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以及迄今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1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22世纪什么最重要?和小编一起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迄,以及迄今对应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2024
迄怎么读?
拼音:qì(声母q,韵母i,四声)
基本字义:
迄(读作qì)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春秋时期的文字。 本义是到,至。古时也用作“讫”,表示终了,终止。
繁体字:迄,部首:辶,拼音:qì
笔画:6,结构:半包围结构
首尾分解:辶乞,部件分解:乙辶,异体字:汔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迄至[qì zhì]至,到。
2、迄功[qì gōng]亦作“迄工”。犹竣工。
3、迄工[qì gōng]见“迄功”。
4、迄未成功[qì wèi chéng gōng]迄:毕竟、终究。指终究未能成功。
5、迄今为止[qì jīn wéi zhǐ]指从古至今,是一个时段。目前为止,到现在为止。也可表达为至今为止。
“迄”怎么读?
一、迄字的拼音是qì,只有一个读音。
二、迄字的基本释义
1、到:迄今。
2、始终;一直(用于“未”或“无”前):迄未见效。迄无音信。
三、迄字的笔顺是撇,
横,
横折弯钩/横斜钩,
点,
横折折撇,
捺。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有迄今、
迄功、
迄至、
迄工、迄今为止、迄未成功等。
一、迄功
[qì
gōng]
亦作“迄工”。犹竣工。直到今年的九月那个项目才迄功。
二、迄至
[qì
zhì]
至,到。旋回沉积原理适用于始于最早的古生代迄至全新世的沉积物。
三、迄工
[qì
gōng]
见“迄功”。不知道这个楼盘什么时候能够迄工。
四、迄今为止
[qì
jīn
wéi
zhǐ]
指从古至今,是一个时段。目前为止,到现在为止。也可表达为至今为止。
五、迄今
[
qì
jīn
]
到现在:迄今为止,科学家仍然无法找到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有力证据。
迄组词和拼音
迄组词和拼音如下:
迄的组词:迄工、迄功、迄今、迄今为止。迄的拼音:qì。
迄的释义:到,至。始终。笔画数:6画,部首:辶。动画:迄的笔顺。中国一级汉字,编号
迄的造句:
1、大部分思想领袖都影响着成千上万的人、项目和团队,但让我惊讶的`是,迄今还没有一个组织,能让他们在其中引领专业的发展。
2、拥有一个自恋的丈夫是迄今为止你遇到的的最棒的一件事了。
3、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环,但土星的环,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为壮观的。
4、而且,虽说自然灾害威胁的是每个人,但迄今为止,穷人是最易受害的人群。
5、这些进展一方面巩固了我们迄今取得的成果,同时也为今后继续和谈进程开辟了道路,来之不易,值得珍惜。
6、去年春天,组织者就公布了提名要求,参加本次火炬接力者需得到他人的推荐,推荐文字规定在50至100字左右。 迄今为止,组委会已收到21000篇生动的短文。 这些文章出自朋友、同事和家庭成员之手。
7、那件事情迄今为止还是挺好的,我很感激我将要做的所有工作。
迄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迄怎么读? 【汉字】迄
【拼音】qì
【基本解释】
1、到,至:起~。~今。
2、始终(用于“未”或“无”前):~未成功。~无音信。
【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u( chuò),乞声。本义:到;至) 同本义 [till;up to]
迄,至也。――《说文新附》
以迄于今。――《诗・大雅・生民》
迄于天下。――《国语・周语下》
吴获迄古。――《楚辞・天问》
声教迄于四海。――《汉书・艺文志》
降周迄 孔。――《汉书・扬雄传》
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迄今盛行。――蔡元培《图画》
自皇古迄今。――[英] 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迄至(至,到)
