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姓有多少人口以及郭姓有多少人口2024

张天师的预测生活 2023-06-21 13:16:45 947阅读 0评论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7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郭姓有多少人口,以及郭姓有多少人口2021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有多少姓郭的人 郭排第几

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截至2015年,当代郭姓的人口达到1490余万,是中国第17大姓,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5%。郭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15.6%),河北(8.8%),山东(7.8%),湖北(7%)四省,共占全国郭姓人口的39%。

其次分布于四川(6.9%),广东(5.5%),山西(4.7%),辽宁(4.4%),安徽(4.2%),吉林(4.1%)。六省的郭姓又集中了30%。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占河南总人口的2.1%。

扩展资料

郭姓名人:

1、郭碧婷

郭碧婷(Bea Hayden),1984年1月16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拥有四分之一白人血统,华语影视女演员、时尚模特。

2、郭麒麟

郭麒麟,本名郭奇林,1996年2月8日出生于天津,相声演员、影视演员。父亲是德云社的班主郭德纲,老师是郭德纲的搭档于谦,搭档是阎鹤祥。

郭姓主要源流:

1、源于任姓。黄帝子部落禺虢为任姓,任氏族也是黄帝时代12个重要氏族之一,地处东夷族。禺虢生禺京,其后裔在夏朝建立了郭国,公元前670年被齐灭掉。中山郭氏即出自古郭国。

2、源于地名,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郭,外城,古代在城墙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居于外城的遂以为郭氏,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后代多改姓单姓郭氏。这类郭姓主要发生在先秦时期的北方地区,也无法弄清其族源和姓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姓

郭姓寻根问祖

    郭姓由来是什么,郭姓始祖是谁?身为郭姓一员,我的家族来自哪里?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用心网上找了些资料。最后资料和个人情况显示我是山西洪洞县迁徙出来的郭氏后裔,是唐朝著名军事家郭子仪的后裔,始祖是西周虢国国君虢叔,虢叔即周文王的弟弟周武王的叔叔。

    我小时候,爷爷不止一次给我讲过这样一个关于家族由来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下,官府强行组织老百姓大迁徙。被要求迁徙各地的众多家庭之中就一家郭姓家人,有十八个兄弟,在临别前把一口大铁锅摔成十八牙,每人拿一牙锅做为时候子孙寻根问祖的信物。爷爷总讲的这个故事和以下资料中洪洞县大槐树下十八兄弟的故事相符,说明我们家族这一支是来自山西洪洞县。并且,我找到的以下资料中显示,洪洞县迁徙出来的后裔子孙小脚趾指甲为双瓣。而我的小脚趾指甲确实是双瓣的。这一点也证明了是山西洪洞县迁徙出来郭氏后人。

  那么山西洪洞县迁徙出来的这十八兄弟的家族由来又是怎样的呢?以下资料显示,这十八兄弟是唐朝著名军事家、汾阳君王郭子仪的后裔。扒到这里,瞬间自豪起来,我是唐朝著名军事家郭子仪的后裔啊。

   郭姓的始祖又是西周初期重要诸侯封国虢国的国君虢叔,虢叔即是周武王的叔叔,即周文王的弟弟。自豪感油然而生啊。

  以下是我找到的一些资料,为保证资料完整性,没做任何修好删减。郭氏族人可以看看,更细致地研究研究。

  郭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截至2015年,当代郭姓的人口达到1490余万,是中国第17大姓,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5%。郭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15.6%),河北(8.8%),山东(7.8%),湖北(7%)四省,共占全国郭姓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6.9%),广东(5.5%),山西(4.7%),辽宁(4.4%),安徽(4.2%),吉林(4.1%)。六省的郭姓又集中了30%。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占河南总人口的2.1%。中国形成了华北、中原与东北三大郭姓...查看百科

虢国,中国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前后有四个虢国,因位置不同为别被加以东西南北相区别,其国君均为姬姓,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虢仲封西虢(今陕西宝鸡市东),虢叔封东虢(今河南荥阳县西汜水镇)。

西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陕西宝鸡附近,后因周平王东迁,迁河南三门峡,地跨黄河两岸,称为南虢(有别于虢叔后裔虢序夏阳之北虢),于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末代国君虢公丑携贵族奔东周京师洛邑,部分贵族、士兵和平民被强行迁至今山西汾阳,前541年置瓜衍县,南虢后裔世居之。原地留有一小虢,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后裔不见记载。

