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and委组词

易学张三峰 2023-11-09 14:37:27 154阅读 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6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天灵灵地灵灵,看见本文你最灵,你会不会相信还有另外一个你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一起来学习委,以及委组词对应的知识点吧。2024

委的组词和拼音

● 委,wěi

1.任,派,把事交给人办:~托。~派。~任。~员。~以重任。

2.抛弃,舍弃:~弃。~之于地。

3.推托,卸:推~。~罪。

4.曲折,弯转:~曲。~婉。~屈。

5.积聚:~积。

6.末、尾:原~。穷源意~(追究事物本原及其发展)。

7.确实:~实。

8.无精打采,不振作:~顿。~靡。

常用词组

委顿、委付、委过、委决不下、委令、委命、委靡、委靡不振、委弃、委曲……

其它字义

● 委,wēi

◎ 〔~蛇(yí ㄧˊ)〕❶敷衍,应付;❷同“逶迤”。

常用词组:委蛇

委and委组词

委文言文的意思

1. 委这词在文言文句子里有几种意思意思

wěi

①;动;积;积聚。扬雄《甘泉赋》:“~如山。”

②;动;委托;托付。《过秦论》:“俛首系颈,~命下吏。”

③;动;抛弃;放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动;呈献;送。《屈原列传》:“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质事楚。”

⑤;动;卸落;散落。《庖丁解牛》:“磔然已解,如土~地。”

⑥;形;曲折。《柳敬亭传》:“从~巷活套中来者。”

⑦;形;通“萎”。枯萎;衰败。《后汉书?杨震传》:“哲人其~,将谁谘度?”

wēi

见“委蛇”。

【委命】⒈把自己的性命交托给别人。⒉效命;效力。⒊听任命运的支配。

【委蛇】也作“逶迤”。⒈从容自得的样子。⒉随和应付的样子。⒊曲折前进;斜行。

2. 文言问中 委什么意思

委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很多,不知你要哪一个委 拼音:wei3一拼音wei3。

①任,派,把事交给人办:~托。~派。

~任。~员。

~以重任。 ②抛弃,舍弃:~弃。

~之于地。 ③推托,卸:推~。

~罪。 ④曲折,弯转:~曲。

~婉。~屈。

⑤积聚:~积。 ⑥末、尾:原~。

穷源意~(追究事物本原及其发展)。 ⑦确实:~实。

⑧无精打采,不振作:~顿。~靡。

二拼音wei1。 【~蛇(yi1)】a.敷衍,应付;b.同“逶迤”。

【本字提供国家或地区】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 【现代汉语词典】 一1、wěi(1)把事交给别人去办:~托|~派|~以重任。(2)抛弃:~弃|~之于地。

(3)推委:~过|~罪。 二2、wěi曲折:~婉。

三3、wěi 积聚:~积。(2)水流所聚;水的下游;末尾:原~|穷源竟~(追究事物的本源及其发展)。

四4、wěi无精打采;不振作:~顿|~靡。 五5、wěi 的确;确实:~实|~系实情。

另见wēi。 六wēi见〖委蛇〗。

另见wěi。【高级汉语辞典】 【修改词义】 一【基本词义】委[wēi] 。

1、曲,委曲 [bending][例句1]委两馆于咸唐。——《楚辞·九叹·远游》[例句2]委貌,冠形有委曲之貌,上大下小也。

——《释名·释首饰》[例句3]委委佗佗。——《诗·鄘风·君子偕老》另见x{wěi} 二【基本词义】委[wěi] 。

1、(会意。从女,从禾。

“女”表顺随,“禾”表委曲。本义:曲折)2、同本义 [bend][例句1]委,委随也。

——《说文》。按,委随犹委蛇。

[例句2]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史记·天官书》3、又如:委折(曲折);委注(曲折流往);委宛(委曲婉转);委纡(曲折);委延(曲折蜿蜒);委坠(曲折,遥远)4、[在古书中的常用义]堆积,存放 [pile up;accumulate;heap up;leave with][例句1]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

——《庄子·养生主》[例句2]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战国策·燕策》[例句3]委,犹积也。

——《文选·芜城赋》注[例句4]粢盛委之所藏也。——《公羊传·桓公十四年》[例句5]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

——《周礼·地官》5、委托 [entrust][例句1]愿委之于子。——《战国策·齐策一》[例句2]委U{广州府}U{余}。

——《广东军务记》6、又如:委计(托付以国家大计);委付(委托;嘱咐);委冰(托媒人);委政(付以政柄);委勘(交付审查);委权(授以权柄);委属(托付);委遇(信任)7、丢弃,抛弃 [cast][例句1]委,弃也。——《广雅》[例句2]委而去之。

——《孟子·公孙丑下》[例句3]相委而去。——《世说新语·方正》8、又如:委去(委弃而离去);委世(弃世);委仗(丢弃武器);委伏(委弃埋没);委舍(舍弃,委卸);委叛(弃官叛离);委捐(放弃,丢掉)9、委任,任命,委派 [appoint]。

如:委札(委任文件);委用(任用);委成(委任而责成);委使(任用);委命(委派,任命);委重(委以重任);委信(委任信赖);委寄(委任托付);委诚(委任、信用)10、推卸;推诿 [shirk][例句1]U{司马}欲委罪于孤耶?——《晋书·王裒传》11、又如:委咎(归罪);委卸(推卸)12、安,安于 [know one's place][例句1]乐天安分,以至百年。——U{陶潜}《自祭文》13、随顺,顺从 [yield and ply]。

如:委贽(指人臣拜见君主时,屈膝委体于地);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委分(任凭天命);委质(下拜;屈膝委身于地下,后引申为托身;归顺。质:形体);委制(归顺并接受约束);委和(随顺自然);委面(归顺称臣);委从(随顺,顺从)14、通“萎”。

