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年龄以及叶嘉莹高龄

国学陈无法无天 2023-08-23 14:54:37 117阅读 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3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22世纪什么最重要?和小编一起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叶嘉莹年龄,以及叶嘉莹高龄对应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2024

回国执教40年,她分文不取,捐款3568万,如今现状如何?

“又到人间落叶时,飘飘行色我何之。”表达了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华儿女心中的思乡之情,从无奈漂泊到归来,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唯有用坚强化解,这句话出自于“中国最美先生”叶嘉莹。

生于军阀混战时期,心系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叶嘉莹一生历经坎坷,回国执教40年,分文不取,只为将古诗词这份美好,让更多的人看见。生活、感情的苦皆被这瑰丽的中华文化治愈,她的一生都在传道授业中度过,三尺讲台就是她的家。

粗茶淡饭甘守清贫的叶嘉莹,却将毕生财产悉数捐给祖国,累计共3568万元。“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苦难伴随她一生,即使一生如此,叶先生不仅古典文学方面素养深厚,高风亮节之处更是无几人能及。

熟谙古诗词的少女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3岁多开始背诵古诗,6岁习《论语》。“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16岁便作此《咏荷》。

在苦海中迷失了自己,却无处寻找自己来到人世间的目的。原本是苍生中的一员,却迟迟不能度脱?在不谙世事的年龄,却苦苦思考人生目的的少女,一生的苦难也许早已命中注定。后来,父亲失联,母亲因癌症去世,那时叶嘉莹只有17岁。是诗词支撑她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从此百毒不侵。

八首《哭母诗》虽写不出她失去至亲的痛楚,却也能驱散一部分哀伤。跟随伯父、伯母生活的时候,并未影响到她的学习。伯父是她踏上诗词之路的启蒙人,国学素养深厚的公待她视如己出,亦是她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面对家庭的不幸,叶嘉莹明白,自己唯有更加努力,出人头地才能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恩。她以出色的成绩考入了辅仁大学国学系,师随诗词大师顾随,研究古典文学。

对于写诗的兴趣,在顾随先生的激励之下更加明晰。但是叶嘉莹这个时段的诗会发现,其中有凄楚却始终带着坚强,也或许与她的人生遭遇有关,或许是“愁苦之言易工”,才成就了年轻时备受束缚却柔韧如水的词句。

经历感情创伤的母亲

尽管外面战火连天,叶嘉莹毅然关上耳朵,将自己交付于诗词歌赋之中。天性敏感,熟谙古诗词中的儿女情长,却不知真正的爱情为何物,也许她的一生从未真切地感受到爱情。

大学毕业后,留在北平任教。她的先生赵东荪供职于国民政府,二人经人介绍认识。面对赵东荪的穷追不舍,叶嘉莹带着愧疚下嫁了。

很难想象,当时时局已经日渐明朗,即使再不懂政治的少女,也没有人会劝解一二吗?婚姻的开始亦是人生真正苦难的开始。婚后没多久,国民政府败退到台湾,叶嘉莹跟随丈夫到了台湾。

起初二人的相处还算融洽,直到丈夫赵东荪被关押,归来时变了另一副模样。叶嘉莹也曾因思想问题被关到警察局数日,出来之后无处可去,只得投奔亲戚。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叶嘉莹也曾衣食无忧,被父母视如珍宝,如今在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地方凄苦度日。

斩断乡根,深陷白色恐怖的叶嘉莹带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寄人篱下,内心的焦虑也无人倾诉。年仅20多岁的少女初为人母的喜悦还未曾褪去,却饱受风雨摧残。

“要以悲观的彻悟,乐观地去工作去生活。”老师顾随的这句话也许是支撑她度过难关的关键,也许是生活的苦难激发了她的斗志,这位看似柔弱的姑娘坚强的走出阴霾,走进阳光里。

由于无法申请公立学校职位,也无法打听到丈夫的消息,为了母女生存,叶嘉莹来到台南一所私立女中代课,三年时间转眼即过。丈夫也回来了,洗脱了白色恐怖的嫌疑。

众人敬仰的先生

后来,叶先生因为教书好,许多学校来请她。事业上顺畅了,丈夫赵东荪却因为无端坐牢一事性情大变,喜怒无常,不想工作,动辄暴怒和谩骂。

直到有了小女儿,灰暗的婚姻生活也没有得到改变。因为又生了一个女儿,丈夫更没了好心情,开始实施家暴。眼看这样的生活无边无尽,叶嘉莹也曾有过极端想法,她这才明白了古时作者在诗词中那些慷慨激昂背后的无奈与绝望。