东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河南荥阳,公元前767年被郑国所灭,虢叔后裔虢序被平王封于夏阳(今山西平陆),号北虢,因实力单薄而依附于南虢(今人所谓“南北虢实为一虢”即源于此)。前658年,亡于晋,以郭为氏,郭偃即虢序后裔,仕晋献公、文公。其后裔被安置在晋国都城,晋国末辗转来到晋阳以北,秦汉以来形成太原望族。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大迁徙

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阴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阴下通过。汾过滩上的老鹳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只迁洪洞人,洪洞大槐树是山西迁民的聚集地。明代初年,山西省辖五府、三直隶州、十六散州、七十九县。史书记载的明初移民主要有平阳府辖二十九县,潞(lù)安府辖六县,汾州府辖三县,泽州辖四县,沁州辖二县,辽州辖二县。这些地区共有五十一县,而平阳府就辖二十八县。

因当时的洪洞凭借古驿道,北通幽燕,东连齐鲁,南达秦蜀,西抵河陇(lǒng),加之广济寺院落宽阔,易于官府设局驻员,集结移民。于是,大槐树旁的驿站,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出发地。大槐树移民伊始,明政府颁布告示于三晋:“不愿迁徙者,到洪洞广济寺大槐树下集合,限三天赶到。愿迁徙者可在家等候。”消息不胫(jìng)而走,晋北、晋中、晋南的人拖家带口,携儿挈(qiè)女簇拥而来,三日之内,大槐树下集结了十万之众。这时,大批官兵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围了个严严实实,官府人员宣布:“大明皇帝敕(chì)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说罢,官兵恶狠狠地先将青壮年,强行登记,强发凭照,一家一户,背手而捆,绳绳相拴,数十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迁徙的路途。据说后来的几次大的移民中,官府也是采取了强迫的办法。

另一传说是,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县人满为患,也正闹饥荒。粮食吃光了,可是竟没一个饿死,全托福一棵老槐树了。老槐树有七八搂粗,枝繁叶茂,远看像一把大伞矗立在地。一到秋天远远近近的人们,每天成群结队来到老槐树下拾槐角豆。说起来也怪,不论早来晚到,每人每天只能拾那么一碗(豆籽),谁也甭想多拾。人们传说槐树仙为拯救洪洞人,总是公平分配,一碗豆足能救饥肠,谁也不能贪多。因此感动了人们,每天总有许多善男信女向老槐树烧香跪拜。

洪武初年的一年秋天,洪洞县知县萧九成接到朝廷旨意:“从洪洞选民五千,迁到太行山以东,萧知县立即通知各村里正,告示上把迁入地描述得像天堂一般,可故土难离,谁愿意搬家呀?告示贴了好几天,连一个报名的也没有。可难坏了萧知县,朝廷旨意难违,限期一过,肯定乌纱帽难保。既然没有自愿迁去的,只好强迫搬迁了。但是那么多人,一家一家地押送,不是个办法。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第二天萧知县大肆活动,一面买通当地神汉巫婆,到各地游说:“槐仙显灵了,后天恩赐每人槐豆一斗,永不再赐。”一面呈文上司,请求派一支军队来。到那天,果然如此。洪洞各村乡民,都倾家出动。一时间槐树下熙熙攘攘,热闹非常。挎篮子的、扛口袋的。专等槐仙赐豆。正当午时,成千上万的人跪了一地。此时,正南跑来一队人马,如猛虎下山,似蛟龙出海,径直朝老槐树而来,众人正疑惑时,见一个骑士下马来,抓住一盘绳的一头,另一骑士抓住这绳子的另一头。当时人们看到这般情景,闷葫芦里也不知装的什么药,个个呆若木鸡,也不敢走散。只见那两个拿绳骑士很快绕槐树下人海一周,把大家整个围住。随即骑兵们飞速行动,围了个水泄不通。这可吓坏了这班乡民,都傻了眼,大人们面面相。

