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将迎来“冬至”以及2020年12月21是冬至

夜空中最亮的星 2024-02-28 13:28:15 77阅读 0评论

天灵灵地灵灵,看见本文你最灵,你会不会相信还有另外一个你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一起来学习12月21日将迎来“冬至”,以及2020年12月21是冬至对应的知识点吧。2024

12月21日23时59分迎来冬至,冬至来临意味着什么?

12月21日23时59分迎来冬至,冬至来临意味着寒冷的冬天来临。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 在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冬至的传统习俗有:祭祖,九九消寒,吃水饺,吃汤圆,吃羊肉等。俗话说:南方冬至吃汤圆,北方冬至吃饺子。

在北方,每家每户都会在这一天吃饺子和吃羊肉。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在此时美美吃上一锅炖羊肉,更有御寒滋补的双重功效。

在南方,清晨各家各户都会磨糯米粉,并用肉、莱、萝卜丝等做馅料,包成冬至团。

对于广东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得多。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而广东潮汕人把冬至称为冬节。冬至的时候,他们也有吃汤圆的习俗,而且有“吃过冬节圆,就算大一年(岁)”的说法,意思是说,吃了冬至的汤圆,便又长了一岁。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冷,而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具有补气活血,温中暖下的功效。我们冬至吃些肉类可中和寒气,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来应对严寒。 冬季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颈部、腹部和头部的保暖。

12月21日进入冬至节气,也是数九的第一天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2月21日23时59分,迎来冬至节气。这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到来,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中国人常说数九寒天,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

2021年-2022年数九天时间表

2021年一九时间:2021年12月21日-2021年12月29日

2021年二九时间: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7日

2022年三九时间:2022年1月8日-2022年1月16日

2022年四九时间:2022年1月17日-2022年1月25日

2022年五九时间:2022年1月26日-2022年2月3日

2022年六九时间:2022年2月4日-2022年2月12日

2022年七九时间:2022年2月13日-2022年2月21日

2022年八九时间:2022年2月22日-2022年3月2日

2022年九九时间:2022年3月3日-2022年3月11日

为什么要数九

虽然立冬是进入冬季的时气点,但人们从身体感受出发,将冬至视为隆冬季节的开始。但数九不是在界定最寒冷的时段,数九的着眼点在于数完九九,寒冷的天气结束,在于寒尽春归。

古代的御寒能力差,数九作为冬令时间的表达习俗,客观上是在纾解人们在冬寒胁迫下出现的心理危机,从寒冬看到春日的希望。

流传至今的数九歌谣

至今仍在流传的华北版本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是九九歌谣当中,一种比较简洁也比较通行的版本。

而明代《五杂俎》中记载的北方版本的九九歌谣为: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同样是明代《五杂俎》,还记载了江南版本的九九歌谣: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21日23时59分冬至:寒冬来临的标志

北京时间12月21日23时59分将迎来冬至节气,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每年公历12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冬至节气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冬至日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阳光最少,白天最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此后虽夜渐短而昼渐长,但地表热量积蓄越来越少,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到来,须经九九八十一天,方能春回大地。

冬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在中国古代,一向被当作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加以纪念。

古人认为,阴阳二气自然转化和阳气渐起,均始于‘冬至’。周秦时期,以‘冬至’为岁首,举国相庆;因‘冬至’总在十一月,所以十一月又被称为‘冬月’。汉代以正月为岁首,‘冬至’为‘冬节’,仍与岁首并重,‘百官绝事,不听政’,官府有‘贺冬’仪式,官场有‘拜冬’礼俗,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自唐宋起,盛行‘冬至’祭祖。明清两代,皇帝于‘冬至’郊野祭天,‘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自古以来,民间过‘冬至’,各地传统习俗大不同,北方大多吃‘冬至馄饨’,代表‘冬至’为‘天地混沌’之始,当然也有吃饺子的,如东北地区,而南方,尤其江南地区则普遍吃意寓‘团圆’的汤圆。

数九寒天,严冬将至,公众该如何调整饮食起居,做好养生保健工作?

此时节,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御寒,肉类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钙等营养成分,是进补佳品,但应注意饮食多样性,应与谷物、果蔬等合理搭配;寒冬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要注意保持口腔和鼻咽部卫生,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并适当进行御寒锻炼,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养生重点是养心,始终保持良好心境,可提升冬季人体免疫功能;随着严寒到来,人体血管收缩加剧,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病情往往加重,中风患者也会增多,因此老年基础病患者要做好全身防寒保暖,坚持日常用药,若感不适,要及时就医。

12月21日将迎来“冬至”,北方在“冬至”这一天会吃什么?