〈副〉
竟,毕竟,终究 [so far;all along]
迄无成功。――《后汉书・孔融传》
迄无济。――《聊斋志异・促织》
迄未成功;迄无音信;迄功(犹竣工)
问题二:迄的读音是什么 【汉字】迄
【拼音】qì
【基本解释】
1、到,至:起~。~今。
2、始终(用于“未”或“无”前):~未成功。~无音信。
【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u( chuò),乞声。本义:到;至) 同本义 [till;up to]
迄,至也。――《说文新附》
以迄于今。――《诗・大雅・生民》
迄于天下。――《国语・周语下》
吴获迄古。――《楚辞・天问》
声教迄于四海。――《汉书・艺文志》
降周迄 孔。――《汉书・扬雄传》
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迄今盛行。――蔡元培《图画》
自皇古迄今。――[英] 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迄至(至,到)
〈副〉
竟,毕竟,终究 [so far;all along]
迄无成功。――《后汉书・孔融传》
迄无济。――《聊斋志异・促织》
迄未成功;迄无音信;迄功(犹竣工)
问题三:迄怎么读音是什么 【汉字】迄
【拼音】qì
【基本解释】
1、到,至:起~。~今。
2、始终(用于“未”或“无”前):~未成功。~无音信。
【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u( chuò),乞声。本义:到;至) 同本义 [till;up to]
迄,至也。――《说文新附》
以迄于今。――《诗・大雅・生民》
迄于天下。――《国语・周语下》
吴获迄古。――《楚辞・天问》
声教迄于四海。――《汉书・艺文志》
降周迄 孔。――《汉书・扬雄传》
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迄今盛行。――蔡元培《图画》
自皇古迄今。――[英] 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迄至(至,到)
〈副〉
竟,毕竟,终究 [so far;all along]
迄无成功。――《后汉书・孔融传》
迄无济。――《聊斋志异・促织》
迄未成功;迄无音信;迄功(犹竣工)
问题四:讫怎么读音是什么 读音:qì
完结,终了:收讫。付讫。
2.截止:起讫
问题五:“迄”这个字念什么 迄qi四声,迄今为止
问题六:迄今的迄的读音 迄拼音:
[qì]
来自百度汉语|报错
迄_百度汉语
[释义] 1.到,至:起~。~今。 2.始终(用于“未”或“无”前):~未成功。~无音信。
问题七:迄点什么意思 拼音:qì
部首:辶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繁体部首:u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0
五笔8698:TNPV
基本字义:
◎ 到,至:起~。~今。
◎ 始终(用于“未”或“无”前):~未成功。~无音信。
文言文迄的意思
1. 文言文中的“讫”字用法
【动】
(形声。从言,乞声。从“言”,表示本与言语有关。本义:绝止;完毕)
同本义〖plete;settled;beover〗
讫,止也。——《说文》
毋讫籴。——《谷梁传·僖公九年》
天既讫我殷命。——《书·西伯戡黎》。传:“天既毕讫殷之王命。”
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书·吕刑》。传:“非绝于威,惟绝于富。”
讫不肯拜使者。——《汉书·西域传上》
言讫。——唐·李朝威《柳毅传》
用讫。——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言讫不见。——清·魏禧《大铁椎传》
讫籴(终止籴粮);讫毕(完毕);讫竟(终止;了结);讫成(完成);讫工(讫功。竣工);讫情尽意(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讫尽(一点不剩,穷尽)
通“迄”。到,至〖till;upto;upuntil〗
声教讫于四海。——《书·禹贡》
讫今(至今);讫至(到,至)
讫qì
【副】
尽;都〖all〗
民讫自若。——《书·秦誓》
洁者,言阳气布畅,万物讫出,始洁之矣。——《后汉书·礼仪志上》
毕竟;终究〖eventually;continuously;always〗
而康居骄黠,讫不肯拜使者。——《汉书·西域传》
讫qì
【助】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相当于了
