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不打小孩节以及国际不打小孩日是几月几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国际不打小孩节,以及国际不打小孩日是几月几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2024
国际不打小孩日 ?
国际不打小孩日(每年4月30日),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1998年发起的。
节日通过各种活动,宣导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及民间组织参与此盛事。
设立背景
在美国,尤其是在一些拉美、亚裔移民家庭以及是一些收入比较低,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黑人家庭,打孩子的现象相对于白人家庭来说还是比较普遍的,甚至存在严重的虐待、性侵等情况。正是因为美国的确存在虐待孩子的情况,美国儿童人权组织有效管理中心在发起了反对体罚儿童的运动。
建议
关键是掌握好以下几个技巧。
首先,对于幼儿段的小孩子来说,当他做错时可以适当地拍拍小屁股,打打小手,告诫他这样做是错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尊心和认知能力不断增强,要尽量跟他讲道理。
其次,惩罚孩子要注意场合,不可在亲戚朋友面前或公众场所惩罚孩子,当众不留情面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当众顶撞,父母也会很没有面子。
最后,当家长看到孩子犯错时,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切勿急于打骂孩子,因为一顿暴打不仅会伤害孩子,对家长的身心也会造成伤害。而且不少家长情急之时对孩子的体罚往往会造成难以估计的严重后果,所以,惩罚孩子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根本原因:沟通过少
这份有关亲子沟通的问卷涉及多方面内容,包括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时间、交谈环境、谈话内容、询问孩子不愿提及之事时孩子的反应,孩子讲篮球、街舞、上网、动漫等流行事物时父母的态度等等。
问卷在家长会前一周提前发放。家长们觉得这就是一份普通问卷,但在家长会上看到最终的结果分析,心里却狠狠地被“震”到了。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九成的父母,每天和孩子交流的时间不足1小时,大部分集中在10—30分钟,而且交流的时间基本集中在饭桌上。
“一方面可以说明家长很忙,孩子也很忙,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话不想和家长讲,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坐一起,孩子觉得没办法,得有一个交流。”清河中学的副校长黎敏,在问卷调查后举行的家长会上分析了调查结果。他发现,不少原来以为很懂孩子的家长,在看了结果分析后“非常惊讶”。
“其实,和孩子交流,在其他环境中更容易进行,比如散步,在放松的环境中,孩子更容易说出心事,也更容易让孩子和家长的心灵联系得更紧密。”
有媒体报道,1998年美国反体罚民间组织“有效管教中心”选定每年4月30日为“不打小孩日”,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这个活动后来得到各国响应,包括美、加、英、纽、澳、肯亚、喀麦隆、印度、斯里兰卡、香港等,都同时举办终止体罚的活动。
设立 “国际不打小孩日”,让家长跟老师从体罚和棍棒教育误区中走出来,实在太有必要了。教育,真的是一个专业性太强的行为,在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亲子关系发展等理念相对落伍的年代,由于认知有限,曾将棍棒当做“教育神器”。可今天,各种教育成果和理念已得到了开拓性发展,早该对棍棒教育进行全面警醒了。
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这个日子是为了什么而设立的?
是为了反对体罚,倡导儿童人权意识而设立的。国际不打小孩日最早是在1998年,由美国有效管教中心提出的,该组织一直以来都反对体罚,倡导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合理的教育孩子。在设立这一节日之初,曾经以相应的活动、口号,宣传反体罚的观念,而这一理念目前已经被大部分国家所接受,甚至很多国家在规定学校不可体罚之外,也明令规定了家庭中严禁体罚,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儿童的权益。
一、儿童由于体力原因,在家庭中容易处于被动地位。
儿童与成年人相比,在体力上有明显的缺陷,但儿童的头脑发育很快,对于一些事物会有与众不同的认识。很多成年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旦跟不上孩子思维的跳跃性,无法从语言上压制孩子,就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以武力压制,更有甚者表示,孩子不打不成才,但这样的观念都是错误的!
二、学校为了更好的约束学生,会增加体罚的措施。
除了家庭以外,曾经的学校也是一个体罚严重的地方。不管是什么年龄层的孩子,在与同龄人的交往过程当中,都会相互影响,或许会学习一些不好的行为或习惯,而学校为了更好的约束孩子,甚至只是为了让教育方式更为简便,就选择了体罚的方式,但有的时候往往事与愿违,不过现在基本上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严禁学校进行体罚了。
三、合理管教,从沟通开始。
孩子虽然处于成长阶段,但其思维活跃,很多事物都是一触则通,体罚并不能让家长的形象更为伟岸,而有的时候,放低姿态,通过与孩子做朋友的方式,反而更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只有让孩子明白你所讲的道理,他才能够听你说的话。
4.30是什么日子国际不打小孩日
国际不打小孩日。
很多家长的脾气都比较暴躁,尤其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或者做出一些调皮的事情之后,这些家长都会大大出手,将孩子打一顿。
在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看到家长也是经常火冒三丈,甚至也会打骂孩子。
或许很多家长以及这些孩子们都不知道在国际上还有一个重要的日子,叫做国际不打小孩日,从1998年开始,每年的4月30日,被确定为国际不打小孩日。国际不打小孩日(每年4月30日),是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CenterForEffectiveDiscipline)于1998年发起的节日。旨在宣传正面管教方法,倡导儿童人权。
国际不打小孩日是哪一天2021
国际不打小孩日是很多媒体都在宣传,宣扬家长们不要对孩子实施暴利,但其实很多熊孩子不打真的不长教训,所以才会在一年中设置一个国际不打小孩日,在这天,家长请遵从孩子的意见,对他们多一丝包容。
1、国际不打小孩日是哪一天2021
4月30日
每年的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又叫作“无巴掌日”。 它最初是由美国的反体罚非政府组织发起的,旨在为父母提供积极的纪律,希望在这一天,没有人会对孩子动手。目前,世界上有数百个国家接受了这个节日。
2、国际不打小孩日是怎么来的
1998年,美国反对体罚的非政府组织有效纪律中心将每年的4月30日定为“不打小孩日”,宣导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
后来,该活动得到了各个国家的响应,并扩展为“国际不打小孩日”,台湾是2007年第二次在同一时间举行,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肯尼亚,喀麦隆,印度,斯里兰卡,香港等,组织结束体罚的活动,不仅希望父母不要在4月30日惩罚体罚,而且希望他们学会积极的纪律,从不体罚。
目的建立这一“节日”的目的是推广反侵犯人权的体罚儿童的概念,并引起社会的关注。
3、孩子到底该不该打
给孩子放一天假,明天继续!
其实,打不打孩子这个问题,个人觉得重点应该是给孩子树立一条警醒的红线,教会孩子做哪些事是要收到惩罚的,尽可能确保孩子在未来不走上歪路,而那些拿孩子撒气,纯粹以大欺小的行为则必须杜绝。
所以,打孩子么,疼在皮上不痛不痒,疼在心里,那才是记忆深刻。(顺便一提,如果大人错打了孩子,是要道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