在古诗词方面的造诣让她得以到美国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做了两年交换学者,这两年是叶嘉莹感到快乐的生活。台湾、加拿大、美国,到处教书,却唯独不能回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祖国,回到北京,这对叶嘉莹来说是另一种折磨。

中国和加拿大建交之后,她随即申请回国探亲,辛苦工作半生,受尽艰辛,还要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心疾首。1976年3月24日,叶先生的长女和女婿双双死于车祸。此后她决定回国教书,将古诗中所包含的心魂和意志传给下一代。

之后,每年加拿大停课之时,叶先生就回到南开大学教书,这一晃就是40年,在此期间,她分文不取,粗茶淡饭甘守清贫,只独自一人在国内国外奔波。2019年,叶嘉莹95岁之际,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累计共捐出3568万元,这是她变卖房产,稿费和一生教书所得。

小结:

说起心中遗憾,叶先生表示自己生活中的遗憾已经过去,小时候读的书不够是她心中最大的遗憾。面对苦难,保持自己的真心性,很难,但叶嘉莹做到了。

“古诗词这么美好的一份珍宝,我多么希望你们能看见。”叶嘉莹倾一己之力推动了古诗词文化的发扬光大,让越来越多的人懂得诗词中的美好。回国执教40年,分文未取,却将自己奋斗一生的财产全部交给祖国,用来推动中国诗词文化的传播。粗茶淡饭甘守清贫,回想过往,展望未来,这对于老先生来说,一点都不苦。

叶嘉莹年龄以及叶嘉莹高龄

朗读者第十期开场白台词

导语:味道,是在舌尖的百般滋味,更是人生的万种风情。有伤别离的苦涩,有庆相逢的欢愉;有爱不得的心酸,有放不下的无奈。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朗读者》第十期的开场白,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我们这期的主题词是,味道。

味道,

当然不只是指舌尖上能够感受到的那些味道,

我们常说人生百味。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

我们所听到,看到,遇到,想到,

慢慢都会积累成一种,特殊的味道。

比如说气质是一种味道,腹有诗书气自华;

比如说品格也是一种味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比如说心情,有时候也是一种味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那今天的节目时间里,

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尝,

人生这场饕餮盛宴,为我们带来的不同的味道。

如果你要问我最有味道的一部文学作品是什么?

我可能会想到《红楼梦》,

因为在《红楼梦》里,

既有着让刘姥姥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用十只鸡配着烧的茄鲞,

也有着元妃省亲的时候派专人赏了宝玉的糖蒸酥酪。

这些都是能在饭桌上尝到的味道,《红楼梦》最触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的人生况味。

好了歌的好便是了,了便是好,那是一份心酸和无奈。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为人处世的一份智慧。

一个是妄自嗟呀,一个是空劳牵挂,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命中注定的爱断情殇。

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胃里就成了乡愁,刻在心上,那就成了一辈子,都解不开的一个结。

就像法国作家凡老师曾经说的,让我们尽情的去享受生活的滋味吧!我们感受到的越多,我们便生活的越长久。

饮食之味酸甜苦辣皆备,人生之味亦如此。品味过人生百态,才能在时光荏苒中洗涤,淘洗出思想的真金。味道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格调,是一种气质,将味蕾嫁接上思想,味道就会变得丰富多彩。与董卿 一起品味朗读者叶嘉莹、张艾嘉、叶锦添、@张小嫺 、胡忠英、吴纯分享的人生百味。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一个女人将生命中的每一段时间都酿成了醇厚的美酒,20岁的她轰轰烈烈,30岁回归家庭,40岁转型导演,50、60岁依然续写传奇。光阴的故事里有她深情地演绎,青春的烦恼中有她爱的代价。世人感慨于她的美丽与才华,她却始终“轻描淡写”。CCTV-1本周六20:00、CCTV-3本周日19:30,一起“卿”听朗读者张艾嘉。

叶锦添最早在全世界推行他的“新东方主义”的美学理念,是让世界了解到东方文化艺术之美最重要的艺术家。他是目前唯一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美术设计”的华人,从李安的《卧虎藏龙》,到高羣书陈富国的《风声》,再到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许多经典影视剧中唯美的画面和主角服装,都是出自他手。CCTV-1本周六20:00、CCTV-3本周日19:30,一起“卿”听朗读者叶锦添讲述他的视觉之味。

提起味道,我们率先会想到的一定是舌尖上的满足。悠久的历史和辽阔的地域给了中国饮食丰富多样、变化多端的味道。本期嘉宾胡忠英,就是一位从业50年的名厨,也是杭帮菜的掌门人。在去年杭州G20峯会上,他担任餐饮文化组的组长,为全球几十位政要人物奉献了独具特色的宴席,展示中国味道的独特魅力。他将味道融入故事,用中国文化惊艳世界舌尖。CCTV-1本周六20:00、CCTV-3本周日19:30,一起“卿”听朗读者胡忠英讲述他的中国味道。