委顿,衰败 [wether]。如:委花(落花);委困(委顿困乏);委绝(衰亡,衰败);委然(困顿)15、交付,给 [submit;give][例句1]U{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

——《水浒传》【词性变化】委[wěi] 。1、水的下流 [confluence][例句1]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礼记》2、后称事情的本末为原委或源委3、帽檐,冠檐 [brim of a hat][例句1]委武玄缟而后蕤。——《礼记》4、委员会的省称 [mittee]。

如:常委;省委5、委员的省称 [mittee member]。如:政委6、末尾 [例句1]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

——《骠国乐》委[wěi] 。1、懈倦,疲惫 [tired]。

如:委劣(委顿,衰弱);委惰(疲倦);委委悴悴(无精打彩)2、琐碎;鄙陋 [trifling]委[wěi] 。1、确实 [indeed]。

如:委知(确实知道);委的(的确);委是(确实);委果(果然;确实);委的(确实);委系(确实是)另见x{wēi}。

3. 委这词在文言文句子里有几种意思意思

委wěi① 积;积聚。

扬雄《甘泉赋》:“~如山。”② 委托;托付。

《过秦论》:“俛首系颈,~命下吏。”③ 抛弃;放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④ 呈献;送。

《屈原列传》:“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质事楚。”⑤ 卸落;散落。

《庖丁解牛》:“磔然已解,如土~地。”⑥ 曲折。

《柳敬亭传》:“从~巷活套中来者。”⑦ 通“萎”。

枯萎;衰败。《后汉书?杨震传》:“哲人其~,将谁谘度?”wēi见“委蛇”。

【委命】⒈把自己的性命交托给别人。⒉效命;效力。

⒊听任命运的支配。【委蛇】也作“逶迤”。

⒈从容自得的样子。⒉随和应付的样子。

⒊曲折前进;斜行。

4. "委""坐" 在古文中的意思

委:通“猥“;听任;推卸;末尾;水的下流;通“萎”。

坐:通“座”;守定;位置所在;徒然。

古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大篆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由于古人无笔墨,于是就用竹签点漆,在竹筒上写字,称为书契文,亦叫竹简书。因竹硬漆腻,书写不流利,写出的字头粗尾细,象蝌蚪之形,故叫蝌蚪书或蝌蚪文。凡是竹简漆书,都可以叫蝌蚪文,不一定非仓颉所书不是蝌蚪文。

古文主要是指《易经》《论语》《春秋》《尚书》《周礼》《吕氏春秋》《孝经》等等古书上的文字,是比较早的笔书文字。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做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5. 写出一个初中学过的文言文与相委而去中的委意思相同的句子

【原句】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注释】

1、这句话出自《陈太丘与友期》。

2、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3、相委:丢下别人。相,偏指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相当于人称代词。委,丢下,舍弃。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例句:

1、《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

2、《战国策·燕策》:“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3、《孟子·公孙丑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6. 文言文“无何”的意思

◎ 无何 wúhé

(1) [soon]∶不久;很短时间之后

亡何国变。(亡通“无”。)——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无何宰以卓异闻。——《聊斋志异·促织》

无何他二人就言归于好

(2) [nothing; nothing else]∶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自觉无何

(1).没有什么。多指没有什么事。《荀子·天论》:“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汉 中尉至,王视其颜色和……王自度无何,不发。”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无何罪。”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 东坡 笑曰:‘吾尝赠 雷胜 将军诗,曰:太守无何唯日饮,将军竞病自诗鸣。’” 陈三立 《次韵答金大润培》:“日饮无何醉乡在,探丸起死眼中谁?”

(2).不多时;不久。《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 唐 吴筠 《建业怀古》诗:“衔璧入 洛阳 ,委躬为 晋 臣。无何覆社稷,为尔含悲辛。”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山东篇》:“无何,﹝ 倭 ﹞以四巨舰猛进,至口外十馀里。”

(3).“无何有之乡”之省称。 唐 白居易 《读庄子》诗:“为寻《庄子》知归处,认得无何是本乡。”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 广陵 阳羡 何足较,只有无何真我里。” 元 耶律楚材 《醉义歌》:“遥望无何风色好,飘飘渐远尘寰中。”

“委”字怎么读?

wei      读第三声

1、任,派,把事交给人办:委托。委派。委任。委员。委以重任。

扩展字形意思:有禾,有女。事业家庭双丰收。即神。

2、抛弃,舍弃:委弃。委之于地。

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七回:“委甗、磬于地,朝上一揖,昂然出营去了。”

3、推托,卸:推委。委罪。

4、曲折,弯转:委曲。委婉。

5、积聚:委积。

6、末、尾:原委。穷源究委(追究事物本原及其发展)。

7、确实:委实。

8、无精打采,不振作:委顿。委靡;

wēi

〔委蛇(yí)〕a.敷衍,应付;b.同“逶迤”;

委 会意。字从禾从女。本意是指庄稼的植株较通常为矮小(假如把禾株的通常高度与强壮程度类比于成年男子的话,那么收成不好的年头,禾株的高度与强壮程度像成年女子)。本义:庄稼植株形体尺寸小了一号。引申义:软缩,软化。说明:在委托、委任、委身等词中,“委”指委托者自谦,自比弱者,自称“身材小一号”,从而在委托关系中把被委托方的地位抬高。辨析:“委”与“屈”是一对义近字。“委”指身材本来矮小,“屈”是指正常身材的人通过弯腰屈膝动作使得看上去比较矮小。