郭子仪后裔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被迁徙至全国各地。

河南郭氏“十八块儿锅(郭)”的来历考证及迁移分布

生活在郑州、新密、新郑、登封、荥阳、长葛、濮阳、方城、南召等河南各地的许多郭姓人家,别人取笑他们是“锅(郭)片儿”,他们一点儿也不恼怒,还会一脸正色地称自己就是“锅(郭)片儿”。原来这些自称是“锅片儿”的郭姓人是唐朝著名军事家、汾阳君王郭子仪的后裔。600多年前山西洪洞县大石桥迁徙而来。                                         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山西洪洞县大石桥的郭氏家族是汾阳君王郭子仪的后裔,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在当地官府的逼迫下,家族在郭氏宗祠协商响应皇上诏书,迁徙中原的问题,决定有裔孙郭武功携二子、二女、三胞侄、十三堂侄等人移民,因其中子侄辈十八人,被称为十八郭。郭武功答应率领十八郭迁徙中原,条件是要带上祖传家宝——据说是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在世时留下的——一口铁锅,家族同意了郭武功的要求。就这样郭武功带领着十八郭背着祖传的铁锅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郑州西南郊一条小河边,河边生长着成片成片杨柳树,景色非常秀美,而且土地肥沃,是个鱼米之乡,便决定在此定居下来。这个村庄就叫杨柳村(后改名为台郭村)。郭武功一行人在这美丽富饶的地方定居后,和当地其他姓氏的原居民和睦相处,日作夜息,经过几十年的生息繁衍,人丁兴旺的郭氏家族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郭武功就与子侄们在郭氏祠堂商议,决定前往他乡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大家同意后,郭武功老人就把祖传的大铁锅砸成十八片儿,分发给子侄们一片儿,告诫子侄们到外面要勤俭持家,与人为善,同时告诉他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祖德和祖籍,他相信十八片儿锅一定会复原成一口完整的大锅的。

于是,十八郭氏男丁告别自己的家园,带着“锅片儿”。迁往他乡,散居在郑州及其周边的新郑、新密、荥阳等地。                                                                      “十八片儿锅”的子孙们时刻牢记自己的根脉,都自称是“锅片儿”或“郭片儿”。没有一定鄙视的意思,而是他们对自己祖德的缅怀和传承.          

                                             

洪洞大槐树移民情况考证:

平定郭氏一支始祖原籍洪洞后迁至石艾( 平定) ;

曹县郭氏一支始祖讳长老,为山西太原, 明洪武年间诏自洪洞县迁山东曹邑桃源集东南郭寨村;

曹县郭氏另一支始祖讳成, 于明永乐三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曹县郭小胡村;

郑州郭氏一支始祖讳武功,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於郑州市西南隅台郭村,郭武功带子侄18人,又称“十八块锅(郭)”,;

赞皇郭氏一支始祖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赞皇县;

新安郭氏一支始祖讳奈, 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安县城西街;

新安郭氏另一支始祖讳三光, 于明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洞迁邑新安县西之南庄, 明末徙高平寨村;

新河郭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东顺城官村;

新河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亭则头官村、王村;

新河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安庄村;

新河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董夏村;

新河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周家尧村;

新河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南小屯村;

修武郭氏一支始祖讳高, 于明初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修武县后董村, 迄今已传13 世,20 余户,100 余口人;

浚县郭氏一支始祖讳浚, 号巨川, 元配姜氏, 于前明洪武朝自山西洪洞县迁居浚县白寺乡郭庄村

浚县郭氏另一支始祖讳世荣, 字裕光, 原籍山西洪洞县人, 于明洪武初年迁居浚县小寨村, 后世迁居浚县善堂乡郭小寨村;

浚县郭氏另一支始祖讳君章, 于明永乐七年自洪洞大槐树迁居浚县王庄乡牛庄村, 迄今已传23 世, 人口逾800 余人;

浚县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浚县白寺乡郭庄、泊头村、郭得才屯;

浚县郭氏另一支始祖讳世荣, 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浚县善堂乡郭小寨;

河内郭氏一支始祖讳春, 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内县;

清丰郭氏一支始祖讳让, 于明洪武二十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清丰县太屯集, 迄今已传25 世;

新郑、新密、荥阳郭氏一支始祖堂兄弟十八人, 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 居处不一, 俗称十八郭, 详见“十八块儿锅(郭)”专贴;

莘县郭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张寨乡;

莘县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岩集乡滩上, 后分东滩、西滩、北滩、南滩;

莘县郭氏另一支始祖兄弟二人, 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张寨乡郭炉, 后兄弟分手时各执一铜佛为日后相认的标记,故人称“铜佛郭”, 一支分居于柿子园乡郭炉村;

郓城郭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郓城县红庙村。

最后,我们老家的家乡话说上厕所方便就是说解手,走路也多是背抄手。给大家看看我小脚趾甲确是复形,双瓣,一个大指甲,边上还长着一个小指甲。

郭姓有多少人口以及郭姓有多少人口2024

百家姓郭排第几位?