李大于郑县令面上打讫一拳,有伤。——沈仲纬《刑统赋疏》
2. 【请大侠解释一下这篇文言中的几句话这篇文言文基本能看懂,但有几
翻译应该联系上下文,现试译如下:1、不被当时的制度所束缚,而是超出平常人而立于藩篱(藩篱指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栅栏.边界;屏障.比喻事物的界限;障碍.)之外.2、这是什么样的气概/气魄啊.(引文之意:等待出现象周文王那样的明君而出现盛世的,是凡人,真正的豪杰,是自己去争取盛世出现的).3、很自信/骄傲/自豪/有气魄的说到(分析其后所说几句与引文的内容的对比可以看出,差不多是这些意思).4、廓有空阔,广阔之意,此处与“豁然”之“豁”可以替换.(不要纠结于个别字,很多词都是可以相互替换的.)5、此处特可译为但,仅.“想要有所成就的人,非但不能/不是仅仅不要******”.以上几点,只是个人对古文的一下浅薄见识,供君参考,如有不妥之处,万望见谅.。
3. 文言文中“咸”的意思是甚么
〈动〉
1. (会意。据甲骨文。从戌( xū),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
2. 同本义 [kill]
咸刘厥敌。——《书·君奭》
3. 毕;终 [finish]
迄始皇三载而咸,时、激、地、保、人事乎?—— 汉· 扬雄《法言》
4. 感应 [sense]
…窕则不咸。——《左传》
5. 又如:咸腓(妄动);咸感(阴阳相感,夫妇相和)
〈副〉
1. 普遍都,全部 [all]
咸,皆也,悉也。——《说文》
庶绩咸熙。——《书·尧典》
周邦咸喜。——《诗·大雅·崧高》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咸怃然。——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京城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汉书·张衡传》
属吏咸伏渴。——《明史》
2. 又如:咸叨福庇(都借光沾了福气);咸宥(全部宽恕);咸臻(全都到达);咸五登三(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3. 共;同 [together]
敦商之旅,克咸厥功。——《诗·鲁颂·閟宫》
〈形〉
1. 普遍 [general]
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国语》
2. 协和,调和 [harmonic]
舟中鸣鼓若竞渡,挽人从山石中闻鼓声而咸力。——《天工开物》
3. 和睦 [concord]。如:咸平(和平;太平);咸和(协和;和睦)
〈名〉
1. 咸阳(今为地级市,位于陕西西安西北20公里)。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都咸阳,城市宫殿林立。公元前206年为楚项羽焚毁,简称咸 [Xianyang city]
2. 古乐曲名。即咸池 [xingci]。如:咸英(尧乐《咸池》与帝喾乐《六英》的并称)
〈形〉
1. 含盐的 [salted;salty]。如:咸鱼;咸肉;咸水;咸菜;咸泪
4. 文言文翻译
与方正学书[1]·王叔英 仆于执事别十余年[2],其间情慕之浅深[3],书问之达否④,曰事之细者耳[5],姑置之不足道也。
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6]。士之进退、天下之幸不幸与焉[7]。
侧闻被召[8],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9]。兹实天下之大幸也,故敢有说以进于左右焉。
凡人有措天下之才者固难,自用其才者尤难[10]。如子房之于高祖[11],能用其才者也;贾谊之于文帝[12],未能自用其才者也。
何则?子房之于高祖,察其可行而后言,言之未尝不中[13],高粗得以用之,而当时受其利。故亲如樊、郦[14],不可得而间[15];信如平、勃[16],不可得而非[17];任如萧、曹[18],不可得而夺[19]。
此子房所以能自用其才也。贾谊之于文帝,不察其未能而易言之[20],且又言之太过,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21]。
于是文帝不能用其言,此贾谊所以不获用其才也。方今圣天子求贤用才之意[22],上追尧、舜[23],固非高祖、文帝可比;而执事致君泽民之术,远方皋、夔[24],亦非子房、贾谊可伦[25]。
真所谓明良相逢[26],千载一时者也。将见吾君不问则已,问则执事必能尽言;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
