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什么节and3月5日是什么节目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3月5日是什么节,以及3月5日是什么节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2024
3.5日是什么日子?
21年的3月5题是惊蛰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春雷始鸣,气温回升,昆虫萌动。从惊蛰起,春耕正式开始,广大农民以农谚为依据,从事各种农事活动。惊蛰的主要生产是春翻、施肥、灭虫、造林。其中的灭虫还带有一定的巫术色彩。
传统习俗
1、吃梨
惊蛰有吃梨的习俗。这是因为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吃梨,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
2、蒙鼓皮
响雷,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3月5日是什么节 每年的3月5日是什么节日
1、学雷锋纪念日是每年的3月5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2、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
3、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那种干一行爱一行,立足岗位艰苦奋斗的螺丝钉精神,那种对同志、对群众像春天般温暖,舍己为人,助人为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大力发扬倡导的。
3月5号是什么节日
3月5日主要的节日有:
1、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惊蛰:
惊蛰表示万物开始复苏,冬眠的动物开始睡醒,这天我国大/2分地区进入春耕插秧季节。
2、雷锋纪念日:
雷锋同志因公牺牲后,他的日记与事迹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导出来。后来,中央决定,把3月5日定为学习雷锋纪念日。
3、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2000年,共青团中央确定3月5日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下发通知,从2000年开始,把每年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青年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4、中国(中华民国)童子军节:
童子军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儿童进行社会军事教育的组织。中华民国童子军节为3月5日。
3月5日是什么节日?
3月5日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2000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决定把每年的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青年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3月5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近年来许多地区通行的做法。
现代国际志愿者活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志愿者开展了义务服务活动,在重建家园、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许多国家及政府都在这天举办各种活动,大力宣传、赞扬和倡导志愿者(义工)为社会义务服务的重要作用与奉献精神。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着眼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三月五日是什么日? 惊蛰的相关知识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交节。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这均为惊蛰节气的特征。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自然节律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时节,各种蛰虫有感因此开始活动,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光,该种的农作物都可以开始种了。惊蛰后气温回升较快,长江中下游以南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除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至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已达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时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耕种的好时节,我国各地随着气温回升,由南向北渐次进入春耕时节。
妇女节的由来是什么?
妇女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08年,当时美国纽约市的一群妇女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要求获得更多的权利和改善工作条件。这次游行被认为是国际妇女运动的开端,也成为了妇女节的象征。
1910年,国际社会上的妇女代表在哥本哈根召开了第二届国际妇女研讨会,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这一天旨在纪念妇女争取平等和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斗争历程,同时也是向全世界展示妇女权利和地位的重要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