百家姓郭排第17位。

郭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截至2015年,当代郭姓的人口达到1490余万,是中国第17大姓,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5%。

百家姓的基本介绍

1、各个姓氏的排列次序不是以人口多少,而是以政治地位为准则的。如它以"赵"姓开头,是因为当时的皇帝姓赵;接着以"钱"姓,是因为钱塘一带有一个钱姓人建立的割据王朝,当地除了推奉赵姓皇帝外,还要接受钱姓王朝的直接领导。

2、至于以下的"孙李周吴郑王"等姓,有些是皇太后的姓氏,有些是皇后、皇妃的姓氏,其身份之尊贵,也非一般姓氏可比。由于这些百家姓系按韵编排,每句4字,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学习和记忆,因此流传极广,至今仍是妇孺皆知。

3、由于我国古代最重视身份地位,所使用的姓氏也往往带有等级色彩,各个王朝都有各自的贵姓。如我国的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十大王朝,夏朝皇帝姓姒商朝皇帝姓子周朝皇帝姓姬秦朝皇帝姓嬴汉朝皇帝姓刘唐朝皇帝姓李宋朝皇帝姓赵元朝皇帝姓奇渥温明朝皇帝姓朱清朝皇帝姓爱新觉罗。

4、在各朝皇帝当政的时候,其所使用的姓氏无疑是当时最尊贵的。另外我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收揽人心,还往往把自己的姓氏作为特别的礼物赏赐给那些异姓大臣让他们改姓自己的姓氏而那些被赐姓的人也以此为荣。在我国封建社会,这类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

郭姓起源是什么?

1、源自任姓,为黄帝后裔。黄帝与四妃嫫母生有二子:苍林、禺阳。禺阳(也作禹阳,一说为黄帝之孙颛项之少子阳),也称禺虢,受封于任,古城在今河北任邱西北,后南移山东济宁东南。任氏族也是黄帝时代12个重要氏族之一,地处东临东夷族,禺虢是任氏族的首领,任姓之祖。

2、出自姬姓。源自轩辕黄帝苗裔周王室宗支,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其叔虢仲于西虢(虢通“郭),位封公爵,为西虢公。西虢地处陕西宝鸡东。东周平王东迁时,西虢东迁于今河南陕县东南,改称南虢,春秋时公元前655年灭于晋;留在原西虢者史称小虢,春秋时公元前687年为秦所灭。周武王封其叔虢叔后人公爵,成王时封土于今河南荥阳北,是为东虢。

3、源于地名,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郭,外城,古代在城墙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居于外城的遂以为郭氏,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后代多改姓单姓郭氏。这类郭姓主要发生在先秦时期的北方地区,也无法弄清其族源和姓属。

4、源自少数民族

回族,回族郭姓的祖先是西域波斯人伊本·库斯·德广贡·纳姆,汉名叫做郭广德。“库斯”与“郭氏”谐音,这就是回族人汉字姓的由来。泉州和惠安回族以及迁居在各地的郭姓回族,多为郭广德的后裔。

扩展资料:

先秦时期,郭姓主要活动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地区。秦汉时,郭姓已向南北扩散,北抵内蒙古、西至甘肃、东触江苏、西南入四川。三国两晋时,郭姓已经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唐朝初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58姓经江西入福建,以及唐末固始人王审知入闽,郭姓随以河南人群为主体的二次南下移民进入了福建。

唐朝中叶,大臣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被封为汾阳王,中兴之功带来了姓族的兴旺,达到鼎盛时期,至今南方和海外的郭姓多数敬奉郭子仪为始祖。北宋时中原人群再次南逃大移民,郭姓足迹几乎达到南方各地。明末清初,郭姓播迁到了台湾。

郭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截至2015年,当代郭姓的人口达到1490余万,是中国第17大姓,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5%。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郭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

郭姓姓氏源流

1、相传,早在上古夏后氏部落领袖禹的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郭姓就已得姓开基。郭姓人的得姓,有相当古老的渊源。

2、出自夏代的郭支和郭哀之后。古书记载“禹乘二龙,郭支之御”。“上古有郭侯,夏朝的禹即有驭手郭哀。”郭支与郭哀是中国有史籍记载的最早的郭姓人。因此,我国 历史 上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东)等地的夏代人郭支与郭哀,都被后人认为是郭姓人的始祖。