新华字典中

【形】

曲,委曲〖bending〗

委两馆于咸唐。——《楚辞·九叹·远游》

委貌,冠形有委曲之貌,上大下小也。——《释名·释首饰》

委委佗佗。——《诗·鄘风·君子偕老》

另见wěi

委蛇

wēiyí

〖winding〗见“逶迤”

wěi

【动】

(会意。从女,从禾。“女”表顺随,“禾”表委曲。本义:曲折)

同本义〖bend〗

委,委随也。——《说文》。按,委随犹委蛇。

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史记·天官书》

又如:委折(曲折);委注(曲折流往);委宛(委曲婉转);委纡(曲折);委延(曲折蜿蜒);委坠(曲折,遥远)。

〖在古书中的常用义〗堆积,存放〖pileup;accumulate;heapup;leavewith〗

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庄子·养生主》

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战国策·燕策》

委,犹积也。——《文选·芜城赋》注

粢盛委之所藏也。——《公羊传·桓公十四年》

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周礼·地官》

委托〖entrust〗

愿委之于子。——《战国策·齐策一》

公(袁可立)至,即尽收讼牒委各邑理之。——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委广州府余。——《广东军务记》

又如:委计(托付以国家大计);委付(委托;嘱咐);委冰(托媒人);委政(付以政柄);委勘(交付审查);委权(授以权柄);委属(托付);委遇(信任)。

丢弃,抛弃〖cast〗

委,弃也。——《广雅》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方正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吾闻进嘉言于愚人之前,犹委珠玉于道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又如:委去(委弃而离去);委世(弃世);委仗(丢弃武器);委伏(委弃埋没);委舍(舍弃,委卸);委叛(弃官叛离);委捐(放弃,丢掉)。

委任,任命,委派〖appoint〗。如:委札(委任文件);委用(任用);委成(委任而责成);委使(任用);委命(委派,任命);委重(委以重任);委信(委任信赖);委寄(委任托付);委诚(委任,信用)。

推卸;推诿〖shirk〗

司马欲委罪于孤耶?——《晋书·王裒传》

又如:委咎(归罪);委卸(推卸)。

安,安于〖knowone’splace〗

乐天安分,以至百年。——陶潜《自祭文》

随顺,顺从〖yieldandcomply〗。如:委贽(指人臣拜见君主时,屈膝委体于地);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委分(任凭天命);委质(下拜;屈膝委身于地下,后引申为托身;归顺。质:形体);委制(归顺并接受约束);委和(随顺自然);委面(归顺称臣);委从(随顺,顺从)。

通“萎”。委顿,衰败〖wether〗。如:委花(落花);委困(委顿困乏);委绝(衰亡,衰败);委然(困顿)。

交付,给〖submit;give〗

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水浒传》

【名】

流所聚也〖confluence〗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礼记》

后称事情的本末为原委或源委。

帽檐,冠檐〖brimofahat〗

委武玄缟而后蕤。——《礼记》

委员会的省称〖committee〗。如:常委,省委。

委员的省称〖committeemember〗。如:政委。

末尾〖end〗

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骠国乐》

【形】

懈倦,疲惫〖tired〗。如:委劣(委顿,衰弱);委惰(疲倦);委委悴悴(无精打彩)。

琐碎;鄙陋〖trifling〗

【副】

确实〖indeed〗。如:委知(确实知道);委的(的确);委是(确实);委果(果然;确实);委的(确实);委系(确实是)。

另见wēi

委顿

wěidùn

〖tired;weary;exhausted〗疲乏;憔悴。

势不支久,必自委顿。——《新唐书·韩愈传》

委顿床枕

委付

wěifù

〖entrust〗托付;付与。

委付大任

委过

wěiguò

〖shift〗把过错推给别人。

岂能委过他人。

委决不下

wěijuébùxià

〖indecisive;wavering〗一再犹豫,不能决定下来。

时至今日,他仍委决不下。

委令

wěilìng

〖certificateofappointment〗旧指委任人担任职务的命令。

委命

wěimìng

〖entrustsb.withlife〗∶寄托性命。

委命下吏。——汉·贾谊《过秦论》

〖submittothewillofHeaven〗∶听任命运支配。

委靡

wěimǐ

〖listless;dispirited〗困顿不振;意志消沉。

神志委靡

委靡不振

wěimǐ-bùzhèn

〖dejected;atone'sworst;beinlowspirits〗精神沮丧、抑郁。

变得畏怯而委靡不振。

委的文言文解释

1. 委在古文中的不同意思

委 wěi部首笔画部首:女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五笔86:TVF 五笔98:TVF 仓颉:HDV笔顺编号:31234531 四角号码:2040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9D4基本字义1. 任,派,把事交给人办:~托。

~派。~任。

~员。~以重任。

2. 抛弃,舍弃:~弃。~之于地。

3. 推托,卸:推~。~罪。

4. 曲折,弯转:~曲。~婉。

~屈。 5. 积聚:~积。

6. 末、尾:原~。穷源意~(追究事物本原及其发展)。

7. 确实:~实。 8. 无精打采,不振作:~顿。

~靡。详细字义〈动〉1. (会意。

从女,从禾。“女”表顺随,“禾”表委曲。

本义:曲折) 2. 同本义 [bend]委,委随也。——《说文》。

按,委随犹委蛇。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史记·天官书》 3. 又如:委折(曲折);委注(曲折流往);委宛(委曲婉转);委纡(曲折);委延(曲折蜿蜒);委坠(曲折,遥远) 4. [在古书中的常用义]堆积,存放 [pile up;accumulate;heap up;leave with]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庄子·养生主》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战国策·燕策》委,犹积也。——《文选·芜城赋》注粢盛委之所藏也。

——《公羊传·桓公十四年》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周礼·地官》 5. 委托 [entrust]愿委之于子。

