长,重60斤的青龙偃月刀,全场一片欢腾,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之后,道士把偃月刀架在特制的磨刀石上,来回磨三遍,此时观众的情绪达到最高潮,喊声震天,其栩栩如生之状,令人仿佛回到了三国古战场,看到了当年气壮山河,所向无敌的关羽的英姿。礼毕,村民们都会争相沾一下磨刀水,祈求平安。
农历五月十三日是什么日子
农历五月十三日是关公磨刀节。
关公磨刀节是为纪念关公的忠勇仁义兼且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民俗,该节历史悠久且富有特色,盛行于湛江麻章区太平镇东岸村,于2012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民间信仰中,农历五月十三日是关公的生日,也是关公“单刀赴会”,会下“磨刀雨”的日子;民间称此日下雨,是关老爷在“磨刀”,磨刀的水从天上降下凡间,就下起了雨。据说,关羽磨刀是为了斩蔡阳。
在山东济南,人们会作醮祭祀关公,并演戏为乐。在四川酆都,人们在这一天会集在关祠祭赛饮福,当地人称为“单刀会”。据说关公是葬在湖北的当阳,因此,当阳城西的关陵庙是祭拜关公的重要场所。
农历五月十三日活动
农历正月十三日最为著名的是台南盐水的蜂炮活动。传说,在清朝嘉庆年间,台南盐水地区流行霍乱,民众伤亡甚多,于是向当地武圣庙的关圣帝君求助。关公显示将在农历正月十三日扫荡病疫邪魔,附近信徒也群起大放鞭炮助阵,一直到十五日元宵节才结束。
果然,疫情被控制住了甚至绝迹,民众都非常感谢关圣帝君,于是在元宵节放蜂炮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
5月13日是什么日子?
节日:关公磨刀节。
农历五月十三,是千年传统习俗关公磨刀节。这是中华传统节日中唯一以“平安”“顺利”为主题的节日。关公磨刀节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并无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有资料可查的是,至少两宋之时,关公于农历五月十三磨刀立威,佑护百姓,普施甘霖,已经蔚然成为民间习俗。
随着关公信仰的传播,“磨刀节”的习俗也从北方流传开来,从东北西北到东南西南,到处都能见到“磨刀节”的相关记载,“磨刀节”的来历也有了南方的版本。
关公节的历史记载:
生活跨度南宋至元明的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在《水石闲谈》中曾载有一首《咏磨刀雨》,诗云:“荆州洒遍雨如膏,竟为英雄励宝刀。最是武昌城下水,千秋鸣咽卷雷涛。”说明宋元之时,磨刀雨的民间习俗已经广为流传,成为民间祈福平安、祭拜英雄关公的一项民间活动。
关公在史书《三国志》中已有“威震华夏”的称誉,大义归天后,随即成为后世武将“义勇”的代名词。其后二三百年,关公英灵不灭,被荆州民间百姓推崇为江陵城“城隍神”。
5月13日是什么节日,五月十三日是什么日子
★母亲节
母亲节: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
2007年5月13日 农历三月二十七 星期日 【国际母亲节】
建国58年 农历 丁亥年 【猪年】
敬重母亲、弘扬母爱的母亲节,至今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国际性节日。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日本的母亲节也是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节日里人们送给母亲一枝红石竹,表示祝贺。
法国首次庆祝母亲节是在1928年,节日定在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节日这一天,数以百万计的妈妈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接受各自子女们的“节日愉快”的美好祝愿。
泰国于1976年宣布8月12日为母亲节。这一天也是泰王后丽吉的生日。节日里,全国要开展“优秀母亲”的评选活动。儿女们手持芳香馥郁的茉莉花,献给自己的母亲。
阿拉伯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母亲节定在3月21日“春分”这一天。当地人认为“春分”是春天开始、一年之始,以此表示母亲的伟大。葡萄牙人的母亲节在12月8日;而印度尼西亚则定在12月22日。
母亲节在我国是地区性节日,最早是在港澳台地区有此节日。改革开放后,母亲节也为内地所接受。广东省于1988年开始,杭州等城市于1989年开始,都由各级妇联组织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节日的内容之一。
在母亲节许多人将康乃馨赠给母亲,这是源于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的敬重。康乃馨与母亲节便联系在一起了。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感情,寄托于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