12月21日将迎来“冬至”,北方在“冬至”这一天会吃什么?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冬至北方的习俗是吃饺子。

我们北方的很多地方,每年冬至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俗话说:“十月一,冬至,家家都吃水饺。”在我国北方地区这一天要吃饺子是因为水饺有“消寒”的意思,到今天民间还是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我们南部的许多地方在冬至这一天庆祝节日。冬至是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是时年八节之一,民间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俗语说“冬至节大如年,不返祖宗”,出门的人,无论如何都要赶回家去拜祖。

由于各地礼俗不同,祭祖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在祭祖仪式结束后,酬神通常也会大摆宴席,款待亲朋好友来拜祭。所有人都敞开心扉,互相联系,久别重逢。冬至是很多地方的节日,它是一个节日。

扩展资料:

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冬至先民自古就有祭祖的传统,以孝为先,不忘先祖。由于各地礼俗不同,祭祖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与此同时,有些地方还祭祀天地神,供物主要是三牲三餐、三茶五酒等。

冬至被看作是冬季的大节日,古时候,漂泊的人们到了这个季节都要回家过冬,所谓“岁末有所归”。

“冬至如年”的讲法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广为流传,冬至又称“亚岁”、“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天一到,新年就要来了,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性不比新年低。到目前为止,许多地方仍然保留了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

12月21日将迎来“冬至”以及2020年12月21是冬至

为什么2020年冬至是21号

2020年12月21日18时02分将迎来“冬至”节气,从这一天起,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时节,民间俗称“进九”。

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为“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与相对应的“夏至”相反,“冬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古称“日短”或“日短至”。“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慢慢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逐步变长,夜晚渐渐缩短。

“冬至”为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阴气衰,阳气起,地下的泉水开始萌动,是冬去春来的标志。但在天文意义上,“冬至”却表示严冬应时而至。这是因为从“冬至”开始,北半球地面散失的热量要比吸收的热量多,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降至最少,天气最冷,所以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冷在三九”之说。

民间认为,“气始于‘冬至’”,所以此时为养生最佳时机。“‘冬至’补一补,一年精气足。”

进补时应注意“养肾防寒”,多吃些温补助阳、强肾壮骨、养阴益气的食物,如羊肉、山药、莲子、大枣等,以增加热量。为适应寒冬“万物休整,阳气内藏”的规律,宜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以养精蓄锐。午休后阳气旺盛,是运动养生最佳时刻,但强度要适中,以微微出汗为原则。“冬至”养生,重在养心,要安身静体,乐观畅达,不为琐事劳心伤神,以防早衰,保持旺盛精力,方可益寿延年。

2022年几月几日冬至

2022年几月几日冬至

2022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8:02:12,农历2022年十一月(小)初七。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

冬至节气是进入数九天吗

“数九”从每年冬至当天开始计算,每九天为一个单位。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2月22日12时19分,迎来“冬至”节气。这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到来,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中国人常说“数九寒天”,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

冬至常见习俗

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中国民间将冬至叫做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开始,每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数到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经已到来。

吃饺子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过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冬至这一天中国南北方会有不同的习俗,北方大部分地区会吃饺子、南方会吃汤圆,还有谚语:冬至到,吃水饺,以及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阅读

  • 立夏要称体重以及女生53公斤算胖吗
  • 父亲节礼物排行榜及父亲节礼物2024
  • 结婚四年是什么婚_结婚40年属于什么婚
  • 10月17日是什么节日及10月17日是什么节日子
  • 六月初六什么日子_六月初六什么日子仙家
  • 鬼节的由来及鬼节的由来视频
  • 吉日_吉日查询2024年
  • 1893年12月26日and12月26日是什么星座
  • 2017年5月30日_2017年5月30日是星期几
  • 腊月二十六的风俗是什么and腊月二十六各地有什么风俗
  • 大暑本意_大暑本意为什么
  • 端午节带五彩绳有什么说法及端午节带五彩绳是为了什么
  • 端午节送长辈什么礼物好及端午节送长辈什么礼品
  • 3月18日是什么节及20193月18日是什么节日
  • 放空警报以及防空警报器声音
  • 11月28日是什么节日_十一月28号是什么节日
  • 立冬节气以及立冬节气出生的人
  • 孟夏是农历几月及孟夏是几月?
  • 11月19日是什么星座以及天蝎座男生的性格脾气
  • 春节后几号上班及中通快递春节后几号上班
  • 关于屌丝节的信息
  • 正月里不能理发_正月里不能理发是指哪几天
  • 立春节气以及立春节气图片
  • 中国诺贝尔奖_中国诺贝尔奖和平获得者
  • 搬家良辰吉日_搬家良辰吉日2024年3月
  • 11月27日是什么日子及11月27日是什么日子是情人节吗?
  • 关于穆斯林开斋节的信息
  • 五一国际劳动节由来以及五一国际劳动节由来简写
  • 3月28日是什么日子_农历3月28日是什么日子
  • 火把节是哪个族的_火把节是哪个族的节日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