——《战国策·齐策一》委广州府余。——《广东军务记》 6. 又如:委计(托付以国家大计);委付(委托;嘱咐);委冰(托媒人);委政(付以政柄);委勘(交付审查);委权(授以权柄);委属(托付);委遇(信任) 7. 丢弃,抛弃 [cast]委,弃也。

——《广雅》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相委而去。

——《世说新语·方正》 8. 又如:委去(委弃而离去);委世(弃世);委仗(丢弃武器);委伏(委弃埋没);委舍(舍弃,委卸);委叛(弃官叛离);委捐(放弃,丢掉) 9. 委任,任命,委派 [appoint]。如:委札(委任文件);委用(任用);委成(委任而责成);委使(任用);委命(委派,任命);委重(委以重任);委信(委任信赖);委寄(委任托付);委诚(委任、信用) 10. 推卸;推诿 [shirk]司马欲委罪于孤耶?——《晋书·王裒传》 11. 又如:委咎(归罪);委卸(推卸) 12. 安,安于 [know one's place]乐天安分,以至百年。

——陶潜《自祭文》 13. 随顺,顺从 [yield and ply]。如:委贽(指人臣拜见君主时,屈膝委体于地);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委分(任凭天命);委质(下拜;屈膝委身于地下,后引申为托身;归顺。

质:形体);委制(归顺并接受约束);委和(随顺自然);委面(归顺称臣);委从(随顺,顺从) 14. 通“萎”。委顿,衰败 [wether]。

如:委花(落花);委困(委顿困乏);委绝(衰亡,衰败);委然(困顿) 15. 交付,给 [submit;give]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水浒传》〈名〉1. 水的下流 [confluence]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礼记》 2. 后称事情的本末为原委或源委 3. 帽檐,冠檐 [brim of a hat]委武玄缟而后蕤。——《礼记》 4. 委员会的省称 [mittee]。

如:常委;省委 5. 委员的省称 [mittee member]。如:政委 6. 末尾 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

——《骠国乐》〈形〉1. 懈倦,疲惫 [tired]。如:委劣(委顿,衰弱);委惰(疲倦);委委悴悴(无精打彩) 2. 琐碎;鄙陋 [trifling]〈副〉1. 确实 [indeed]。

如:委知(确实知道);委的(的确);委是(确实);委果(果然;确实);委的(确实);委系(确实是) 2. 另见 wēi常用词组1. 委顿 wěidùn[tired;weary;exhausted] 疲乏;憔悴势不支久,必自委顿。——《新唐书·韩愈传》委顿床枕 2. 委付 wěifù[entrust] 托付;付与委付大任 3. 委过 wěiguò[shift] 把过错推给别人岂能委过他人 4. 委决不下 wěijuébùxià[indecisive;wavering] 一再犹豫,不能决定下来时至今日,他仍委决不下 5. 委令 wěilìng[certificate of appointment] 旧指委任人担任职务的命令 6. 委命 wěimìng(1) [entrust *** . with life]∶寄托性命委命下吏。

——汉· 贾谊《过秦论》 (2) [submit to the will of Heaven]∶听任命运支配 7. 委靡 wěimǐ[listless;dispirited] 困顿不振;意志消沉神志委靡 8. 委靡不振 wěimǐ-bùzhèn[dejected;at one's worst;be in low spirits] 精神沮丧、抑郁变得畏怯而委靡不振 9. 委弃 wěiqì[discard;abandon] 丢弃;抛弃委弃马疋器械蔽地 10. 委曲 wěiqū(1) [winding;tortuous]∶指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委婉委曲婉转情意委曲 (2)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事情的经过;底细引问委曲。——《资治通鉴·唐纪》告知委曲 (3) [stoop] ∶屈身折节委曲从俗 11. 委曲求全 wěiqū-qiúquán[promise out of consideration for the general interest;make concessions to achieve one's purpose;stoop to promise] 勉强迁就,以求保全;顾全大局,暂时忍让 12. 委屈 wěiqū(1) [feel wronged;nurse a grievance;be misunderstood]∶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难过他辛辛苦苦工作了半天还受埋怨,觉着很委屈 (2) [put *** . to great inconveni。

2. 委这词在文言文句子里有几种意思意思

wěi

①;动;积;积聚。扬雄《甘泉赋》:“~如山。”

②;动;委托;托付。《过秦论》:“俛首系颈,~命下吏。”

③;动;抛弃;放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动;呈献;送。《屈原列传》:“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质事楚。”

⑤;动;卸落;散落。《庖丁解牛》:“磔然已解,如土~地。”

⑥;形;曲折。《柳敬亭传》:“从~巷活套中来者。”

⑦;形;通“萎”。枯萎;衰败。《后汉书?杨震传》:“哲人其~,将谁谘度?”

wēi

见“委蛇”。

【委命】⒈把自己的性命交托给别人。⒉效命;效力。⒊听任命运的支配。

【委蛇】也作“逶迤”。⒈从容自得的样子。⒉随和应付的样子。⒊曲折前进;斜行。

3. 委在古文中的不同意思

委 wěi 部首笔画 部首:女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五笔86:TVF 五笔98:TVF 仓颉:HDV 笔顺编号:31234531 四角号码:2040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9D4 基本字义 1. 任,派,把事交给人办:~托。

~派。~任。

~员。~以重任。

2. 抛弃,舍弃:~弃。~之于地。

3. 推托,卸:推~。~罪。

4. 曲折,弯转:~曲。~婉。

~屈。 5. 积聚:~积。

6. 末、尾:原~。穷源意~(追究事物本原及其发展)。

7. 确实:~实。 8. 无精打采,不振作:~顿。

~靡。 详细字义 〈动〉 1. (会意。

从女,从禾。“女”表顺随,“禾”表委曲。

本义:曲折) 2. 同本义 [bend] 委,委随也。——《说文》。

按,委随犹委蛇。 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史记·天官书》 3. 又如:委折(曲折);委注(曲折流往);委宛(委曲婉转);委纡(曲折);委延(曲折蜿蜒);委坠(曲折,遥远) 4. [在古书中的常用义]堆积,存放 [pile up;accumulate;heap up;leave with] 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庄子·养生主》 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战国策·燕策》 委,犹积也。——《文选·芜城赋》注 粢盛委之所藏也。

