佾_佾生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0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天灵灵地灵灵,看见本文你最灵,你会不会相信还有另外一个你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一起来学习佾,以及佾生对应的知识点吧。2024
佾字意思和含义
佾字意思和含义是古代乐舞的行列,八佾(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
拼音:yì;部首:亻;笔画:8;笔顺:ノ、丨、ノ、㇏、丨、㇆、一、一;笔顺名称:撇、竖、撇、捺、竖、横折钩、横、横。
一、详细释义
1、古时乐舞的行列。
佾,舞行列也。出自《说文新附》。
舞夏公六佾、侯四佾。出自《谷梁传》。
佾,列也。出自《广雅》。
八佾以舞大夏。出自《礼记祭统》。
八佾舞于庭。出自《论语》。
2、佾舞(排列成行,纵横人数相同的古代舞蹈。按西周奴隶制等级规定,天子用八佾,六十四个;诸侯用六佾,三十六人);佾生(佾舞生,乐舞生。清代孔庙中担任祭祀乐舞的人员。文的执羽旄,武的执十戚)。
二、八佾的含义
《论语八佾篇》:“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是《论语》二十篇中的第三个部分,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佾”是一个单音字,读yì(第四声),指古代乐舞的行列。
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
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还有什么事情不忍心去做呢!”
佾字解释
佾
拼音 yì 部首 亻 笔画数 8
"佾"是什么意思
1. 佾 拼音:[yì]
(1)古代乐舞的行列。行数、人数纵横皆相同。舞蹈用佾的多少,代表地位等级的不同,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组词】:佾舞
佾的笔顺详解
佾字笔画写法
详细字义
1. 佾 yì 〈名〉
(1) 古时乐舞的行列
佾,舞行列也。——《说文新附》
舞夏公六佾、侯四佾。——《谷梁传》
佾,列也。——《广雅》
八佾以舞大夏。——《礼记·祭统》
八佾舞于庭。——《论语》
(2) 又如:佾舞(排列成行,纵横人数相同的古代舞蹈。按西周奴隶制等级规定,天子用八佾,六十四个;诸侯用六佾,三十六人);佾生(佾舞生,乐舞生。清代孔庙中担任祭祀乐舞的人员。文的执羽旄,武的执十戚)
"佾"字的词语
佾壬 佾生 佾舞生 佾舞 八佾 六佾 舞佾 葆佾 轻佾
佾怎么读,啥意思
佾的读音:[ yì ]
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
"八佾舞于庭"出自《论语·八佾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 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还有什么事情不忍心去做呢!"
拓展资料:
周礼规定的等级制度是为了稳定社会,也确实稳定了数百年之久。到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时代,有些有权有势的卿大夫敢于僭越周礼,自行其是,越制享受。这表明周天子已经失去权威性,推动控制诸侯、卿大夫的实际能力。孔子维护周礼,是为了社会稳定,但他维护不了,礼崩乐坏乃大势所趋。孔子以后,社会就进入几百年战乱的战国时期。
“佾”怎么读?什么意思?
佾读音为:yì ,意思为:古代乐舞的行列。八佾(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
佾拼音:yì,注音:一ˋ,简体部首:亻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8画
繁体部首:人,部五笔:WWEG,仓颉:OCB,郑码:NOQ,四角:28227
结构:左右电码:0168,区位:5711,统一码:4F7E,笔顺:ノ丨ノ丶丨フ一一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佾生 [ yì shēng ]
1.清代朝廷及文庙举行庆祀活动时充任乐舞的童生,文的执羽箭,武的执干戚,合乐作舞。又叫“乐舞生”,简称“佾生”。
2.六佾 [ liù yì ]
周诸侯所用乐舞之格局。
3.佾壬 [ yì rén ]
巧言谄媚的人。
4.轻佾 [ qīng yì ]
轻盈的乐舞行列。
5.葆佾 [ bǎo yì ]
古乐舞中的羽舞。
佾这个字念什么
[ 佾 ] yì
古代乐舞的行列:八佾(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
参考资料:《汉语大字典2》第184页第9字
同音字:义、异、意、
佾怎么读
yì。
佾,读作yì。属左右结构汉字,会意。本意:古代乐舞的行列。古代乐舞的行列,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八佾意思为,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
佾在康熙字典的解释为,《唐韵》夷质切《集韵》《韵会》《正韵》弋质切,音逸。舞行列也。行数,人数,纵横皆同,故曰佾。《左传·隐五年》於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古但用_,加人转注。_音翕。古今异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