3、出自商代郭崇之后。据《三一经》记载:商有郭崇。可知商代继夏代之后也有郭姓。因此,商代郭崇,也被认为是郭姓人的另一位始祖。

4、出自姬姓,周代虢国的子孙后代是当今郭姓最大、最主要的一支,他们以郭为姓,渊源自姬姓,又多半与河南、山西有关。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文王姬昌的弟弟虢叔於东虢,东虢地址在今天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到了西周末年,周王室衰微,申侯勾结犬戎作乱,周幽王被杀於骊山,周王室被迫东迁。当时,郑武公与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东迁洛阳,立下汗马功劳,深得平王依重,同时把郑国从陕西迁到河南虢(即东虢)、郐之间。为兴建郑国,郑武公于周平王二年(公元前769年)灭郐国,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又吞并东虢。从此,郑国日渐强盛,引起各诸侯国的不满。楚国趁机起兵向周平王问罪,率陆浑(地在河南省嵩县东北)之师,逼近洛阳。周平王大惧,于是把虢叔裔孙虢序封于阳曲(地在今山西太原市北),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虢公”又称“郭公”,于是,其后代遂成郭姓。

5、以封地为姓,史载,郭姓始祖有以封地“虢”为姓的,又因虢、郭同声之转,故虢、郭二姓互通。

6、以居处命氏。中国古代有些居住在城、郭、园、池的人,分别以“城”、“郭”、“园”、“池”为姓。其中居住在郭(即外城,古代“郭”字的字义为外城)的人,以居住地为姓氏,形成郭姓。

郭姓迁徙分布

郭姓族人最初的发源地当是今天的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先秦两汉时期,郭姓族人繁衍之地仍以山西、陕西、河南为主,“太原”郡望在这一时期形成,并成为后来郭姓人繁衍播迁的主要支源,逐渐在阳曲、冯翊、华阳、京兆(今陕西省西安附近)、中山(今属河北省)、彭城(今江省苏徐州)、馆陶(今属河北省)、曲沃(今属山西省)、河内、广平、邯郸、河东闻喜、敦煌等地形成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为避战祸的大批南下迁徙者,郭姓人开始在浙江、江苏等地散居,南迁者尤以太原郭姓为多;隋唐时期,山西、山东以郭姓为第一大姓。这一时期,除战乱使得郭姓入居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外,还形成以华阴郭子仪为始祖的汾阳(今山西省静乐一带)望族。后汾阳郭姓后裔嵩入闽成为福建郭姓始祖;从五代到宋元时期,随着金兵的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南下,迫使郭姓人再度南迁,由此,郭姓人遍布大江南北;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后散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后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明清时期,郭姓人已是散布全国各地。如今,郭姓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最多,上述五省郭姓约占全国汉族郭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六。郭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八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一。

郭姓历史名人

郭 隗:战国时代燕国大臣,为燕昭王招贤纳士出计献策,为燕国的兴起作出了贡献。

郭 伋: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初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任上谷太守,官至太中大夫。郭象:河南洛阳人,西晋时的玄学名士。

郭 璞: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博学多才。代表作为《游仙诗》,著有《江赋》等著作。并注释《尔雅》、《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等典籍,为后世注疏家所推重。

郭 威: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隆尧)人,五代时期后周王朝的建立者。在位时的一系列改革为赵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革除旧习的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生于公元904年,公元951年称帝,至954年病逝,在位四年,年号:广顺、显德。太祖,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其父郭简曾任刺史,在战乱中被杀,不久,母亲也相继去世。郭威从小依靠姨母韩氏提携抚育。18岁时,应募做军卒,仗着一身勇力,加上学了一些兵法,一步一步爬了上去。郭威即位称帝时,年近五十岁,三十年的军旅生活,给他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常以前代的兴衰作为治理国家的借鉴。

郭威针对前朝弊政,进行了一些改革,刑罚有所轻减,某些苛税被废止,部分官田散给佃户,停止州府南郊进奉,这些 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郭威在五代确是一位较好的皇帝。他死于954年,时年51岁。

郭 象:西晋学者、玄学大师,所撰《庄子注》对后世影响很大。

郭 嘉: 三国 时魏曹操谋士。多谋善战,屡建谋功,尤以官渡之战显名。

郭 沔:今浙江省温州人,南宋时音乐家、琴家、浙派创始者。作《潇湘水云》、《泛沧浪》、《飞鸣吟》等曲。

郭 标:广东省中山人,近现代史上知名海外人士,澳大利亚华侨领袖。

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人,唐代 军事 家。在平息安史之乱,维护国家统一中功绩卓著。