——《公羊传·桓公十四年》 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周礼·地官》 5. 委托 [entrust] 愿委之于子。

——《战国策·齐策一》 委广州府余。——《广东军务记》 6. 又如:委计(托付以国家大计);委付(委托;嘱咐);委冰(托媒人);委政(付以政柄);委勘(交付审查);委权(授以权柄);委属(托付);委遇(信任) 7. 丢弃,抛弃 [cast] 委,弃也。

——《广雅》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相委而去。

——《世说新语·方正》 8. 又如:委去(委弃而离去);委世(弃世);委仗(丢弃武器);委伏(委弃埋没);委舍(舍弃,委卸);委叛(弃官叛离);委捐(放弃,丢掉) 9. 委任,任命,委派 [appoint]。如:委札(委任文件);委用(任用);委成(委任而责成);委使(任用);委命(委派,任命);委重(委以重任);委信(委任信赖);委寄(委任托付);委诚(委任、信用) 10. 推卸;推诿 [shirk] 司马欲委罪于孤耶?——《晋书·王裒传》 11. 又如:委咎(归罪);委卸(推卸) 12. 安,安于 [know one's place] 乐天安分,以至百年。

——陶潜《自祭文》 13. 随顺,顺从 [yield and ply]。如:委贽(指人臣拜见君主时,屈膝委体于地);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委分(任凭天命);委质(下拜;屈膝委身于地下,后引申为托身;归顺。

质:形体);委制(归顺并接受约束);委和(随顺自然);委面(归顺称臣);委从(随顺,顺从) 14. 通“萎”。委顿,衰败 [wether]。

如:委花(落花);委困(委顿困乏);委绝(衰亡,衰败);委然(困顿) 15. 交付,给 [submit;give] 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水浒传》 〈名〉 1. 水的下流 [confluence]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礼记》 2. 后称事情的本末为原委或源委 3. 帽檐,冠檐 [brim of a hat] 委武玄缟而后蕤。——《礼记》 4. 委员会的省称 [mittee]。

如:常委;省委 5. 委员的省称 [mittee member]。如:政委 6. 末尾 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

——《骠国乐》 〈形〉 1. 懈倦,疲惫 [tired]。如:委劣(委顿,衰弱);委惰(疲倦);委委悴悴(无精打彩) 2. 琐碎;鄙陋 [trifling] 〈副〉 1. 确实 [indeed]。

如:委知(确实知道);委的(的确);委是(确实);委果(果然;确实);委的(确实);委系(确实是) 2. 另见 wēi 常用词组 1. 委顿 wěidùn [tired;weary;exhausted] 疲乏;憔悴 势不支久,必自委顿。——《新唐书·韩愈传》 委顿床枕 2. 委付 wěifù [entrust] 托付;付与 委付大任 3. 委过 wěiguò [shift] 把过错推给别人 岂能委过他人 4. 委决不下 wěijuébùxià [indecisive;wavering] 一再犹豫,不能决定下来 时至今日,他仍委决不下 5. 委令 wěilìng [certificate of appointment] 旧指委任人担任职务的命令 6. 委命 wěimìng (1) [entrust *** . with life]∶寄托性命 委命下吏。

——汉· 贾谊《过秦论》 (2) [submit to the will of Heaven]∶听任命运支配 7. 委靡 wěimǐ [listless;dispirited] 困顿不振;意志消沉 神志委靡 8. 委靡不振 wěimǐ-bùzhèn [dejected;at one's worst;be in low spirits] 精神沮丧、抑郁 变得畏怯而委靡不振 9. 委弃 wěiqì [discard;abandon] 丢弃;抛弃 委弃马疋器械蔽地 10. 委曲 wěiqū (1) [winding;tortuous]∶指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委婉 委曲婉转 情意委曲 (2)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事情的经过;底细 引问委曲。——《资治通鉴·唐纪》 告知委曲 (3) [stoop] ∶屈身折节 委曲从俗 11. 委曲求全 wěiqū-qiúquán [promise out of consideration for the general interest;make concessions to achieve one's purpose;stoop to promise] 勉强迁就,以求保全;顾全大局,暂时忍让 12. 委屈 wěiqū (1) [feel wronged;nurse a grievance;be misunderstood]∶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难过 他辛辛苦苦工作了半天还受埋怨,觉着很委屈 (2) 。

4. 文言问中 委什么意思

委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很多,不知你要哪一个委 拼音:wei3一拼音wei3。

①任,派,把事交给人办:~托。~派。

~任。~员。

~以重任。 ②抛弃,舍弃:~弃。

~之于地。 ③推托,卸:推~。

~罪。 ④曲折,弯转:~曲。

~婉。~屈。

⑤积聚:~积。 ⑥末、尾:原~。

穷源意~(追究事物本原及其发展)。 ⑦确实:~实。

⑧无精打采,不振作:~顿。~靡。

二拼音wei1。 【~蛇(yi1)】a.敷衍,应付;b.同“逶迤”。

【本字提供国家或地区】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 【现代汉语词典】 一1、wěi(1)把事交给别人去办:~托|~派|~以重任。(2)抛弃:~弃|~之于地。