他是目前中国唯一获得国际三博士学位的青年钢琴家,童年却没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他获得过多项国际大奖,少年时却和单亲、下岗的母亲,饱尝贫苦、分离之痛。吴纯的人生是他和母亲的苦难浇灌出的花朵,不过苦涩与甜蜜总是相依相伴,品尝人生之极苦才能让成功时的甜更加诱人。CCTV-1本周六20:00、CCTV-3本周日19:30,一起“卿”听朗读者吴纯讲述苦涩的味道。

1994年第一部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在《明报》上连载,张小嫺开始走红。她创作的60本书,全都与爱情有关,她的作品被称为“爱情治愈文学”,许多读者习惯从她的文字中来寻找处理感情的方式。CCTV-1本周六20:00、CCTV-3本周日19:30,一起“卿”听朗读者@张小嫺 解读“爱情的味道”。

93岁高龄的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这位老先生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甘为夸父死,敢笑鲁阳痴」,来表达她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心意。她不计高龄,往来奔走,为的是不让这传沿千年的中国味道所期无人。一起“卿”听朗读者叶嘉莹讲述她的诗词味道。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着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朗读者》是着名节目主持人董卿20多年电视经验的一次全情绽放,她不仅担纲节目的主持工作,还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转型大型电视节目的幕后制作,呈现出不同于以往主持人的另一面。董卿表示《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千世界。

叶嘉莹与小朋友们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或许因为它只存在于心里,所以提起“味道”这个词,伴随的往往都是记忆。央视《朗读者》将以“味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或许因为它只存在于心里,所以提起“味道”这个词,伴随的往往都是记忆。央视《朗读者》将以“味道”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着名导演张艾嘉、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得主叶锦添、都市爱情小说掌门人张小嫺、杭帮菜掌门人胡忠英、青年钢琴演奏家吴纯等嘉宾一起在朗读中分享记忆中与“味道”有关的故事。

古诗词大师叶嘉莹为中华文化而“吟诵”

从第一期节目中的“中国英法翻译第一人”许渊冲到后来的“敦煌女儿”樊锦诗、“中国焊接学科奠基人”潘际銮,《朗读者》的舞台上时常会出现一些值得用生命去尊重的真正的大师。本期节目中,又有一位这样的大师登台,她就是已经93岁高龄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研究大师叶嘉莹。

叶嘉莹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后师从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学习,深得老师的赏识。1945年大学毕业后,叶嘉莹便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先后于多所世界着名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化,去年还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生成就奖。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

叶嘉莹曾说过:“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吟诵诗词这一活动,叶嘉莹一直十分倡导。而吟诵,其实也就是古典版的朗读。在本期节目中,这位着作等身的教育大师将在《朗读者》中畅谈古典诗词文化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并为中华文化而吟诵。

“岁月女神”张艾嘉分享女人的故事与味道

提起张艾嘉,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往往都是——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而对于女人来说,“故事”几乎就等同于她的“味道”。

作为一个明星,张艾嘉从不刻意遮掩自己的年龄。在节目中,当被问到如何界定年龄的味道时,她坦言:“一切都来得很自然,逃也逃不掉。”而对于女人的味道,张艾嘉也用自然来形容:“味道是要被品尝的,我相信味道是来自于你自己人生的态度,你怎么看待自己,那你散发出来的东西是自然的,那个就是你自己的味道。

曾经,李宗盛为张艾嘉写的一首《爱的代价》被无数人奉为最能代表爱恋成长的经典。但在当时,张艾嘉还觉得这首歌的名字“有点土”。而前两年再唱这首歌的时候,张艾嘉却发现自己的心与这首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个心经历过更多的事情了,就觉得歌里面几乎每一句都是一个画面和故事,所以特别感伤。”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被称为“国宝人物”的叶嘉莹,为慈善究竟付出了多少?

最初了解叶嘉莹先生,是在董卿主持的《朗读者》上。最初看到她的时候,只认为她有六七十岁,举止谈吐十分优雅。后来才知道,叶嘉莹先生已经将近百岁。在这样的年龄还有这样好的精神,实在是少见。叶嘉莹先生被称为我国“国宝级”的人物,她的贡献主要分为三方面,分别是慈善、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培养人才。

1、慈善事业

叶嘉莹先生的生活是坎坷的,同时也是甜美的。她虽然在生活中遭遇了很多不幸,但是在诗词上获得了很多快乐,她的女儿也曾说过,她一辈子都在和诗词谈恋爱。在1991年的时候,叶嘉莹创办了比较文学研究所,就是后来的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且捐出了自己半数的退休金(10万美金)。那个年代的10万美金,完全顶的上现在的几百万。而在2018年的时候,叶嘉莹先生又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给南开大学的教育基金会,用来帮助其他人。在2019年的时候,她又捐赠了1711万元,累积捐赠了3568万。这些捐赠都是为了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她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2、弘扬传统文化