致斯民于唐虞雍熙之盛者[27],在是矣。岂非天下之幸欤! 虽然,天下之事固有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亦有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
如夏时、周冕之类[28],此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也;如井田、封建之类[29],可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也。可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易;难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难。
从之易 *** 乐其利,从之难 *** 受其患,此君子之用世[30],贵乎得时措之宜也[31]。执事于此,研诸虑而藏话心者非一日矣[32],措之犹反掌耳[33],尚何待于愚言之赘哉!然仆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思者千虑,必有一得。
故不能无言于左右耳。 夫人情爱其人之深,而虑其患之至者,必救其失于未患之先[34]。
苟待其既失而后救之,是乃爱之浅而虑之疏也,其得为忠乎?天下知执事之深,爱执事之至,如仆者固多矣,窃谓忠于执事,未有能有过于仆者,伏惟稍垂察焉[35]。注释: [1]方正学——即方孝孺(1357—1402),明初著名学者,字希直.一字希古,守海(今浙江省宁海县)人。
建文元年召为翰林侍讲,进侍讲学士,文学博士,深得惠帝信任,于国家大政,多所建议。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后,方孝孺被执不屈,遂被杀,并灭九族。
“正学”是他的书斋的名称,学者称他为“正学先生”。著作有《逊志斋集》。
[2]仆——自称谦词。 执事——对人的敬称。
[3]情慕——互相仰慕的感情。 [4]书问——书信。
达否——是否收到的意思。 [5]细——小。
[6]系——联系。 [7]与——参预,有关。
[8]侧闻——传闻。 [9]膺——接受。
[10]这两句意思是:大凡有治理天下的才学的人固然是难得的,但能善于正确地运用自己的才学的人尤其难得。 [11]子房——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
在佐高祖定天下的过程中,屡出奇谋,深得信任,后被封为留侯。 [12]贾谊——汉文帝时人,善文学,文帝召为博士,深得信任,一年之中超迁至太中大夫,为文帝出谋划策改革制度,因躁进遭大臣疑忌,加以毁谤,被文帝疏远,先后出为长沙王、梁怀王太傅,死时年三十三岁。
[13]未尝不中——没有不符合实际的。意即正确合用。
中,中的。 [14]樊——樊哙,刘邦的猛将,吕后之妹女媭的丈夫,与刘邦为连襟。
郦——郦食其,刘邦的谋士。 [15]间——离间。
[16]平——陈平,刘邦的主要谋臣,常出奇计,建立大功,深受刘邦信任,封曲逆侯,后任丞相。 勃——周勃,刘邦的猛将,战功卓著,封绛侯,刘邦死前,曾委以“安刘”重任,后与陈平设谋诛诸吕,立汉文帝,任太尉、丞相。
[17]非——毁谤,指责。 [18]任——信任。
萧——萧何,跟随刘邦起义,守关中,供给军需,技刘邦评为功劳第一,封酂侯,任丞相、相国,地位为百官之最尊。 曹——曹参,随刘邦起义,攻城战野,功最多,封为平阳侯,继萧何任相国。
[19]夺——夺去信任。 [20]未能——未能用其才的意思。
易言——轻易上言的意思。 [21]绛灌之属——绛,即绛侯周勃。
灌,灌婴,刘邦的大将,因功封颍阴侯,文帝时继周勃任丞相。短之——说他坏话。
[22]圣天子——指惠帝。 [23]尧舜——均为传说中的上古圣王。
[24]皋——皋陶(姚yáo),传说中的舜的贤臣,狱官之长。 夔(葵kuí)——人名,传说中的舜的贤臣,乐官之长。
方——比。 [25]伦——相等。
[26]明良——明君良臣。 [27]致——导致。
斯民——人民的意思。 唐虞——即尧、舜,因尧又称陶唐氏,舜又称有虞氏。
雍熙——和乐光明的意思。 [28]夏时——夏历,即今俗称的“阴历”。
实际上是春秋战国时期,夏民族聚居地所用的历法,以正月为岁首,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后,历代相沿,以迄于清,民国后始改为“阳历”。 周冕——指周代的服饰。
[29]井田——一种奴隶主身族的土地制度。孟子曾描绘过这种制度:“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
封建——这里是指“封土地,建诸侯”,是奴隶制时代的分封制度,不是通常所说的“封建社会”的意思。 [30]用世——此处指治理国家。