郭忠恕: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宋著名画家、文字学家。著有《佩 》三卷、《汗简》等。

郭若虚:宋代太原(今属山西省)人,著名书画评论家,所著《图画见闻志》集中体现了他在 绘画 上的主张及见解。

郭守敬:顺德邢台(今河北省邢台)人,元朝著名文学家、水利学家、天文学家、 数学 家。主持编制了《授时历》,施行达360年,为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

郭子兴:元代定远(今属安徽省)人,为元末起义军中江淮地区首领,后被朱元璋追封为滁阳王。

郭亮生:清代常宁(今属湖南省)人。自幼研习岐黄医术,医术精湛,著有《豆麻心经》一书。

郭嵩焘:清代湖南湘阴人,为中国第一位驻英大使,曾任广东巡抚、兵部侍郎等职。

郭沫若:四川省乐山人,现代史上杰出的作家、诗人、 历史学 家、考古学家。著有《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许多著作。

郭永怀:山东省荣城人,著名的空气力学家,我国导弹、核武器的奠基人。

郭化若:又名郭俊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军事学家。曾任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1955年授中将衔,是位集诗人、学者与 书法 家于一身的将军,是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权威。郭化若原来 文化 水平很低,只上过5年学,全靠 自学 考入黄埔军校,学完中学的数理化知识。他从1938年起便研究精深的孙子兵法及其他古代兵书。解放后,他将大量 论文 汇集成册,成了我军研究军事辩证法的专家。

郭小川:河北省丰宁人,现代诗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人民日报》特约记者。

郭鹤年:祖籍福建省福州,生于柔佛邦新山市,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有“亚洲糖王”之称。曾被推选为亚洲十大富豪之一。

猜你喜欢:

1. 名将郭子仪后代子女有哪些

2. 袁姓男孩取名的方式有哪些

3. 袁姓男孩取名的方法有哪些

4. 中国古代贵族姓氏的分类

5. 男孩姓郭起名字的方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hzc8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阅读

  • 3月30日出生好吗及3月30号出生的人
  • 61年一月出生牛女在2024婚姻以及61年属牛女最佳婚配
  • 11月20日出生好吗及11月20日出生的是什么
  • 兰蔻眼霜适合年龄以及兰蔻眼霜适合多大年纪
  • 辛卯日男在2024年的财运_壬子日2024年辛丑年运势
  • 万年历2024年是什么年and万年历2024年是什么年份
  • 2024是什么年是辛丑年吗_辛丑年是201几年
  • 76年生人2024年婚姻怎么样以及76年男在2024年婚姻如何
  • 男性前列腺一般什么年龄问题多and男性前列腺一般什么年龄问题多呢
  • 2024年属狗女婚姻怎样and2024年属狗女的运势
  • 2024是什么命年?及2024什么年属什么命
  • 石榴石适合什么年龄的人戴and石榴石适合什么属相戴
  • 2024年属羊人财运方位怎样_2024年属羊人财运方位怎样呢
  • 3月16日出生好吗及3月16日出生好吗
  • 2024年2月12日是什么年_2031年2月12日
  • 2024年是什么生肖年份五行and2024年份五行属什么
  • 处女座男生性格和脾气_处女座男生性格和脾气和摩羯女
  • 1月6日出生好吗及6月1日出生的宝宝
  • 72年属鼠女51岁2024年的婚姻以及72年鼠女2024年运势
  • 2024年是什么天干地支年_根据天干地支2024年是什么年
  • 属羊人2024年感情财运事业怎样以及2024年属羊感情婚姻咋样
  • 1月17日出生好吗及1月17日出生好吗女孩
  • 80年属猴女2024年的运势和婚姻及属鸡女93年一生婚姻状况
  • 1971年属猪的财运2024年and1971年猪在2024年运程
  • 7月22日出生好吗及7月22日出生好吗男孩
  • 2024癸卯年财运好的八字以及2024癸卯年财运好的八字是什么
  • 2024年属牛的财运怎么样啊and属牛的人在2024年的运势是如何?
  • 83年属猪女2024年婚姻好不好以及83年属猪女2024年婚姻好不好呀
  • 2024年属狗的财运如何及2024年属狗的财运如何啊
  • 2024属兔五行属木是什么年and2024年兔什么命五行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