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自己成为宰相、丞相及梦见丞相宰相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4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梦见自己成为宰相、丞相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梦见丞相宰相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2024
“宰相”是什么意思?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据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在当时尚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由于当时养士之风盛行,不少有知识的人被各国招聘为相。
秦国由于变化彻底,发展迅速,是战国时代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并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
在秦以前的殷周时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通过分封诸侯进行统治的,商朝的王或周朝的天子不能干涉分封国的内政,又因分封国的国君由贵族世袭,所以天子无权解除他们在分封国的统治权力。
秦始皇之后,废分封,设郡县,废诸侯,设官吏,皇帝不再通过宗法亲缘关系进行统治,改为任命官僚向全国发号施令,因此有必要组织一套官僚机构,并借助于宰相大臣辅佐政务。宰相就在这一历史条件下产生了。随着封建国家的发展,宰相制一直沿袭了两千年。
扩展资料
丞相与宰相不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西汉建立,承袭秦制,设置有丞相,至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这段时间有220年,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
自哀帝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但时间很短。魏晋南北朝370年间,除东晋初年、北朝较短时间外,不设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书省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秦汉时期尚无官品制度,因此秦汉的丞相没有官品,但丞相是百官之长,其官阶是最高的,当时的官阶是用秩俸来显示的,丞相的秩俸号称万石。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官人法制度为每个官职设计了任用的资品要求,任官所需要的资品被人们称之为官品,丞相官品为一品,它的意思是丞相需要由最优秀的人来担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宰相
古代的“宰相”和“丞相”是何官职,两者有何异同之处?
宰相和丞相不是同一个官职,这不仅取决于所处的王朝。还有在什么封建统治下,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出现的时间是不是一样?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探讨古代的“宰相”和“丞相”是何官职,两者有何异同之处?
在封建制度下,其实皇帝不是什么命令都要遵从,最高的行政大权其实不在皇帝的手中,而是在宰相的手里。那么宰相的官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呢?宰相的官职的主要职责是辅佐君王、掌管国事,具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威。
那么宰相和丞相的区别是什么呢?宰指的是祭祀中掌管宰杀牲畜的人。承和丞同义有帮助、辅助的意思在用于官职时,表示从事辅助工作的人。相就是指的是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仪制度的文化差异之下,这个官职的人们应该指导天子和诸侯执行具体的礼仪。宰相和丞相在职位上都是具有议政权和监督权。而且都是可以随时觐见皇帝,和皇帝一起探讨事情。那么宰相和丞相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宰相和丞相出现的时间不一样。夏商时期就是有形成了宰相的称呼。周朝的时候出现了丞相,主要的是相当于国家的总理、副总理。宰相是参与国家重大事项的决策,所以说宰相有可能权力大于皇帝,所以为了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瓦解宰相的事权,成为君权制约相权的重要手段。宰相肯定包括丞相,丞相不能代表宰相。