[31]时措之宜——因时制宜的意思。 [32]研诸虑而藏。
5. 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释义】①全;都:老少咸宜。②像盐的味道;所含的盐分多,与“ 淡 ” 相对:咸鱼|咸菜|咸鸭蛋|咸水湖。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咸 ;动
(会意。据甲骨文。从戌,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
同本义
咸刘厥敌。――《书·君奭》
毕;终
迄始皇三载而咸,时、激、地、保、人事乎?――汉·扬雄《法言》
感应
…窕则不咸。――《左传》
又如:咸腓(妄动);咸感(阴阳相感,夫妇相和)
咸 ;副
普遍都,全部
咸,皆也,悉也。――《说文》
庶绩咸熙。――《书·尧典》
周邦咸喜。――《诗·大雅·崧高》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咸怃然。――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京城
咸(
⒉咸)xián
⒈都、皆:~知。老少~宜。
⒉盐的味道,跟"淡"相对:~肉。菜~了。
咸jiān 1.束棺木的绳索。
咸jiǎn 1.通"减"。剪除;灭绝。参见"咸黜"。 2.姓。
6. 文言文中的兵部是什么意思
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其长官为兵部尚书。兵部又称夏官、武部,兵部尚书又称夏卿。
兵部隋朝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源于三国魏五兵制。两汉尚书职务本不涉军事。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骑、别、都)尚书,另有有关军事的驾部、车部、库部等曹。各曹设郎。驾部有时亦设尚书。隋始合为兵部,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迄至清末,历代沿袭,职权则不尽相同。宋、辽、金、元兵部不辖兵政。明代兵部尚书号为“本兵”,权最重,凡武卫官军选授简练,均为其掌。清代兵部只管武职选授、处分及兵籍、军械、关禁、驿站等事,不涉兵权。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兵部,改设陆军部。明 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上不听,旋以平莲功加(袁可立)秩兵部侍郎。”
7. 文言文翻译:(郦道元)龙门
孟门,就是龙门的入口。实在是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称作“孟门津”。
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中水流湍急,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果然不错!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迄今”的“迄”的读音是什么?
“迄今”[ qì jīn ]的“迄”读音:[ qì ]
“迄今”的意思:到现在:自古~。~为止。
“迄”基本释义:
1. 到:~今。
2. 始终;一直(用于“未”或“无”前):~未见效。~无音信。
造句:
1. 迄今为止,科学家仍然无法找到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有力证据。
2. 迄今为止,新诗的成就与缺陷一言难尽。
3. 迄今总理虽亡,而读遗嘱,翻遗著,我们都可看见总理的民族革命运动政策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扩展资料
“迄今”的近义词:于今、至今(字典查询结果)
一、于今[ yú jīn ]
1. 到现在:故乡一别,~十载。
2. 如今:这城市建设得非常快,~已看不出原来的面貌。
造句:
1. 这老房子的凄凉景象,活画出世代簪缨的大家,于今已是衰落了。
2. 张爷爷一家人在兵荒马乱中走散了,于今未能团聚。
3.文化建设要吸取传统中的精华,这才有利于今天的发展。
二、至今[ zhì jīn ]
直到现在:他回家以后~还没有来信。
造句:
1.爸爸没能上大学,至今想起来非常遗憾。
2.他离家出走三个多月了,至今没有音信。
3.张爷爷一家人在兵荒马乱中走散了,至今未能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