(3)推委:~过|~罪。 二2、wěi曲折:~婉。

三3、wěi 积聚:~积。(2)水流所聚;水的下游;末尾:原~|穷源竟~(追究事物的本源及其发展)。

四4、wěi无精打采;不振作:~顿|~靡。 五5、wěi 的确;确实:~实|~系实情。

另见wēi。 六wēi见〖委蛇〗。

另见wěi。【高级汉语辞典】 【修改词义】 一【基本词义】委[wēi] 。

1、曲,委曲 [bending][例句1]委两馆于咸唐。——《楚辞·九叹·远游》[例句2]委貌,冠形有委曲之貌,上大下小也。

——《释名·释首饰》[例句3]委委佗佗。——《诗·鄘风·君子偕老》另见x{wěi} 二【基本词义】委[wěi] 。

1、(会意。从女,从禾。

“女”表顺随,“禾”表委曲。本义:曲折)2、同本义 [bend][例句1]委,委随也。

——《说文》。按,委随犹委蛇。

[例句2]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史记·天官书》3、又如:委折(曲折);委注(曲折流往);委宛(委曲婉转);委纡(曲折);委延(曲折蜿蜒);委坠(曲折,遥远)4、[在古书中的常用义]堆积,存放 [pile up;accumulate;heap up;leave with][例句1]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

——《庄子·养生主》[例句2]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战国策·燕策》[例句3]委,犹积也。

——《文选·芜城赋》注[例句4]粢盛委之所藏也。——《公羊传·桓公十四年》[例句5]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

——《周礼·地官》5、委托 [entrust][例句1]愿委之于子。——《战国策·齐策一》[例句2]委U{广州府}U{余}。

——《广东军务记》6、又如:委计(托付以国家大计);委付(委托;嘱咐);委冰(托媒人);委政(付以政柄);委勘(交付审查);委权(授以权柄);委属(托付);委遇(信任)7、丢弃,抛弃 [cast][例句1]委,弃也。——《广雅》[例句2]委而去之。

——《孟子·公孙丑下》[例句3]相委而去。——《世说新语·方正》8、又如:委去(委弃而离去);委世(弃世);委仗(丢弃武器);委伏(委弃埋没);委舍(舍弃,委卸);委叛(弃官叛离);委捐(放弃,丢掉)9、委任,任命,委派 [appoint]。

如:委札(委任文件);委用(任用);委成(委任而责成);委使(任用);委命(委派,任命);委重(委以重任);委信(委任信赖);委寄(委任托付);委诚(委任、信用)10、推卸;推诿 [shirk][例句1]U{司马}欲委罪于孤耶?——《晋书·王裒传》11、又如:委咎(归罪);委卸(推卸)12、安,安于 [know one's place][例句1]乐天安分,以至百年。——U{陶潜}《自祭文》13、随顺,顺从 [yield and ply]。

如:委贽(指人臣拜见君主时,屈膝委体于地);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委分(任凭天命);委质(下拜;屈膝委身于地下,后引申为托身;归顺。质:形体);委制(归顺并接受约束);委和(随顺自然);委面(归顺称臣);委从(随顺,顺从)14、通“萎”。

委顿,衰败 [wether]。如:委花(落花);委困(委顿困乏);委绝(衰亡,衰败);委然(困顿)15、交付,给 [submit;give][例句1]U{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

——《水浒传》【词性变化】委[wěi] 。1、水的下流 [confluence][例句1]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礼记》2、后称事情的本末为原委或源委3、帽檐,冠檐 [brim of a hat][例句1]委武玄缟而后蕤。——《礼记》4、委员会的省称 [mittee]。

如:常委;省委5、委员的省称 [mittee member]。如:政委6、末尾 [例句1]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

——《骠国乐》委[wěi] 。1、懈倦,疲惫 [tired]。

如:委劣(委顿,衰弱);委惰(疲倦);委委悴悴(无精打彩)2、琐碎;鄙陋 [trifling]委[wěi] 。1、确实 [indeed]。

如:委知(确实知道);委的(的确);委是(确实);委果(果然;确实);委的(确实);委系(确实是)另见x{wēi}。

5. 写出一个初中学过的文言文与相委而去中的委意思相同的句子

【原句】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注释】

1、这句话出自《陈太丘与友期》。

2、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3、相委:丢下别人。相,偏指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相当于人称代词。委,丢下,舍弃。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例句:

1、《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

2、《战国策·燕策》:“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3、《孟子·公孙丑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委的读音是什么?

纟委合起来,读作“ruí ”。

声母:r

韵母:ui

意思:

1、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

2、像缨饰的下垂物。

3、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流。

引证:唐代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翻译: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形近字

1、矮

读音:ǎi

意思:身材短;高度小的。

组词:矮小 、低矮。

2、倭

读音:wō

意思:古代对日作战时称日本为倭。

组词:倭奴、倭寇、倭刀。

委文言文解释

1. 委这词在文言文句子里有几种意思意思

wěi

①;动;积;积聚。扬雄《甘泉赋》:“~如山。”

②;动;委托;托付。《过秦论》:“俛首系颈,~命下吏。”

③;动;抛弃;放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动;呈献;送。《屈原列传》:“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质事楚。”

⑤;动;卸落;散落。《庖丁解牛》:“磔然已解,如土~地。”

⑥;形;曲折。《柳敬亭传》:“从~巷活套中来者。”

⑦;形;通“萎”。枯萎;衰败。《后汉书?杨震传》:“哲人其~,将谁谘度?”

wēi

见“委蛇”。

【委命】⒈把自己的性命交托给别人。⒉效命;效力。⒊听任命运的支配。

【委蛇】也作“逶迤”。⒈从容自得的样子。⒉随和应付的样子。⒊曲折前进;斜行。

2. 文言问中 委什么意思

委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很多,不知你要哪一个委 拼音:wei3一拼音wei3。

