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抚养子女到多大年龄and法律抚养小孩应该到什么岁数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法律规定抚养子女到多大年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法律抚养小孩应该到什么岁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2024
孩子抚养到多少岁
在中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一般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是18年,对非因主观原因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抚养义务。
一、相关法规:根据中国《民法典》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凡是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其性别、精神健康状况如何,均视为成年人。达到成年且精神健全的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即:成年人为十八周岁。超出十八周岁,父母没有法定抚养义务。同时《民法典》第21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解释(一)》第一千零五十九条规定“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二、根据以上规定,子女超过十八岁,尚须父母履行抚养义务的情形:
(1)子女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
(2)子女非因主观原因(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无法维持正常生活。
三、所谓抚养,是指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和生活上的照料。抚养教育好后代,这不仅是父母对子女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父母对子女负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作为父母,应按照法律规定与社会伦理,自觉履行义务,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父母对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应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除了法律另有规定以外,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免除,即使父母离婚,仍应负担抚养义务。父母对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有法律条件的,当成年子女没有劳动能力或者因某种原因不能维持生活(如继续上学等),父母也应义务承担抚养义务。
法律规定孩子抚养到几岁可以不管
一般为18岁,18岁在法律上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了,已成为法律上能够独立为自己创设权利义务的个体了。如果孩子已满18岁但没有经济收入的(如在校大学生),父母此时将由监护人转变为抚养人,而抚养人理应抚养其至有独立经济来源。例外的是,如果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通过自身合法劳动能独立生活即具有自己生活经济来源的话,此自然人也视为法律上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则不再需要父母对其进行抚养。
抚养子女到多大年龄
孩子抚养费的给付期限应当给到18周岁,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1、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2、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3、父母双方可以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育费。但经查实,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不予准许。4、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5、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一条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第十二条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育费:(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2)尚在校就读的;(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