很多人没听过叶嘉莹先生的名字,可是她的才干却影响了很多国外的人。她曾任美国哈弗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并且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在她年轻的时候,就曾被邀请到国外去授课。而回国教书的决定,也是她认为自己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后的她就不断的弘扬传统文化,弘扬诗词文化,在2016年的时候,还获得了“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这样的性格加上才干,说她是国宝级的人物一点都没错。

3、培育人才

叶嘉莹先生是一名教师,她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育人才。自身是民国的才女,又到国外生活过很多年,她很好的把古典文化和现代诗词融合在一起,并且加入了西方文化的特色。这样的条件,让叶嘉莹先生在授课方面独树一帜。她的教学成果是被世界认可的,她培育出的人才,也是数不胜数的。

叶嘉莹小女还在吗?

截止到2021年7月20日,叶嘉莹小女儿言慧还在世。不过小女儿一家人目前居住在加拿大。叶嘉莹虽然年龄已经非常大了,但是她并没有想过要去大加拿大你靠女儿,仍然坚持在南开大学任教。

叶嘉莹小女儿言慧,之前也接受过记者采访,谈论自己的母亲叶嘉莹。从采访的内容中可以感受的出来,叶嘉英的小女儿是以自己的母亲为傲的。

个人生活:

叶嘉莹生于燕京旧家,其家族原本是蒙古裔满族人,隶属镶黄旗,曾祖父是光绪年间进士。叶嘉莹的父亲叶廷元幼承家学,熟读古籍,后来入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就职于航空署,曾历任人事科长等职。

母亲李玉洁幼年即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青年时曾在女子职业学校任教,婚后辞去教职,专心理家。1948年,叶嘉莹结婚。

1949年夏天,长女言言出生,同年12月,丈夫被捕入狱。

1950年夏,叶嘉莹所任教的彰化女中,有六位老师因白色恐怖被捕,叶嘉莹也在其中,遂带着尚在吃奶的女儿被关押起来。

所幸其后不久获释,但却因此失去了教职与宿舍,叶嘉莹只好携幼女投奔亲戚,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是年暑假后,叶嘉莹在台南一所私立女中谋得教职。三年后,丈夫被释,次年幼女言慧出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阅读

  • 属蛇人年龄及属蛇人年龄多大
  • 6月19日出生好吗及6月19出生的
  • 3月18日出生好吗及农历3月18日出生的太可怕
  • 属牛人在2024年兔年有婚姻好吗以及属兔人逢牛年2024婚姻
  • 巨蟹座1月运势2024年财运and巨蟹座2024年1月份运势
  • 背背佳适合年龄以及背背佳推荐
  • 2024年属猪的财运旺不旺and2024年属猪的财运旺不旺呢
  • 8月10日出生好吗及8月10号出生的人
  • 2024属蛇的财运在哪个方向and2024属蛇的运势和财运
  • 2月10日出生好吗及2月10日出生的
  • 6月29日出生好吗及6月29日出生好吗
  • 2024年属牛财运_属牛人在2024年的运势
  • 5月27日出生好吗及5月27日出生好吗
  • 李玟年龄and李玟年龄比杨千嬅小
  • 1981年属鸡在2024年婚姻运势怎么样以及1981年属鸡2020年感情运势
  • 查询2024是什么年及2024是个什么年
  • 78年属马女2024年以后婚姻感情以及78年属马人2024年运势如何
  • 70年属狗女2024年财运运势图_70年属狗女2024年运势及运程
  • 预备役军官年龄范围以及预备役军官的年龄要求
  • 射手座的属猴女财运2024年兔年及属猴射手女的婚姻状况
  • 6月15日出生好吗及6月15号是什么日子出生好不好
  • 2024年属虎是什么年命and2024年属虎多少岁
  • 94年属狗人2024年婚姻运势以及94年属狗人2024年婚姻运势及运程详解视频
  • 陈紫函年龄and陈紫函年龄和个人资料
  • 84年属鼠的2024年运势和财运怎么样及84年的鼠在2024年的运势如何
  • 谢霆锋年龄及谢霆锋年龄多大
  • 矫正牙齿的最佳年龄_矫正牙齿的最佳年龄是什么时候
  • 5月1日出生好吗及1月5日出生的是什么
  • 郁可唯年龄_郁可唯的年龄是多大
  • 摩羯2024年财运好吗_摩羯座运势2024年运势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