①任,派,把事交给人办:~托。~派。

~任。~员。

~以重任。 ②抛弃,舍弃:~弃。

~之于地。 ③推托,卸:推~。

~罪。 ④曲折,弯转:~曲。

~婉。~屈。

⑤积聚:~积。 ⑥末、尾:原~。

穷源意~(追究事物本原及其发展)。 ⑦确实:~实。

⑧无精打采,不振作:~顿。~靡。

二拼音wei1。 【~蛇(yi1)】a.敷衍,应付;b.同“逶迤”。

【本字提供国家或地区】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 【现代汉语词典】 一1、wěi(1)把事交给别人去办:~托|~派|~以重任。(2)抛弃:~弃|~之于地。

(3)推委:~过|~罪。 二2、wěi曲折:~婉。

三3、wěi 积聚:~积。(2)水流所聚;水的下游;末尾:原~|穷源竟~(追究事物的本源及其发展)。

四4、wěi无精打采;不振作:~顿|~靡。 五5、wěi 的确;确实:~实|~系实情。

另见wēi。 六wēi见〖委蛇〗。

另见wěi。【高级汉语辞典】 【修改词义】 一【基本词义】委[wēi] 。

1、曲,委曲 [bending][例句1]委两馆于咸唐。——《楚辞·九叹·远游》[例句2]委貌,冠形有委曲之貌,上大下小也。

——《释名·释首饰》[例句3]委委佗佗。——《诗·鄘风·君子偕老》另见x{wěi} 二【基本词义】委[wěi] 。

1、(会意。从女,从禾。

“女”表顺随,“禾”表委曲。本义:曲折)2、同本义 [bend][例句1]委,委随也。

——《说文》。按,委随犹委蛇。

[例句2]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史记·天官书》3、又如:委折(曲折);委注(曲折流往);委宛(委曲婉转);委纡(曲折);委延(曲折蜿蜒);委坠(曲折,遥远)4、[在古书中的常用义]堆积,存放 [pile up;accumulate;heap up;leave with][例句1]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

——《庄子·养生主》[例句2]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战国策·燕策》[例句3]委,犹积也。

——《文选·芜城赋》注[例句4]粢盛委之所藏也。——《公羊传·桓公十四年》[例句5]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

——《周礼·地官》5、委托 [entrust][例句1]愿委之于子。——《战国策·齐策一》[例句2]委U{广州府}U{余}。

——《广东军务记》6、又如:委计(托付以国家大计);委付(委托;嘱咐);委冰(托媒人);委政(付以政柄);委勘(交付审查);委权(授以权柄);委属(托付);委遇(信任)7、丢弃,抛弃 [cast][例句1]委,弃也。——《广雅》[例句2]委而去之。

——《孟子·公孙丑下》[例句3]相委而去。——《世说新语·方正》8、又如:委去(委弃而离去);委世(弃世);委仗(丢弃武器);委伏(委弃埋没);委舍(舍弃,委卸);委叛(弃官叛离);委捐(放弃,丢掉)9、委任,任命,委派 [appoint]。

如:委札(委任文件);委用(任用);委成(委任而责成);委使(任用);委命(委派,任命);委重(委以重任);委信(委任信赖);委寄(委任托付);委诚(委任、信用)10、推卸;推诿 [shirk][例句1]U{司马}欲委罪于孤耶?——《晋书·王裒传》11、又如:委咎(归罪);委卸(推卸)12、安,安于 [know one's place][例句1]乐天安分,以至百年。——U{陶潜}《自祭文》13、随顺,顺从 [yield and ply]。

如:委贽(指人臣拜见君主时,屈膝委体于地);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委分(任凭天命);委质(下拜;屈膝委身于地下,后引申为托身;归顺。质:形体);委制(归顺并接受约束);委和(随顺自然);委面(归顺称臣);委从(随顺,顺从)14、通“萎”。

委顿,衰败 [wether]。如:委花(落花);委困(委顿困乏);委绝(衰亡,衰败);委然(困顿)15、交付,给 [submit;give][例句1]U{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

——《水浒传》【词性变化】委[wěi] 。1、水的下流 [confluence][例句1]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礼记》2、后称事情的本末为原委或源委3、帽檐,冠檐 [brim of a hat][例句1]委武玄缟而后蕤。——《礼记》4、委员会的省称 [mittee]。

如:常委;省委5、委员的省称 [mittee member]。如:政委6、末尾 [例句1]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

——《骠国乐》委[wěi] 。1、懈倦,疲惫 [tired]。

如:委劣(委顿,衰弱);委惰(疲倦);委委悴悴(无精打彩)2、琐碎;鄙陋 [trifling]委[wěi] 。1、确实 [indeed]。

如:委知(确实知道);委的(的确);委是(确实);委果(果然;确实);委的(确实);委系(确实是)另见x{wēi}。

3. "委""坐" 在古文中的意思

委:通“猥“;听任;推卸;末尾;水的下流;通“萎”。

坐:通“座”;守定;位置所在;徒然。

古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大篆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由于古人无笔墨,于是就用竹签点漆,在竹筒上写字,称为书契文,亦叫竹简书。因竹硬漆腻,书写不流利,写出的字头粗尾细,象蝌蚪之形,故叫蝌蚪书或蝌蚪文。凡是竹简漆书,都可以叫蝌蚪文,不一定非仓颉所书不是蝌蚪文。

古文主要是指《易经》《论语》《春秋》《尚书》《周礼》《吕氏春秋》《孝经》等等古书上的文字,是比较早的笔书文字。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做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4. 文言文中委是什么意思

〈动〉

1. (会意。从女,从禾。“女”表顺随,“禾”表委曲。本义:曲折)

2. 同本义 委,委随也。——《说文》。按,委随犹委蛇。

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史记·天官书》

3. 又如:委折(曲折);委注(曲折流往);委宛(委曲婉转);委纡(曲折);委延(曲折蜿蜒);委坠(曲折,遥远)

4. [在古书中的常用义]堆积,存放 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庄子·养生主》

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战国策·燕策》

委,犹积也。——《文选·芜城赋》注

粢盛委之所藏也。——《公羊传·桓公十四年》

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周礼·地官》

5. 委托 愿委之于子。——《战国策·齐策一》

委广州府余。——《广东军务记》

6. 又如:委计(托付以国家大计);委付(委托;嘱咐);委冰(托媒人);委政(付以政柄);委勘(交付审查);委权(授以权柄);委属(托付);委遇(信任)

7. 丢弃,抛弃 委,弃也。——《广雅》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方正》

8. 又如:委去(委弃而离去);委世(弃世);委仗(丢弃武器);委伏(委弃埋没);委舍(舍弃,委卸);委叛(弃官叛离);委捐(放弃,丢掉)

9. 委任,任命,委派 如:委札(委任文件);委用(任用);委成(委任而责成);委使(任用);委命(委派,任命);委重(委以重任);委信(委任信赖);委寄(委任托付);委诚(委任、信用)

10. 推卸;推诿司马欲委罪于孤耶?——《晋书·王裒传》

11. 又如:委咎(归罪);委卸(推卸)

12. 安,安于 乐天安分,以至百年。——陶潜《自祭文》

13. 随顺,顺从 [如:委贽(指人臣拜见君主时,屈膝委体于地);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委分(任凭天命);委质(下拜;屈膝委身于地下,后引申为托身;归顺。质:形体);委制(归顺并接受约束);委和(随顺自然);委面(归顺称臣);委从(随顺,顺从)

14. 通“萎”。委顿,衰败 如:委花(落花);委困(委顿困乏);委绝(衰亡,衰败);委然(困顿)

15. 交付,给 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水浒传》

〈名〉

1. 水的下流 [confluence]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礼记》

2. 后称事情的本末为原委或源委

3. 帽檐,冠檐 [brim of a hat]

委武玄缟而后蕤。——《礼记》

4 末尾 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骠国乐》

〈形〉

1. 懈倦,疲惫 如:委劣(委顿,衰弱);委惰(疲倦);委委悴悴(无精打彩)

2. 琐碎;鄙陋

〈副〉

1. 确实 [如:委知(确实知道);委的(的确);委是(确实);委果(果然;确实);委的(确实);委系(确实是)

5. 文言文解释

赵国的大将、封为马服君的赵奢的妻子,是赵括的母亲。

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将要出征,赵括的母亲呈上书信向赵王诉说道:“赵括不可以被任命大将。”

赵王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赵括的母亲说:“原先我事奉赵括的父亲时,孩子的父亲当时身为大将。他用自己的奉禄供养的食客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他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国王和王室贵族赐赠的钱财丝绸,他统统都把它们分给军吏、士大夫;从接受出征命令的日子起,就不再过问家中私事。

现在赵括一日作了大将,面向东接受军吏的拜见,军吏中没有敢于抬头亲近地看他的人;赵王所赐赠的金钱丝绸,他回家后也统统收藏起来;况且每天寻找可买的合宜的田地房屋,总想扩充自己的私有。国王您认为他象他的父亲吗?父亲、儿子不同,居心有着差异。

我希望国王不要派遣赵括为大将领兵出征了吧!”赵王说:“作为赵括的母亲,你还是放下这事不要管了吧,我的计划已经决定了。”越括的母亲说:“国王您最终要派遣他为将,那么如果有了不称大将职责的情况发生,我这个老妇人能够不随着受处罚吗?”赵王说:“不会连累你的。”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

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

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赵括既已领兵出征,代替廉颇才三十多天,赵军果然大败,赵括战死而赵军倾覆。赵王因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所以终于没有加罪于她。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武昌九曲亭记 宋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

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

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

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

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漠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

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

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

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

6. 文言文解释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原名敦实,因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实。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敦颐)改任郴州桂阳县县令,政绩尤其显著。知州李初平很尊重他,对他说:“我想多读些书,怎么样?”敦颐说:“您年龄太大来不及了,请让我给您讲讲吧。”两年后,李初平果然有收获。(周敦颐调任南昌知县,南昌人都说:“这是能弄清分宁县那件疑案的人,我们有机会申诉了。”那些富豪大族,狡黠的衙门小吏和恶少都都惶恐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为有罪,而且又以玷污清廉的政治为耻辱。担任合州通判时,事情不经他的手,下面的人不敢做决定,即使交下去办,老百姓也不愿意。部使者赵抃被一些毁谤他的话所迷惑,对他的态度很严厉,周敦颐处之泰然。后来(敦颐)当了虔州通判,赵抃是虔州的知州,仔细观察了他的所作所为,才恍然大悟,握着他的手说:“我差点失去你这样的人才,从今以后算是了解你了。”熙宁初,担任郴州的知州。由于赵抃和吕公著的推荐,做了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他以昭雪蒙冤、泽及万民为己任。巡视所管辖的地区不怕劳苦,即使是有瘴气和险峻遥远之地,也不慌不忙地视察。因为有病请求改任南康军的的知军,于是把家安置在庐山的莲花峰下,屋前有条溪水,下游与湓江合渡,于是就借营道县老家所在的濂溪这个名称来称呼这条溪。赵抃第二次担任成都知府时,打算奏请皇帝重用他,还没有来得及敦颐就死了,享年五十七岁。

黄庭坚称赞他“人品很高,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不贪图获取名声而锐意实现理想,淡于追求福禄而重视得到民心,自奉微薄而让孤寡获得安乐,不善于迎合世俗而重视与古人为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